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禹研究
 
大禹遗迹遍神州
    农历六月六日,相传是大禹的诞辰日。今年的大禹诞辰日,是在阳历的7月11日星期一。根据笔者的研究,先夏时期的尧舜禹,乃是三个历时相当长的时代;这三个朝代存在着此消彼长,既有先后承继关系,也有同时并存时段。大体而言,帝禹时代大约距今四千年前至五千年前之间;而帝尧时代,则始于7400年前,当时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西进至今日太行山脚京广铁路线一带,即所谓的洪水“浩浩荡荡,怀山襄陵”(女娲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均与此有关)。
    帝禹的功绩之一是,使用大规模工程手段治理洪水,开创工程师治国先例,实施科技兴邦战略。在治理洪水的技术方案选择上,大禹改变以往单纯用堤坝围堵洪水的方法,强调开渠疏导洪水使其顺利宣泄入海,重现江山如画景观。这种堵与疏的工程理念,对中国历代统治者的国家管理理念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凡是和谐或者比较和谐的朝代,对民众的利益和欲求通常都采取了疏导的政策,而不是堵压。例如,舜命禹征三苗,禹接受伯益的建议,班师振旅,修德兴文,不久三苗归顺。显然,这是大禹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笔者赞曰:洪水横流处,化作山海图;至今思大禹,成败堵与疏。
    帝禹的功绩之二是,统一天下、划分九州。事实上,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和国家行政建设,早在炎帝、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帝尧时代,将天下划分为四岳。帝舜时代,将天下划分为十二州,并设立中央政府各部,包括水工部、农业部、思想行为教育部、司法部、科技部、山林环境部、礼仪祭祀部、音乐文化部、民意监察部。帝禹时代,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根据各州自然环境和物产,确定相应的贡物。
    帝禹的功绩之三是,实施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土资源普查,其考察报告即中华文献典籍《山海经•五藏山经》。根据笔者对《山海经》三十余年的研究考证,帝禹时代国土资源普查的范围南至台湾海峡,北抵蒙古高原,西至天山山脉,东达日本列岛。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42平方米巨画《帝禹山河图》(见全彩绘精装本《经典图读山海经》一书的扉页,上海辞书出版社),笔者在该巨画上欣然题诗曰: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
    大禹活动的遗迹遍布九州和海外,在历史上留有遗迹或遗存的(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包括出生地、墓葬地、婚娶地和治水遗址、遗迹,以及考察远方异国的活动。此外,大禹时代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习俗(例如禹步),由于它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不可能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遗迹、遗存和遗物。
    我们今天研究禹文化,既包括如何解读并重建帝禹时代的自然和人文历史信息,继承和弘扬大禹文化遗产,同时也涉及到开发禹文化产业的工作。例如,《帝禹山河图》就是一幅重现帝禹时代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艺术巨作,可以据此制成相应的艺术地图(纸质或丝绸等载体)、艺术壁画、艺术地毯,以及独特的旅游景观等(可参阅《从清明上河图、五台山图到帝禹山河图》、《共同开发旅游文化新产品帝禹山河图》等文)。又如,开发禹文化旅游热线,建立全国性禹文化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组织(禹文化学会),等等。
    目前全国有关大禹活动遗迹的重要地区如下所列:
    一、大禹出生地
    1、四川省西部的绵阳地区北川县(古称石泉县)石纽山麓的禹穴,相传为大禹降生处。1991年,当地修建了全国第一个大禹纪念馆。北川县(公元651-1914年为石泉县)禹里羌族乡政府所在地,方圆数十平方公里保留着许多有关大禹的文化遗迹,被称为大禹故里。唐代以前,石纽山麓即建有禹庙,每年六月六日大禹诞辰,人们都要聚集在禹庙前举行祭祀活动。虽多次遭遇兵祸灾害损毁,维修或重建禹庙成为地方官吏的重要职责,祭禹活动从未间断过。可惜,神禹故里坊“文革”中被毁。《太平御览》卷四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云:“女狄(又名女志、女嬉、修己)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或谓,石泉县的县名就是取石纽之“石”和甘泉之“泉”而成。
    望崇山在今禹里东。山峰矗立,高入云天。相传崇伯(禹父鲧)外出治水,常年不归,圣母思念,常登此山遥望禹父归程,时山巅林木繁茂,遮天蔽日,挡住视线,圣母叹道:“眼前若是没有这些大树多好啊!”话音刚落,狂风骤起,将山前高树连根吹翻,此后山前只长灌木花草。故曰“望崇山”。
    禹穴沟今禹里以北10公里禹穴办事处境内有清泗沟,为一条长数公里的峡谷。沟内峭壁凌空,奇峰夹峙,形成两道神秘的彩屏。头上树几交柯,天光一线,银瀑飞泻,烟缭雾绕;沟底溪水击韵,血石流光;两岸竹木森林,古藤缠绕。一派浓郁的原始自然风光。因有“禹穴”石刻,故称“禹穴沟”。
    相传,禹穴沟为大禹诞生地。扬雄《蜀王本纪》载,禹生石纽,其地名刳儿坪。刳儿坪位于九龙山第五峰下,其地“稍平阔,石上有迹,俨然人坐卧状,相传即圣母生禹遗迹”(《四川通志》)。沿刳儿坪溪流而下,有一巨石,其状如盆,其“水色金赤,四季不变,相传禹母诞禹后洗儿处也”(民国《北川县志》),因以得名。
    洗儿池以下的溪流中,“白石累累,俱有血点浸入,刮之不去。相传鲧纳有莘氏女, 胸臆坼而生禹,石上皆是血溅之迹”(《锦里新编》)。令人称奇的是“血石止禹穴一里许”(《三边总志》),距洗儿池稍远即无此奇观。距洗儿池不远的绝壁上刻有虫篆体“禹穴”二字,字大70多厘米,“传为大禹所书”(《四川通志》)》),人称小“禹穴”。距小 “禹穴” 数百米的金锣岩上有楷书“禹穴”二字,“大径八尺”(每字230×230厘米),“仙才天放,谨严有度”,据宋、明、清代史志记载为李白所书,人称大“禹穴”。禹穴沟拱桥头,立有一石碑,上有楷书“禹穴”二字,每字高52厘米,宽40厘米,落款为“颜真卿书”。古时禹穴沟尚有禹之采药亭。《升庵外集》云:“其山药气触人,往往不可到。”大禹幼时, 随母采药于此山,故乡人谓之“采药山”。《龙安府志》云:“山上建有木亭,为采药亭,现已无考。”
    2、四川盆地西部的汶川县
    《汶川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称,相传大禹于公元前2297年农历六月初六诞生在绵池镇石纽山刳儿坪,至今已有4297年。此外,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姒元翼为大禹142代孙。
    石纽山汶川县治南20余公里有飞沙关,山上有一坪,相传为夏禹诞生处,其地名石纽村刳儿坪。《益州记》云“石纽村者,今其地名刳儿坪,坪上原有禹王庙、社稷坛,今已颓毁”。今汶川县飞沙关公路隧洞上方山崖上刻有“石纽山”三个字,字大160×60厘米,字迹苍劲古朴;岩包上有180×80厘米的“禹迹”岩刻,据考证,为明、清时代文人墨客所刻。
    二、大禹婚配地涂山(娶涂山氏女之地)
    1、河南省登封市
    河南嵩山(太室山、少室山)一带的涂山。启母石位于嵩山之阳、登封市城北3公里处的万岁峰下。其形势像山崖崩裂落下矗立于此。其石高、宽均约10余米,西北边有坎型大窖,可容数十人,石之北面上方裂口内边填有古钱,可用小棍触及而不可陶出,故又名“金钱石”。《淮南子》载:夏禹治水时开凿轘辕山,化为熊,凿石时,石落误击饷鼓,其妻涂山氏闻鼓声送饭,见其形,羞惭而归,至嵩山下化为石。禹紧追云:“归我子。”石之北面破裂而生启。
    相传禹治洪水之时,离嵩山(今河南登封县境)不远的太室山与少室山之间,群山环抱,洪水季节便一片汪洋。为根治这里的洪水,需要将东边的高山凿去,让茫茫洪水可宣泄而出,流入淮水。因其山形回环往复,犹如车辕一般,故名轘辕山。禹命众人前往开山,因石质坚硬无比,工程进展十分缓慢。禹见之不十分不满,一民工首领要禹亲自试试。此话激怒了禹,他下令所有民工撤离,亲自前往开山。只见他一手提一面鼓,一手持开山斧就往山上赶,并下令任何人不许上山。却说正在这时,有人来报,夫人女娇到了。原来前次禹过门而不入,女娇知道丈夫必然是忽逢急令,便决定亲自到治水工地来见丈夫。此时她已是十月怀胎,大腹便便。禹要她在此等侯,他上山施工,待完工后即刻回来。女娇问他何时完工,禹说:“你听我鼓声一响,就完工了。”说罢匆匆上山去了。禹上得山来,脱掉衣服,挥动斧斤大干,却正如民工所言,斧斤下去,只起一个白点,偶尔凿开一道细缝,眨眼间便复原如初。禹急了,就摇身一变,化作一头毛茸茸的大黄熊。那黄熊在山上用嘴拱,用爪扒,忙得不可开交,弄得尘土飞扬。一不小心,后爪带起一块石头,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挂于悬崖边的鼓面上,发出“咚”的一声震响。那黄熊愈干愈带劲,只扒得飞石如雨点飞落,敲得那面鼓“咚”、“咚”、“咚”响个不停。女娇以为完工,便在使女陪同下,提着一篮禹平日最喜欢吃的食品去慰劳丈夫。女娇费尽力气爬上山去,看见的却是一只毛茸茸的黄熊,只见一爪操斤,一爪执斧,正专心在那里开山。女娇万万没想到丈夫竟是一头黄熊精,自己嫁之为妻,岂不可羞、可耻!不由得惊叫一声,丢下篮子,拉着使女转身便逃。禹听见妻子的尖叫声,转身见妻子正往山下跑,便追上去想解释所产生的误会。大约在慌忙之中也忘了变幻成原形,他愈追得快,妻子愈逃得快。一直跑到嵩山脚下,女娇眼看黄熊要追上,也摇身一变,化作一块高大的巨石。禹赶到巨石前,苦苦哀求道:“念在我们夫妇的情分上,请留下我的儿子,我不能没有儿子,我求求你啦!……”禹跪在地上,泪如雨下……突然一声晴天霹雳,大雨倾盆,“咔嚓”一声巨响,女娇所化巨石下端从中破裂,从裂缝中滚出一个婴儿来,而且是一个男孩,在风雨中呱呱哭个不停。因乃石启而生,故取名为“启”,启母阙位于登封城东北2公里的万岁峰下,启母石下、汉代启母庙旧址前。为纪念夏启之母女娇而建。据《登封县志》载:启母阙为东汉安帝延光三年(123)颖川太守朱宠创建。启母庙早已塌毁,今仅阙独存。阙身高约4米,宽2.1米,厚17厘米;无额文;铭文面积上下高77厘米,字径6厘米,共35行,前题铭文11行,每行7字。铭文间隙处,有训兽、斗鸡、踢足球、鹬捉鱼、排俑、对马双骑、怪兽、狐斗牛、狼逐兔、双蛇穿球、树荫乘凉等浮雕。
    此外,在距登封城东太室山麓有太室阙,城西5公里许刑家铺西面、少室山东麓、公路南侧的汉代少姨庙旧址前面有少室阙。太室阙高约3米,宽2米,厚70厘米。少室阙高4米、宽2.1米、厚70厘米。“文革”中被毁,1979年重建。相传太室阙、少室阙分别是为纪念大禹之妻女娇和妾玉倩而建。
    2、安徽蚌埠市怀远县涂山
    涂山乡人称东山。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蚌埠市西郊,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主峰338.7米,周长46华里。东峰曾有“无量佛殿”,久已倾圮。西峰建有“禹庙”,又名禹王宫。庙中原有银杏数株,枝干极古。相传汉高祖刘邦过涂山,命立禹庙以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名胜志》)。禹王庙西有峭壁千寻,其下有圣泉、灵泉,泉水澄清,四时不竭。山前有“禹墟”及“禹会村”等古迹;山腰有聚仙台、卧仙石;山坡有巨石危立,俨然一妪人,乡人谓之“启母石”。涂山西南麓有小涂山,颇坦迤,其上曾建七层砖塔,乡人叫它“文笔峰”,惜已倒塌。左有象岭,右有狮山,两山之间原有“崇伯观”,系祭祀禹父鲧王庙宇,惜庙已不存。1996年,重新在涂山山麓修建启王殿。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撰有《涂山铭》,苏轼撰有《濠州七绝•涂山》、《上巳日与二子逸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苏辙写有《涂山》诗;宋代诗人、大书画家黄庭坚撰有《涂山》诗;明代文学家宋濂撰有《游涂荆二山记》。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圣迹,极大地增加涂山的文化底蕴。
    3、其它地方的涂山,重庆直辖市江州的涂山,有禹庙,因禹娶涂山女而建。浙江会稽山(原名茅山),安徽宣州当涂,山西省晋阳(太原)涂山,亦流传有禹娶涂山女的故事。
    三、大禹治水地
    1、河南省三门峡的鬼门。
    三门峡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将挡住黄河的大山凿成几段,使河水分流,状如三道闸门(分别为鬼门、神门、人门);凿山时杀死过一条恶龙,血溅山崖,故两岸山崖俱为红色;相传斩龙剑落在河中,化作通天巨石,这就是中流砥柱峰。当地附近有七口井,相传亦是大禹凿三门峡时所挖。鬼门的崖头有两个圆坑,比井口还大,活像一对马蹄印,叫做“马蹄窝”,相传为大禹跃马过三门时留下的印迹。
    洛阳。禹石,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内,进大门约百米的古阳阁旁、伊水岸边有禹王泉,泉水清澈,水温四季差异极小;泉水涌出处有禹石,高约3米,相传为大禹治理伊水时的镇水之石。
偃师市,孟县。孟门山下、阳纡泽畔,有一块水淋淋的大青石,光洁的表面上有一些自然形成的纹路,颇似美丽的图画,相传为河伯冯夷献给大禹治水的地图(河图),在大禹治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茨山。河南省禹州、新郑、新密交界处的具茨山,相传是大禹治水的地方。近年刘俊杰先生发现具茨山上有远古岩画、石刻地图状图案,据认为其内容涉及大禹治水。
    禹州市。禹王锁蛟井是为纪念大禹治水成功而建造。位于今禹州城内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早年建筑毁于清末,井已填没。1979年,经反复查证和发掘,于次年重建。井上建有歇山式亭榭,亭子卷脊挑角,金碧辉煌,内部粉壁彩屏,外壁檐下绘有24幅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禹王锁蛟塑像置井口边,井口复制有铁链垂于井中,青石雕刻蛟龙头部浅露水面,俯视隐约可见。今之锁蛟井,是禹县人民政府1984年于原址稍东处重建的。井上建有一仿古亭阁,歇山抹角,上覆琉璃瓦,前面四根明柱,八扇透雕门窗。门额上刻有“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殿内正中靠后塑有禹王立像一尊,右手摁住蛟头,左手握井铁链,一副威武气概。禹王像前有一口井,以巨石掩盖。石上穿有锁链一条,以示井内缚有蛟龙。移开井盖,则见井内有水,水中有一石雕蛟龙,仰面朝天,像要蹦出之状。
    相传大禹治水使陆地得到安宁,蛟龙担心危及龙宫,便率九仔以及水蛇、龟鳖之类,引潮逞凶,阻止大禹治水。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之性,令臣民立于山巅,等待蛟龙涌上,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则退。双方相继战斗于伊洛、河朔、陈蔡,最后将母蛟围困于颖河。蛟龙败阵,子孙四散。禹命勇夫数人,跃入水中,用绳子将母蛟拴住。挖一深井,立一桩柱,把母蛟锁于井中,令其永不得出,只留下鱼鳖虾蟹生存于江河湖泽中,与人类为友。禹州城内的锁蛟井,就是当年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2、山西省
    陶城。山西永济县北15公里有陶城,相传是舜帝考察水势、教民制作陶器之地,舜与大禹考察水势曾相会于此。二人交谈之中,对治理洪水的方略不谋而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正因此,后来舜竭力举荐禹继其父业,继续治理洪水。
    夏县。有夏陵坟冢、禹庙青台及禹王城遗迹。青台高三丈多,相传是大禹治水时所筑,西汉时于台上建禹庙,历代皆有修葺之举。1946年毁于战火。今青台遗址尚存,台上还有水井遗迹。禹王城南北长十里,东西长八里,由于历史的变迁,战争的破坏,留存的遗迹甚少。
    安邑。山西省运城市解县东北,是禹的始封之地,后人尊之为“禹都”。相传禹娶涂山氏之女女娇后,就将女娇安置在这里。女娇离开父母来到这里,禹又长年在外,因而生活十分寂寞,时常想念家乡,思念丈夫,以至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专心致志地为英雄画像。为解女娇的思念之苦,令人在安邑城南为她筑了一个望乡台,让她在寂寞无聊之时,登上望乡台,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以安慰其孤寂之心。此台遗址至今犹存。
    3、安徽省
    涂山。乡人称东山,位于怀远县城东南,淮河东岸。蚌埠市西郊,双峰峻耸,瞰淮矗立,与荆山夹淮并峙为胜。主峰338.7米,周长46华里。东峰曾有“无量佛殿”,久已倾圮。西峰建有“禹庙”,又名禹王宫。庙中原有银杏数株,枝干极古。相传汉高祖刘邦过涂山,命立禹庙以镇涂山;命立启王庙以镇荆山(《名胜志》)。禹王庙西有峭壁千寻,其下有圣泉、灵泉,泉水澄清,四时不竭。山前有“禹墟”及“禹会村”等古迹;山腰有聚仙台、卧仙石;山坡有巨石危立,俨然一妪人,乡人谓之“启母石”。涂山西南麓有小涂山,颇坦迤,其上曾建七层砖塔,乡人叫它“文笔峰”,惜已倒塌。左有象岭,右有狮山,两山之间原有“崇伯观”,系祭祀禹父鲧王庙宇,惜庙已不存。1996年,已开始在涂山山麓修建启王殿。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撰有《涂山铭》,苏轼撰有《濠州七绝•涂山》、《上巳日与二子逸过游涂山荆山记所见》,苏辙写有《涂山》诗;宋代诗人、大书画家黄庭坚撰有《涂山》诗;明代文学家宋濂撰有《游涂荆二山记》。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圣迹,极大地增加涂山的文化底蕴。
    4、山东省
    禹城市。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建禹息城,大禹治水时曾留住此城,并以此城为“导河入海”的施政指挥中心。春秋时改为羽国,后汉改为羽贞,唐高祖武德年间改为禹息;唐天宝元年(742),取禹息故城之意,改祝阿县为禹城县。
    具丘。禹王亭位于禹城市十里望回族乡十里望村东南400米处。建国初期,禹王亭塌毁,具丘土亦逐年流失,今丘高8米,占地2000余平方米。明代为纪念大禹治水的恩德,在具丘上修建了“禹迹亭”。清代重修时改称“禹王亭”,亭内立禹王塑像。清嘉庆《禹城县志》载:“具邱,城西十里,世传禹治水筑此,以望水势。俗曰:十里望。”“禹疏二渠,其一出具邱。”民国《禹城县志》载:“按史记作贝邱,在今清平地,旧志所引误。”《山东省禹城县志补叙》载:城西具邱,亦称贝邱,世传大禹治河筑此,以望水邱。康熙五十年(1711)乡民吴以暹、吴以达兄弟辑建禹庙。知县曾九皋置祭田地54亩;雍正二年(1724)改建邱上。境内庙宇甚多,邑民独崇禹庙,每月朔望上香。1974年起, 陆续在这里发现文物多件,经鉴定属4000多年前古人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1977年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禹堤遗迹。民国《禹城县志》载:“郡国志•禹王堤在博平县西南渰家坡经茌平城北断而复续蜒入长清禹城境内。”初考,禹堤(禹王堤)遗迹在禹城市张庄镇黎济寨村西。
    禹王台今山东省郯城县(郯为少昊后裔)东北十里许,原建有禹王台。相传当年大禹在治理沭水时,用赤碧二圭照之,发现水底有一个大穴,担心日后成为巫支祁(独霸淮水的恶神)之类的巢穴,为妖物所盘踞,扰乱四方,便在上边择地筑了一座高台,一旦它们图谋不轨,随即镇压,后人称为“禹王台”。到了明朝正德年间,这台忽然坍塌,有一县令趁机毁台取石, 建其私宅。毁到一半时,发现一块大青石板,光滑如磨刀石一般,取下石板,下有一片荷叶,还十分鲜嫩,有一把古剑,长数尺,置于荷叶之上。荷叶下是一泓清池,池中有几只金鱼,活泼异常。县令命人将鱼放之于河,将剑藏之于库,将禹王台完全毁掉。从此以后,沭水年年泛滥成灾,郯城县因此而被迫迁移。山东省历城东南30里处有龙洞山,又名禹登山,相传大禹曾到此考察水势。
    历城县龙洞山,相传大禹曾登山起蜇龙治水,又名禹登山。山有龙洞,洞口高8尺,阔4尺,洞门内高如殿堂,洞内深邃幽奥,据传有龙藏于此,故名龙洞。
    山东济南城内有一井,一根黑色绳索系于井旁石柱上,倘有人掣动黑绳,井水即往上涌,相传大禹曾在这里捉拿拴缚鱼妖之处。
    5、河北省
    河北省卢龙县城内有一井,一根黑色绳索系于井旁石柱上,倘有人掣动黑绳,井水即往上涌,相传大禹曾在这里捉拿拴缚鱼妖之处。
    6、江西省
    江西庐山紫宵峰上有石窟和岩刻,文字为蝌蚪文,相传为当地苗民为纪念大禹设计杀死彭蠡泽(今鄱阳湖)中害人的庞然大物、治平水患之功而刻制的。
    7、江苏省赣榆县西有羽山,山上有一大池,广可数亩,深不见底,人称“禹渊”,相传为禹父鲧因治水不成功投水自尽以谢天下之地。
    8、长江三峡地区(重庆市、湖北省),巫山神女帮助大禹治水。西陵峡、黄牛峡、棺材峡、巫峡、瞿塘峡等,都有大禹治水凿山开河留下的遗迹。《山海经》“禹攻云雨”即发生在三峡。
    9、四川省境内,相传都江堰市龙池镇与汶川县交界处有白龙池,又称慈母(禹母)山龙神池。绵阳市梓潼县、都江堰市等地都留下了许多大禹治水的遗迹和美丽的传说,“别江为沱”指的就是都江堰治理工程之一的开凿离堆。
    10、云南省昌宁县城东澜沧江与黑惠江合流处有一条桩,圆径不足2尺,常与江水同高下,或高于江水一二尺,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治服蛟龙留下的遗迹。
    四、帝禹会诸侯地
    1、浙江省绍兴的会稽山
    绍兴东南10里许,有会稽山(本名茅山),为大禹会诸侯处。萧山县与绍兴接壤处有“夏履桥”,相传是大禹遗鞋处。位于绍兴县安昌镇南2公里处,有“涂山”遗迹。绍兴嵊州市之“剡溪”有一条小溪叫“了溪”,相传是大禹治理洪水的最后一条河;了溪源头之了山,又名禹余粮岭,有化石“禹余粮”,相传为大禹治水时弃余粮于江而形成的。绍兴市西北12公里处,今绍兴市湖塘镇有刑塘,相传为大禹斩杀防风氏处;人们为了纪念防风氏在治水中所作贡献,在镜湖边建有“防风庙”,又称“七尺庙”。
    2、安徽省蚌埠怀远县的涂山
    五、帝禹都城
    1、登封市(禹都阳城)
    河南省登封市的古阳城遗址。《竹书纪年》载:“禹都阳城”。《史记•夏本纪》载:“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1977年春,河南省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登封县文物保护所等有关部门,在告城镇附近,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发掘,在告城镇东北的平坦高地上,发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古阳城遗址。城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700米,依山傍水,北高南低,依自然地形修筑而成。在城内外地面和壕沟断壁上,分别堆积着大量春秋、战国和汉代遗存的板瓦、筒瓦、砖块等建筑材料和陶盆、陶豆、陶碗等生活用具残片,还有一些大型建筑遗址与埋在地下的陶水管道、卵石铺底的蓄水池等。部分陶器上印有“阳城食管器”、“阳城”等字样。
    2、禹州市(夏禹故都)
    《汉书•地理志》注:颖川郡阳翟县谓夏禹国。据《禹州市志》载:“自夏朝至战国,禹境曾先后数为夏、韩都城。夏禹在城北八里营建的夏禹故都,是我国第一个国都。少康复国后,在城西北建少康城(今顺店镇康城村),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该城北部为内城(紫禁城),内城左右有两耳城,现尚存部分遗址,可窥当时一斑。”
    钧台又名夏台。原在三峰山东。《竹书纪年》载:“夏启元年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钧台之飨是一次重要朝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正式建立。夏朝末年,桀王暴虐无道,把汤囚禁在夏台。此地后建汤王庙。明嘉靖十年(1531),知州刘魁将汤王庙建在城内西北隅。康熙十八年(1679),知州于国壁在汤王庙前建古钧台,即今钧台址。钧台座北向南,略成方形,为砖石结构。台上原建有楼阁,民国年间遭毁。拱券上额题为“古钧台”三个字,落款为“光绪甲午夏,南海黄璟重修”。两侧楹联为:“得名始于夏,怀古几登台”。
    1991年,禹州市人民政府重修“古钧台”,仍为下洞上阁式。台基略成方形,高4.4米,宽7.4米,进深6.16米。正中有洞门, 宽2.46米,高2.87米。于国璧题写的“古钧台”石匾及砖刻对联仍嵌于门周。山门两扇,虎钉兽环。台上阁楼为宫殿式建筑,透花门窗,周围24根明柱支撑二重檐,上覆赭黄琉璃瓦。四边石栏20块,上刻历史掌故、风景文物画图20幅,更加突出了历史文化气氛。
    此外,据禹州市政协副主席郭水林所著禹州《名胜探幽》载,禹州境内还有建于禹州城内古钧台街的“禹王庙”,位于方岗乡西南禹山北坡的“拉王庙”(禹王庙)及禹山南坡的“乱石趴”,位于禹州城南4公里之柏塔山上的“二姨庙”(又叫少姨庙、禹妃庙,相传禹娶二妃,太姨生启后去世,启由二姨抚养成人,此庙即为纪念太姨、少姨所建),位于禹州城北12公里皇路河南岸有“诸侯山”,禹州市区西16公里顺店镇有少康城(夏启传位于少康),少康城东皋阜处建有“禹王功德碑”(即“岣嵝碑”,据说此碑临摩于衡山)等与大禹有关的遗迹。
    3、安邑(禹都)
    北安邑位于夏县,当地有禹王宫。南安邑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县东北,是禹的始封之地,后人尊之为“禹都”。相传禹娶涂山氏之女女娇后,就将女娇安置在这里。女娇离开父母来到这里,禹又长年在外,因而生活十分寂寞,时常想念家乡,思念丈夫,以至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为了打发时间,她开始专心致志地为英雄画像。为解女娇的思念之苦,令人在安邑城南为她筑了一个望乡台,让她在寂寞无聊之时,登上望乡台,遥望千里之外的家乡,以安慰其孤寂之心。此台遗址至今犹存。
    4、帝禹后宫青要山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的青要山,这里长期被误以为是黄帝活动过的地方。其实,根据《山海经•五藏山经》中次三经的记载,青要山有“禹父所化”之潭渚,应该属于禹族活动的地方,笔者在《经典图读山海经》(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青要山(位于洛阳附近)是帝禹后宫所在地,后宫娘娘就是神武罗。进一步说,武罗在夏代仍然是一个著名的族群,该族群可能以出美女著称,武媚娘(武则天)的姓氏和基因均可以追溯到青要山的后宫娘娘神武罗。
    六、大禹墓葬地
    1、浙江绍兴大禹陵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第一次南巡,正月出发,三月至杭州,渡钱塘江,祭禹陵而归。
大禹陵景区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
    七、禹庙
    1、绍兴大禹陵的禹庙。
    2、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嵩山有启母庙。
    3、龙门禹庙建成于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
    4、北魏时期,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公元492)下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
    5、唐宋时期,禹庙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各地禹庙随之增多。唐玄宗时新修的《开元礼》还规定了祭祀的祝文格式;至明、清,则州、县几乎皆有禹庙。
    6、开封市区有禹王台,今已扩建禹城公园,并新修有禹王庙。
    7、据龙显昭所撰《夏禹文化与四川的禹庙》一文中称,禹庙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宋,遍立于明清。唐宋时期,四川各地禹庙兴起,其中以忠州、成都和石泉(今北川)禹庙为最有名。石泉禹庙是四川最重要的历史古庙。成都禹庙、忠县禹庙、奉节禹庙等。石砫的大禹庙,南川、巴县的禹王庙等。都江堰、遂宁、射洪、三台、开江、彭水、黔江、梁山、南充的禹王宫,绵阳等地所建禹王宫历史也较为悠久。
    8、禹王宫,陕西省宁强县烈金坝,原有建于唐、重修于明、整葺于清、毁于“文革”的禹王宫,今原址尚有一株巨枝七出的桂树,枝繁叶茂,形若华盖,每至金秋,丹桂绽蕊,十里飘香。禹王宫旧址东侧有一小溪,俗名“汉王沟”,即世称汉水之上源——漾水。沿漾水北上,行约10里,前有绝壁千仞,拔地而起,壁面白如涂垩,因名“白岩湾”。半岩上垂蔓古木之下有一石洞,广数丈,深莫测。洞口有一钟乳石,状如卧牛,俗称“石牛”,石牛高155厘米,长310厘米。其背及臀部有8个古字,奇古难辨,后人推测,当为“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漾水淙淙,于石牛下出,传为《禹贡》所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的发源地。
    9、禹功矶,武汉市龟山东端,相传“禹导山导水皆经此”、“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后人遂建禹王祠,名此为禹功矶。
    10、禹门口,山西省河津县,原名龙门,相传为禹所凿;山上原有禹王庙,已毁。
    八、大禹功德碑(禹碑、岣嵝碑)
    岣嵝碑相传大禹治水时,梦中得仙人指点,后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称“宛委”)凿石得金简玉书,使禹得治水之法。禹治水成功后,将书藏于原处,并用巨石盖住洞口(即为藏书之“禹穴”)。禹将治水之事刻于石碑,立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亦称“禹碑”,或称“大禹功德碑”。明嘉靖年间,成都玉泉人周宗任石泉守备,适遇北川羌族(白草番)揭杆反抗朝廷,想培修禹庙,效禹“以德化戎”之法。明嘉靖四十年(1561),周宗拜访了当时主持钟阳书院的绵州名士高简(号八霍山人,嘉靖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云南参议等),告知将建禹王庙,想刻制岣嵝碑,但没有找到碑文。高简便将收藏的从衡山拓来的岣嵝碑拓片送给周宗。周宗即请工匠刻制,并于治城禹庙内建碑亭,将岣嵝碑立于亭内。 正碑高2.55米, 宽1.55米, 厚25厘米,有碑座、碑帽。上镌刻蝌蚪文77字,字大36平方厘米。在碑的左上方刻了高简的跋文,并在每个蝌蚪文旁边刻有高简的楷书释文,每个字大9平方厘米。《四川通志》载,“碑上蝌蚪文自衡山拓来”,“此系大禹所书,文字奇古”。
    释文为: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斜九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伸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
碑左下方有跋,志其来历:
“成都玉泉周君宗备戍石泉,过钟阳书院曰:将建禹王庙,欲求岣嵝碑刻之未得。予取衡山所藏授之。□石泉石纽山,禹产地也。今□□边圉,乃为之庙,可谓有志于古矣。昔禹□师振旅三旬有□□。周君之意,岂非欲修文德以化戎,而为庙貌乎哉!又因石纽之灵,以为之志思焉,其亦异诸人矣!然禹之迹犹未甚彰,今得禹碑,而神圣书法蝌蚪古文宛然在目。夫书也者,心之彰也。神明变化,于是乎不可掩矣。昔之人求之千载而不可见者,每用悼惜;乃周君一朝而获之,遂刻之,以壮石纽之灵,岂非兹山之奇遇!予嘉周君之志,爰释其文于前而书此,以为石泉感事云。”
并刻有落款:“国皇明嘉靖庚申七月朔日,前进士及第吏部文选司郎中绵州大霍山人高简顿首题。巡视石泉城利州卫千户赵勋臣刻石。
    1935年,红军在碑上刻标语两行,后川军派人将其铲掉,致使碑文大部损毁,现仅存正文25字和零星释文、跋文(残碑现存大禹纪念馆)。今有据原拓片复制之“岣嵝碑”立于禹穴沟口禹王庙前。
    1、湖南衡山,相传为大禹所建,因建于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
    2、西安碑林有岣嵝碑
    3、浙江绍兴大禹陵有岣嵝碑(1541年据湖南衡山拓片刻建)
    4、四川北川禹庙有岣嵝碑(1561年据衡山岣嵝碑拓片刻建)
    5、河南禹州等处均有岣嵝碑复制件
    九、大禹的其它活动
    1、禹步。例如,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种特殊的步伐,称之为“禹步”,过去学者将其解释为禹的腿脚有些跛,因此走路一拐一拐的。其实,所谓禹步,乃是当时进行测绘的一种工具和步伐,详情参阅《经典图读山海经》的有关篇章。
    2、禹余粮,又称太乙余粮。或谓是一种自然谷物,或谓是一种能食的土。相传大禹治水后,又遇大旱,食此物度过饥荒,余者弃于江而为药。亦有人称其是结核状褐铁矿,别名石脑。
    3、禹穴,据谢兴鹏先生《大禹文化研究综述》等文,禹穴有四五处。北川禹穴,大禹出生处;湖南衡山禹穴,大禹藏书处;陕西石泉禹穴,大禹憩息处。
禹穴,陕西省石泉县东洵阳县(历史上与石泉县同为一县),境内汉江北岸有一禹穴,有摩崖刻石篆书“禹穴”,下离地面30厘米,有宽207厘米,高129厘米楷书石刻,竖书,共54行,上半部字迹多已漫漶,断文较多,但仍依稀可辨。其中有两首诗,其一为清代兴安府(今安康)举人董诏所作:“神禹藏会稽,其生在石泉。迁史太白书,两地耀先后。西蜀与东越,共仰三不朽。擘窠留遗踪,郁津蛟蛇走。”其二是清光绪乙亥恩科副榜洵阳人姜善继所作:“昔闻随刊后,导漾注东流。小憩擘拳穴,悬岩蝌蚪留。缅兹十笏地,如见八年忧。滔滔汉水滨,两字足千秋。”
    4、古籍记述的大禹活动。《山海经》记有禹攻共工国山、禹杀相柳、禹所积石山、禹攻云雨、禹命竖亥测量大地、禹父之所化、禹生均国。《吕氏春秋》记有禹东至扶木、南至交趾、西至三危、北至人正之国等诸多远方异国之地。上述事件发生在今日何地,大多不详。
    有关帝禹事迹,还可参阅笔者《山海经的来龙去脉》、《帝禹时代的国土资源普查》、《我给老外讲帝禹山河图》等文,以及其他作者的相关文章。
    其他参考文献
1.《大禹志》,民国34年,时任汶川县县长祝世德(巴中人)编著,5.8万字;全书共4卷,分别为禹乡、禹绩、禹本纪、禹赞;1983年3月,汶川县档案局翻印。1999年8月,汶川县旅游局、汶川县史志办出版了由罗晓林整理的校注本,共6万字,印刷3000册,在卷首增加了汶川县境有关大禹遗迹和羌族特色的彩色照片18幅共8页。
2.四川省《石泉县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浙江象山人姜炳璋任石泉(今北川)知县时主持编修,乾隆三十三年春成书,共4卷5章29目, 约6万字,附图5幅。其中有关大禹的记载, 为确定北川是大禹故里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番寨图”为北川自古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提供了重要依据。原件仅北京图书馆有存,北川县史志办存有复印件。
3.《禹生北川》,由政协北川县文史办公室、北川县志办公室、北川县文化馆编辑,5万字;1988年1月印刷2000册。
4.《大禹史料汇集》,由政协绵阳市委员会、政协北川县委员会、大禹研究会筹备组主持,钟利戡、王清贵从古代经、史、子、集的130多种文献中辑录出有关大禹的史料10万字,1991年5月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印刷10000册,为大禹及夏文化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材料。
5.《大禹研究文集》,由四川省大禹研究会主持,陈勤帜、邓德荣编辑,收录国内有关专家、学者
《大禹颂》,由’95公祭大禹陵绍兴工作委员会和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承办,沈建中主编,全书分为禹史、禹迹、禹颂和禹祭四个部分,共14.2万字,1995年4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次印刷2600册;旨在为1995年浙江省公祭大禹陵提供有关资料。
6.《大禹研究》,由绍兴市社会科学院编纂,陈瑞苗、 周幼涛任主编,1995年3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收录了绍兴等地学者准备参加1995年浙江省大禹研讨会的论文11篇,13.6万字,第一次印刷3200册。
7.《中国国历纪年》,陈瑞苗著,由绍兴市社科院内部出版,为1995年浙江省大禹研讨会准备的材料之一。
8.《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涂山》,蚌埠市政协于1996年10月编辑印刷的文史资料专辑,收集了刊载于《人民日报》、英文《中国日报》、《安徽文博》、《江淮时报》、《蚌埠日报》、《蚌埠社会科学》、《怀远县志》、《荆山、涂山风景区开发参阅资料》、《蚌埠民间故事集》、《涂山》画册、《怀远揽胜》等各种报刊书籍以及《史记》等古籍中的文章、诗歌和资料,全书分为综述、专论、人物评介等11个部分,约27万字,印刷2000册。
9.《名胜探幽》,河南省禹州市郭水林编著,全书22万字,2001年4月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32开本印刷4000册。对黄帝、大禹及禹州有关的众多名人、名胜古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