首页>大禹研究
 
會稽山大禹陵廟考略
 一、禹陵

大禹治水九年,聖跡遍江淮河漢;又數巡狩朝諸侯,周行天下。故聖躬藏地,世說紛紜,人多疑焉。

明史官楊慎,謂禹穴在蜀,人更泥於「一代衣冠埋窆石」之句,遂以會稽禹陵,為藏衣冠之所,非葬地也。喜會志謂慎系蜀人,文人好事,惟自雄其鄉,已詞闢之。

次以吴越春秋「禹改茅山曰會稽」,或曰,「茅山即勾容之三茅。」或曰,「會稽為古楊州鎮山。後漢移會稽郡治越、秦初置時本治吴」。紹興府志茅山正譌闢之曰:「史記注引越傳,禹到大越上苗山,苗與茅古字通,其屬越則均。水經注漸江條雲。」「會稽古防山,亦謂之茅山,别傳稱防者,以防風後至故,而漸江即浙江」,其山隸今紹興府明甚。又曰:「吴越春秋,書凡六卷,前吴傳三,後越傳三,茅山之改名會稽,久越外傳,不入吴內傳。當時方隅所限,詎不較然」?此說既正,則禹陵所在,斑斑可考矣。

史記夏本紀:「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

夏本紀贊:「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會稽者,會計也」。

吴越春秋:「禹命羣臣曰:葬我會稽之山,穿壙七尺,下無及泉;墳高三尺,土堦三等,葬之後無改畝」。

越絕書,「禹憂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會計,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會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見耆老,納詩書,審銓衡,平斗解,因病亡死,葬會稽,葦槨桐棺,穿壙七尺,上無漏泄,下無即水,壇高三尺,土堦三等,延袤一畝」。

墨子,「禹東教乎丸夷,道死,葬會稽之山,衣衾三領,桐棺三寸」。

淮南子,「禹葬會稽之山,農不易其畝」。

呂氏春秋,「禹葬會稽,不煩人徒」。

水經注,「會稽山上有禹廟,大禹東巡,崩於會稽,因葬其地」。

四書考,「癸未八年,禹年百有六矣,尋崩於會稽,因葬之。今會稽山有禹塚雲。」

括地志,「禹陵在越州會稽縣南十三裏」。

帝王世紀皇覽,「禹塚在山陰縣會稽山上,山本名苗山,去縣南七裏」。

其他足資左證者,為窆石,為禹穴。

舊經,「禹葬會稽山,取此石為窆」。郡志,「會稽山之東有隴隱起若劍脊,西嚮而下,有窆石」,檀弓注,「天子六縴,四碑,所以下棺」。明韓陽禹陵重建窆石亭記,「窆石與碑制類,其數不同,或繁簡異宜,或世代悠遠,所存止此」。

司馬遷自序,「上會稽,探禹穴」。

水經注,「大禹東巡,崩於會稽,因葬其地,……東有井,深不見底,即禹穴也」。

漢書司馬遷傳注,張晏曰,「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

明鄭善夫禹穴記,「禹穴在會稽山陰,昔黄帝藏書處也。禹治水至稽山,得黄帝水經於穴中,按而行之,而後水土平,故曰禹穴。……或曰,禹既平水土,會諸侯稽功於此山,尋崩遂葬於會稽之陰,故山曰會稽,穴曰禹穴」。

至禹井、菲泉、禹劍、飛來石、古珪青玉印等,雖難免代沿敷會,策籍亦多紀載,惟或出後人紀念,或系生前遺物,與聖躬藏地無甚關,爰略不錄。

二、禹廟

禹陵之在會稽詳見典籍,已略如上述。雖書難尽信,要亦少疑。大禹以一代開國之君,嗣王多賢德,陵旁建寢,事所必然。則會稽禹廟之建,當始於夏朝。

吴越春秋,「禹崩之後,啓即天子位,使使以歲時春秋而祭禹於越,立宗廟於南山之上」。越絕書,「少康立祠於禹陵」。吴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余,春秋祠禹墓於會稽」。

少康距啓,凡五世,約百年,其為復修歸廟,抑因封無余别立一祠,雖年湮難考,而會稽禹廟,必建始於夏代,則可徵也。

水經,「會稽山東有硎,去禹廟七裏,深不見底,謂之禹井。」括地志,「禹陵在越州會稽縣南十三裏,廟在縣東南十一裏。」水經著於漢,括地志著於唐,則漢唐之前已有廟。

自唐而後,宋建隆四年,詔給守志陵五户長吏,春秋奉祀。明洪武三年,遣官訪曆代帝王陵寢,令各行省臣同詣所在,審視陵廟,並其圖以進。浙江行省進大禹陵廟圖。此宋明兩代,亦有廟也。

弘治紹興郡志,「郡境尚有四所,一在山陰縣西余山,一在山陰縣蒙撾山,一在嵊縣了溪上,一在新昌縣南名公塘廟。」

萬曆紹興郡志,「山陰廟在塗山南麓,宋元以來咸祀於此,今始即會稽山陵廟致祭,茲廟遂廢。又一在三江巡司北,一在餘姚東山。」

大抵曆代尊崇,多建祠以奉祀,而代遠年湮,禹陵難考,遂異其地。要以今之廟,即中華民國二十二年重修者,或可徵也。至其規模損益,因時代而遞殊,幾為現存古蹟通例,則是今之廟,又未可遽作夏啓所立之宗廟觀矣。

附序

考據何事也。曆代名儒,有窮力畢生尚難語其精確者。斯篇——大禹陵廟考略——費時僅數日,重以蝟務劇繁,郡書久廢,豈能道其端倪。民國二十四年十月十六日,我省府主席黄公季寬慨念大禹神功,特臨紹興之會稽山陵廟致祭,以啓人民尊崇,而陪祀者又皆名人顯宦,揚靈忝守是邦,誼關地主,跡來者慕禹之誠,必欲探稽之蹟,爰輯是篇,俾於匆倏之頃,得觀其梗概也。掛一漏萬,魯魚亥豕,事所固然,幸明達指正焉!賀揚靈序於浙江省紹興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中華民國二十四年雙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