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大禹研究
 
历代祭禹大事年表

(以历代帝王和地方长官祭祀绍兴会稽山大禹陵为主,旁及一些王朝的祀禹制度和禹陵、禹庙及禹祠的修建诸端。)
公元前2033年(?),禹建夏朝立
禹治平洪水,奠定九州,人民生产、生活有了保障。农业发展,对外战争胜利,财产私有制度进一步确立,原始公社制渐次瓦解。于是废除禅让制,建立了夏朝,是为奴隶制社会。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指出:“商以前一个夏朝,是不容置疑的。夏朝世袭制度的开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划时代的大进步。”范文澜把夏朝建立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前2033年(?)。禹为中国第一个王朝的第一个王,故可称之为中华开国之祖。
公元前2023年(?)禹因病亡,葬会稽,祭禹开始。
《史记•夏本纪》曰:“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越绝书》卷8曰:“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诠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吴越春秋》卷6云:“舜崩,禅位命禹……禹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示天下悉属禹也。悉属禹也。”“天下喁喁,若儿思母、子归父而留越……乃纳言听谏,安民治室居,靡山伐木档邑,画作印,横木为门。调权衡,平斗斛,造井示民,以为法度。”“遂已耆艾将老,叹曰:‘吾晏岁年暮,寿将尽矣,止绝斯矣。’命群臣曰:‘吾百世之后,葬我会稽之山;苇椁桐棺……。葬之后,田无改亩,无改亩,以为居之者氏,为之者苦。
禹葬会稽,自古不疑,且为深埋简葬,有禹冢为证。除上述古籍记叙外,尚有:“禹东教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墨子》)“禹葬会稽,不烦人徒。”(《吕氏春秋》)“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淮南子》)“会稽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因而葬之。”(《水经注》)而会稽山在越州。《括地志》曰:“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史记•夏本纪》裴骃集解引《皇览》曰:“禹冢在山阴县会稽山上。会稽山本名苗山,在县南,去县七里。”
启继禹承帝位后,祭禹开始。“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吴越春秋》卷6)南山即会稽山,因在山会平原之南,故名。从此,祭禹成民族的习俗,国家的大典,也成为姒姓和由姒姓分衍诸姓的祀祖制度。
公元前1923年(?)无余封于越,立禹祠,守禹冢。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吴越春秋》卷6:“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人民山居,虽有鸟田之利,租贡才给宗庙祭祀之费。乃复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无余质朴,不设宫室之饰,从民所居,春秋祠禹墓于会稽。”《越绝书》卷8:“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可见,少康氏因家国中兴,恢复了由于太康失政而中断了的祭禹活动。无余建了禹庙。“庙之建,始于无余祀禹之日。”(《康熙会稽县志》卷14)同时无余时无余之越,正式开始了越国的历史。贺循《会稽记》云:“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故夏朝时,夏后之祭、地方之祭、宗室之祭是合于一起的。“无余传世十余”,禹祀不断。
《祀禹录》云:“少康距启凡五世约百年,其为修复旧庙,抑因封无余别立一祠。”故定其时为公元前1923年(?)。此后二百余年间,照例祭禹。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又云:“姒姓国最著称的是昆吾国,为东方霸主。《史记•夏本纪》、《越世家》说禹死后葬在会稽(浙江绍兴县),少康封庶子于越,掌管禹的祭祀。《史记》说当是依据战国时人所作的《禹本纪》。甲骨文有戌国,疑即越国。”这是些“比较可信的传说。”
公元前1700年(?)曾有十余岁,禹祀断绝,后又复夏王之祭。
《吴越春秋》卷6云:“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有人生而言语,其语曰:‘鸟禽呼燕喋燕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无余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复我禹墓之祀……’众民悦喜,皆助奉禹祭,四时致贡。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后,复夏王之祭……。”自此后,祭禹又延续不绝。又据《礼记•祭法》云:“夏后氏亦禘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因为“尧、舜、禹、汤、文、武,皆有功烈于民者也。”故如日、月、星、辰一样,为“民所瞻仰也。”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立,祭禹,并立宗庙。
《水经注•渐江水》云:“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为越,世历殷周,至于允常,列于春秋。允常卒,勾践称王,都于会稽。”又云“勾践所立宗庙,在城东明里中甘滂南。”《绍兴县志资料》:“勾践宗庙”条亦引上《水经注》文。可见,作为禹之苗裔的勾践亦岁时祭禹不绝,且别立宗庙于城东明里。《嘉庆山阴县志》卷21云:“禹陵旧在庙旁,今不知所在。独窆石尚存,高丈许,状如秤权,东庑祭嗣王启。而越王勾践则祭别室。”
 这千余年中,越地无大变化,其禹祀不绝。《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自少康帝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卒,子勾践立,是为越王。”《吴越春秋》卷6徐天祜注曰“少康元年壬午周敬王元年壬午,凡一千五百六十一年……越之传国至于允常,何止二十余世耶”《吴越春秋》卷10云:(公元前465年)冬,勾践卒,子即位,其后“共历八主,皆称霸,积年二百二十四年。”“从无余越国始封至馀善返越国空灭,凡一千九百二十二年。”这长时间的越国历史,禹之后裔世为越王,祀禹祭祖盛传不衰。
公元前210年辛卯,秦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亲祭大禹。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经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越绝书》卷8更具体交代了秦始皇行进路线和入大越祭禹时间:“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道渡牛渚,秦东安(今富春)、丹阳、溧阳、鄣故、余杭轲亭南。东奏槿头,道度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可见,始皇至大越已是次年即公元前209年壬辰正月。《汉书•郊祀志》亦记其时其事:“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始皇)东巡碣石,并海,南历豢山至会稽,皆礼祠之。”秦始皇祭禹开始了历代皇帝亲祭大禹的制度。
公元前202年已亥,汉高祖五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封摇为越王,“以奉越后”。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瓯、闽君,皆其后也。”“以奉越后”即为越王勾践之后代,当岁祭禹、勾践等祖先。《汉书•郊祀志》云:“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定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可见,除由摇等越王祀禹外,在朝廷也逢岁时年节祭禹。
公元前126年已卯,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上会稽,控禹穴。”
《史记•太史公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当先浮沅、湘,阙九疑,然后上会稽。”其时,司马迁“上会稽”事,还有《河渠书》为证:“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大湟。”司马迁探禹穴,开文人祭禹之先河。
公元126年丙寅,东汉永建元年五月,绍兴禹陵窆石始有题字。
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禹陵窆石题字》:“分书、正书。传禹葬以此石为窆。汉永建元年五月始有题字。”《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禹庙窆石遗字,直宝文阁王顺伯复斋金石录定为汉刻。”
又:《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禹陵窆石题字题名》:“汉至清各家题记题名:宋会稽令赵与陛题名隶书,元员峤真逸题名行书,清钱泳题名隶书,清顾沅题名正书,清绍兴知府徐荣题名正书。见越中金石记卷一。”
又:鲁迅于1917年上半年作《会稽禹庙窆石考》详述历代考证情况后说:“今审拓本,复得数字。”共为104字,可辨认者76字。内有诗一首:“沐雨栉风无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古柏参天□元年,梅梁赴海作波涛。至今遗迹衣冠在,长□空山魑魅号。欲觅□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窆石是禹陵的标志,不仅有历史考证作用,其石上汉刻更具文字和考古学上之意义。
179年已未,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十二月,建汉禹庙碑。
赵明诚《金石录》卷十七《汉禹庙碑》“右《汉禹碑》,云:‘光和二年十二月丙子朔十九日甲午,皮氏长南阳章陵刘寻孝嗣、丞安定乌氏樊璋元孙。’其后叙禹平水土之功,而最后有铭,文多残阙,不能尽说。”
又,赵明诚《金石录》卷十九,记《汉禹庙碑》:“字画浅细,故摩灭尤甚。其事迹,岁月皆不可考……。”又有《汉禹庙碑阴》:“自候长……而下凡数十人,姓名、官爵具存,又有故督邮、曹史、县功曹、乡部吏柏昱等人名,最后有龙门复民三十五户人员。……在今龙门禹庙残碑之阴。”
420年庚申至422年壬戌,南朝宋武帝时修禹庙。
康熙《会稽县志》卷五《古迹志•物类》:“古青玉印:宋武帝修禹庙,得古珪。梁初又得青玉印。”
424年甲子至452年壬辰,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谢惠连奉命上会稽祭禹,作《祭禹庙文》。
谢惠连为元嘉间著名诗人,谢灵运从弟。世称小谢。其父谢方明曾任会稽太守。元嘉七年(429),谢惠连为法曹参军。估计在此期间,奉命祭禹。其祭文为至今发现最早之祭禹文。
454年甲午至464年已巳,宋孝武帝时修禹庙。
康熙《会稽县志》卷五《古迹志•物类》:“白璧,《十道四蕃志》,宋孝武任延修禹庙,土中得白璧三十余枚。意是禹时,万国所执。”
492年壬申,南朝齐武帝永明十年,北魏考文帝元宏《祀先代诸圣诏》:“祭禹于安邑。”
《魏书•礼志》孝文帝太和十六年二月丁酉《祀先代诸圣诏》内云:“夏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于安邑。”(今安邑在山西夏县西北,为夏、春秋、战国时之要地,因北朝在黄河流域,不可能祭禹于会稽山大禹陵,故“可祀于安邑。”)其诏书又云:“飨荐之礼,自文公以上,可令当界牧守。各随所近,摄行纪事。皆用清酌严祭也。”诏中所列诸圣为“其数有五:帝尧树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广宇。夏禹御洪水之灾,建天下之利,可祀于安邑。周文公制礼作乐,垂范万世,可祀于洛阳。其宣尼之庙,祀于中省。”此诏亦见于严可均《全上左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后魏》。
545年乙丑,梁武帝萧衍大同十一年,大修禹庙,遂为后世禹庙之规模。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祠礼志下》:“大禹寺,在县南一十二里,禹陵之左。梁大同十一年建。自唐以来为名刹。”
《嘉泰会稽志》卷六《祠庙》:“禹庙在县东南一十二里……梁时修庙,唯欠一梁。俄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以为梁,即梅梁也。夜或大雷雨,梁辄失去,比及复归,草披其上,人以为神,縻以大铁绳,然犹时一失之。”任昉《述异记》亦述此梅梁之神异。
康熙《会稽县志》卷五《古迹志•物类》:“梅樑,在禹庙,樑季修庙,忽风雨大至,湖中得一木,取以为梁,乃梅梁也。《四明图经》,鄞县大梅山顶梅木,伐为会稽禹庙之樑。张僧繇画龙于上。忽夜风雨,飞入镜湖与龙斗,后人见樑上水草淋漓,始骇之,乃以铁索锁于柱。”又,同卷同节:“白璧……樑初治庙,穿得碎珪及璧百余片。”
606年丙寅,隋炀帝大业二年,立禹庙碑。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隋禹庙碑,史陵所书,张怀瓘《书断》称陵书高古。褚遂良尝师焉。赵德父《金石录》谓此碑文字磨灭、隐隐可辨。笔法精妙,不减欧虞。”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金石志》:“隋禹庙残碑,大业二年。赵氏《金石录》:隋史陵正书,大业二年五月立。其文字磨灭十五六,而其隐隐可辨云。会稽郡史陵书,笔法精妙,不减欧虞。按张怀瓘《书断》云,褚遂良尝师史陵,盖当时名笔也。今此碑残灭而仅存世之藏书者,皆未尝有非余收录之富,则遂不复见于世矣!姚令威《西溪丛语》名为禹庙没字碑。吴兴施宿来佐此府,命工椎拓刮磨垢蚀得二百二十有四字,乃为碑谱刻置祠下。”
618年戊寅——649年已酉,唐高祖武德元年至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作为礼仪制,祀禹于安邑。
《旧唐书•礼仪志四》:“武德、贞观之制……夏禹,伯益配,祭于安邑……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牲皆用太牢。祀官以当界州长官;有故,遣上佐行事。”唐兴,礼仪制度逐渐完备。昊天上帝等为大祀,禹等先代帝王为中礼人,风伯雨师等为小祀。规定中祀散斋三日,致斋二日。
666年丙寅,唐高宗乾封元年,诏依《礼记祭法》祀禹。
《旧唐书•礼仪志一》:乾封初,“又下诏依郑玄义祭五天帝。”先时,司礼少常伯郝处俊等奏:“礼记祭法:‘……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且引郑玄之说,阐述《春秋》、《三礼》中之有关规定,于是高宗准其奏,其雩及明堂,并准敕祭祀。”
685年乙酉,武则天垂拱元年七月,有司议礼,下诏以唐三祖配郊丘诸祠。
《旧唐书•礼仪志一》:“则天临朝,垂拱元年七月,有司议圆丘、方丘及南郊、明堂严配之礼。”太子右谕德沈伯仪提出,“《礼》:‘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郑玄注云‘禘、郊、祖、宗,谓祭祀以配食也。’”凤阁舍人元万顷主以唐高祖、太宗、高宗配享。武则天下诏“从万顷议,自是郊丘诸祠皆以三祖配。”于是祭禹等与祭高祖等同时进行。
734年甲戌,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正月,诏以牲牢祭古圣帝明王,禹即其一。
《旧唐书•礼仪志四》:“玄宗开元二十二年正月,诏曰:‘古圣帝明王、丘渎海镇,用牲牢,余并以酒脯充奠祀。’”禹为古圣帝之一。
748戊子,唐玄宗天宝七年,诏对历代帝王“置庙致祭”,禹亦其一。
《旧唐书•礼仪志四》:“七载五月,诏:‘……历代帝王肇迹之处,德业可称者,忠臣义士、孝妇烈女,所在亦置一祠宇。’”又,《旧唐书•玄宗本纪》:“五月壬午,上御兴庆宫,受册徽号,大赦天下……三皇以前帝王,京城置庙,以时致祭,其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未有祠宇者,所在各置一庙。”
768年戊申,唐代宗大历三年十一月,立《唐禹庙碑》。
赵明诚《金石录》卷八:“第一千四百二十五,唐禹庙碑,崔巨撰,段季展行书。”
808年戊子,唐宪宗元和三年十月,复禹衮冕,修葺禹庙。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复禹衮冕并修庙祀》,元和三年十月,崔及撰,马稹正书篆额十二字。在禹庙,今名告成观。”
又述:“《薛苹禹庙祈雨唱和诗》,薛苹及和者崔述等十七人,共十八首,豆卢署正书。刻于复禹衮冕碑之阴。”薛苹,元和二年(807)至五年(810)任越州刺史。
815年乙未,唐宪宗元和十年三月,孟简等立《禹庙题名》碑并谒禹庙。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禹庙题名》,张良祐、孟简等十一人,元和十年三月二十七日,祭南镇,谒禹庙至寺。”孟简,元和九年(814)至十二年(817)任越州刺史。
816年丙申,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四月,孟简等补《禹庙题名》,再谒禹庙。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又题名二人,去年同游,今年不到。张良祐、孟简七人,今年续到同游。郑逌元和十一年四月三日记。后又题奉使续到,刘茂孙。”
同年八月,庾肩吾篆立禹庙诗碑。
《嘉秦会稽志》卷十六《碑刻》:“《庾肩吾、孟简禹庙持》,谢楚行书,元和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同年八月,立《崔词谒禹庙诗碑》。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崔词谒禹庙诗》,杜专正书,陈章甫序,释惠通分书,□(开)元二十载孟秋,宋之问诗附。元和十一年八月陈翱书。”
826年丙午,唐敬宗宝历二年九月,立《唐禹穴碑》。
赵明诚《金石录》卷九:“第一千七百七十六,唐禹穴碑。郑昉撰序,元稹铭,韩特材行书。宝历二年九月。”《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禹穴碑》,郑昉撰,元稹铭,韩杼材行书,陆洿篆额。宝历景午秋九月作。”元稹,长庆三年(823)至大和三年(829)任越州刺史。
827年丁未,唐文宗大和元年八月,续《唐禹穴碑》。
《嘉秦会稽志》卷十六《碑刻》:“禹穴碑郑昉撰……原有大和元年八月三日中山刘蔚续记二行。在龙瑞宫。”
846年丙寅,唐武余会昌六年,重建大禹寺。
《嘉泰会稽志》卷七《寺院》:“大禹寺,在县南一十二里,梁大同十一年建,会昌五年废,明年,重建寺。自唐以来为名刹。偏西有泉为菲饮,有亭覆之。”
960年庚申,宋太祖建隆元年,宋立。太祖颁诏:前代帝王陵寝,置户以守,越州禹陵为其一。
《宋史•礼志八》:“建隆元年,诏:‘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垅,或樵采不禁,风雨不花,宜以郡国置户以守,隳毁者修葺之。’”
963年癸亥,宋太祖建隆四年,诏给守夏禹陵五户。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至建隆……四年,诏给守夏禹陵五户,长吏春秋奉祀。”
964年甲子,宋太祖乾德二年,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禹为其一。并令置守陵五户。
《宋史•礼志八》:“乾德初,诏:‘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举而行。自五代乱离,百司废坠,匮神乏祀,阙孰甚焉。按祠令,先代帝王,每三年一享,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祀官以本州长官,有故则上佐行事。官造祭器,送诸陵庙。’又诏:‘先代帝王,载在祀典,或庙貌犹在,久废牲牢,或陵墓虽存,不禁樵采。’”规定太昊、炎帝、黄帝及夏禹等,“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祀以太牢。”商中宗周成王等“各置三户,岁一享以太牢。”秦始皇帝等“各置守陵两户,三年一享以太牢。”
966年丙寅,宋太祖乾德四年,诏吴越国立禹庙于会稽。
《宋史•太祖本纪》乾德四年九月“丙午,诏吴越立禹庙于会稽。”冬十月“癸亥,诏诸郡立古帝王陵庙,置户有差。”
1004年甲辰,宋真宗景德元年,诏:修理前代帝王陵寝,并禁樵采。
《宋史•礼志八》:“景德元年,诏:‘前代帝王陵寝,名臣贤士,义夫节妇坟垄,并禁樵采,摧毁者官为修筑,无主者碑碣,石兽之类,敢有坏者论如律。仍每岁首所在举行。此令’。”
1114年甲午,宋徽宗政和四年二月,敕改禹庙为告成观。
《嘉泰会稽志》卷六《祠庙》:“政和四年敕改庙为道士观。赐额曰‘告成’。禹陵旧在庙旁。……独有当时之窆石尚存。高丈许,状如秤权。庙东庑祭嗣王启,而越王勾践亦祭别室。镜湖为庙之下,为放生池。临池有咸若亭……。”
1127年丁未,宋高宗建炎元年,翰林学士、会稽守作三清于正殿,并作青词以祭。
《嘉泰会稽志》卷七《宫观寺院》:“靖康初元,翰林学士翟公汝文守会稽,作三清于正殿因设醮祭,”并作青祠。
1131年丁未,宋高宗绍兴元年,高宗赵构在会稽,赋古诗一首,怀念大禹。
《宝庆会稽续志》卷六《诗文》:《高宗皇帝御制》:“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予至会稽……。”除和《渔父词十五首》外又《远瞩稽山思夏后之功,俯瞰涛江怀子胥之烈,赋古诗一首》内有:“登临望稽山,怀哉夏禹勤。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句。为此宋代禹庙有“怀勤亭”。
同年,宋高宗命祀禹于越州。其时,禹庙游人最盛。
《宋史•礼志八》:“绍兴元年,命祀禹于越州,及祀越王勾践,以范蠡配。”
《宝庆会稽续志》卷六《诗文》载:南宋时,有郡士诸葛兴,以文行称于乡。作《会稽七颂》,其自序云:“惟禹陵所在,自少康建祠今数千年。比年,时和岁丰,邦人奉祀弗懈。”因仿《九歌》而作《九颂》。《九颂》首篇为《大禹陵》,次为《嗣王》(禹之子启)均为赋体。
又,《嘉泰会稽志》卷十三《节序》内述宋时禹庙风俗:“三月五日,欲传禹生之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贫富贵贱,倾城俱出。士民俱乘画舫,丹垩鲜明,酒樽食具甚盛。宾主列坐,前设歌舞,小民尤相矜尚,虽非富饶,亦终岁储蓄以为下湖之行”。
1157年乙亥,宋高宗二十七年,禹祠得“禹璋璧”。
《宝庆会稽续志》卷三《宫观》:“绍兴二十七年,祠之前,一夕,光焰闪烁,人即其处□之”得“古璧环”。
康熙《会稽县志》卷五《古迹志•物类》:“禹珪璋璧珮,绍兴二十七年,祠之前,一日,忽光焰烁人,即其处□之,得珪二,璋、璧各一,珮三。观者多疑非古物,或谓后世以奉神者。乾道五年,官命置籍其形,使道士守之。”
又,同卷同节:“禹剑,宋时在禹祠殿。世相传禹之所服。寸刃出于韣外,莹无锈涩,而牢不可引。”
1201年辛酉,宋宁宗嘉泰元年十二月,越州通判编《嘉泰会稽志》二十卷,内载禹陵、禹庙事特详。陆游为之序。
陆游《会稽志序》:“昔在夏禹会诸侯于会稽,历三千年,而我高宗皇帝御龙舟横涛江,应天顺动复禹之迹,驻跸弥年,定中兴之业……今天下巨镇,惟金与会稽耳,荆扬梁益潭广皆莫敢望也,则山川图碟宜其广载。”故为是志序。是志始于直龙图阁沈作宾,而施宿终其事。
又《嘉泰会稽志》卷十六《碑刻》称:“隋禹庙碑,史陵所书……吴兴施宿来佐此府,令工椎拓,刮摩垢蚀,得二百二十有四字。乃为碑谱,刻置祠下。”
1222年壬午,宋宁宗嘉定十五年,绍兴知府汪纲大修禹庙。
《宝庆会稽续志》卷三《宫观》:“嘉定十五年,郡守汪纲视事来谒,睹其朽损,即命修葺,既加盖瓦,又夏甃砌,于是殿宇内外,丹垩彩色,灿然一新。”
1311年辛亥,元武帝至大四年,绍兴路太守朵儿赤松修理禹庙。立碑,邓文原为碑文。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及至大辛亥太守朵儿松葺而新之。事具今国子祭酒邓文原所为碑文。”邓文原碑原得其诗:“……功加九有,道尊百王。世严秩祀,登荐肃将。牧臣在惕,顾视榛荒。乃堂乃构,邃宇周墙。……”
1324年甲子,元泰定帝泰定元年,绍兴路太守谒庙再修禹庙,韩性为之记。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泰定甲子,金原王公马守谒庙”,见庙漏湿,樑榈间朽,于是决定修葺之,官员平民捐金助资,相劝其事。越王月,“至乙丑孟春则毕工之岁月也。”韩性为之记,内云:“人心思禹不能一日忘,则修理祠宇亦不可一日废也。”
1328年戊辰,元泰定帝致和元年,朝廷定每岁春秋仲月卜日祭禹庙。
《元史•祭祀志五》:“致和元年,祀部移太常送博士议,昔舜、禹之庙合依尧祠故事,每岁春秋仲月上旬卜日,有司蠲洁致祭,官给祭物。”
1370年庚戊,明太祖洪武三年,遣官访代帝王陵寝,浙江行省进大禹陵庙图。
《明史•礼志四》:“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虞舜、夏禹、商汤、中宗、高宗、周文王、武王、成王……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祠祀志上》:“夏禹王庙……明洪武三年,遣官访历代帝王陵寝,令各行省臣同诣所在,审视陵庙并其图以进。浙江行省进大禹陵庙图。”
同年,遣使诣禹陵致祭。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祠祀志上》:“明传制祭文:洪武三年……特遣使斋捧香帛,命有官诣令致祭…。”
1371年辛亥,明太祖洪武四年,礼部议定,合祀帝王三十五,会稽祀夏禹,岁祭用仲春仲秋朔。
《明史•礼志四》:“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浙江者二:会稽祀夏禹、夏孝宗……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已而命有司岁时修葺,设陵户二人守视。又每三年,出祝文、香帛,传制遣太常寺乐舞生赍往所在,命有司致祭。……又命帝王陵寝所在官司,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致祭。”
同年,明太祖遣使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并规定凡遇登极,必遣使至绍兴大禹陵致祭。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礼祠志上》:“登极祭文:洪武四年,皇帝遣臣致祭于大禹夏后氏之陵曰……。”(祭文略)
又:《明史•礼志三》:“明制,凡登极、巡幸及上谥、葬陵、册立、冠婚等事,皆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凡即位之初,并祭告阙里孔庙及历代帝王陵寝。”为此,有明一代帝王登极后即遗使来绍兴祭禹。
1373年癸丑,明太祖洪武六年,帝建历代帝王庙于京师钦天山之阳,西一室为夏禹、商汤、周文王。
《明史•礼志四》:“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汲、唐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为正殿五室:中一室三皇,东一室五帝,西一室夏禹、商汤、周文王。每岁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
1376年丙辰,明太祖洪武九年,诏令禹陵百步以内禁人樵采。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六《祠祀志上》:“夏禹王庙……九年,诏令百步之内,禁人樵采,设陵户二人,有司督近邻人看守。每三年,传制遣道士赍香帛致祭。凡遇登极,遣官告祭。每岁祭则有司以春秋二仲月。”
1388年戊辰,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令每岁郊祭,附祭历代帝王于大祀殿,并以历代名宦从祀。
《明史•礼志四》:“二十一年令每岁郊祭,附祭历代帝王于大祀殿,仍以岁八月中旬,择日遣官祭于本庙,其春祭停之。又定每三年遣祭各陵之机,则停庙祭,是年诏以历代名宦从祀。”于是定风后……皋陶等37人,从祀于东西庑,为坛器。
1393年癸酉,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定遣官祭祀仪式,庄重严肃。有明一代祭禹活动按此定制进行。
《明史•礼志一》:“遣官祭祀:洪武二十六年定传旨特遣仪。是日,皇帝陞座如常仪,百官一拜。礼毕,献官诣拜四拜,传制官由御前出宣制,如祭……历代帝王,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圣历代帝王,命卿行礼。’俯伏,兴,四拜,礼毕出。其降香遣官仪。前祀一日清晨,皇帝以弁服陞奉天殿。捧香者以香授献官。献官捧由中陞降中道出,至午门外,置龙亭内。仪仗鼓吹,导引至祭所。后定祭之日,降香如常仪,中严以待。献官祭毕夏命,解严还宫。”
1426年丙午,明宣宗宣德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内述宣德元年遣官致祭于禹陵:“予嗣承大统之初,谨用祭告。”有祭文。
1436年丙辰,明英宗正统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上,有登极祭文内述:“予嗣承大统,祗严祭告,用祈佑我家国永底隆平。”有祭文。
1450年庚午,明代宗景泰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上,其登极祭文,与正统元年祭文同。
1457年乙酉,明英宗天顺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上,有登极祭文,内述:“兹予复正大位,祗严祀事,同祈佑我家邦永底康宁。”
1459年已卯,明英宗天顺三年,明皇帝遣彭谊祭禹庙。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钦差道士李道源致祭庙王文。正书。明天顺六年壬午八月。在山阴县。”
1465年乙酉,明宪宗成化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前。其祭文云:“惟王肇启王业,以家天下,治水神功,万世赖焉。”
1477年丁酉,明宪宗成化十三年,绍兴府知府戴琥等在禹陵祭禹,立碑。又有钦差赍香致祭。
《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戴琥,绍兴府知府;黄璧,绍兴府同知;萧忠,山阴县知县。成化十三年。”又,沈建中《大禹颂》有钦差道臣袁以纲赍香帛致祭。(以下凡《大禹颂》者,皆沈建中先生编)。
1483年癸卯,明英宗成化十九年,绍兴府知府陶永淳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陶永淳,绍兴知府:梁文瑄,绍兴府同知;胡琦,山阴县知县;王衡,会稽县知县。成化十九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遣神乐观掌乐臣梁文瑄捧祝文赍香帛致祭。
1488年丙寅,明孝宗弘治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且春秋两祭。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前。其祭文云:“惟王功加当时,泽垂后世。陵寝所在,仰止益虔。”
1501年癸酉人,明孝宗弘治十四年,绍兴知府佟珍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杨森椿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佟珍,绍兴府知府。周惠,绍兴府同知。杜宏,山阴县知县;杨溢,会稽县知县;弘治十四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遣神乐观道士杨木椿赍捧祝文香帛致祭。
1504年甲子,明孝宗弘治十七年,绍兴知府佟珍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王义良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上:“明祭禹王庙题名。佟珍,绍兴知府;杨宽,山阴县丞;李锐,会稽县丞。弘治十七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遣神乐观道士王义良赍捧祝文香帛致祭。
1506年丙寅,明武宗正德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前。有登极祭文。祭文与弘治同。
1513年癸酉,明武宗正德八年,绍兴府知府梁乔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张太阴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前,“明祭禹王庙题名。梁乔,绍兴府知府;屈铨,绍兴府同知;黄国泰,会稽县知县。正德八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遣神乐观道士张太阴赍捧祝文香帛致祭。
1516年丙子,明武宗正德十一年,绍兴府知府梁乔等在禹陵祭禹。题名。明年,有钦遣苏彰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前,“明祭禹王庙题名。梁乔,绍兴府知府;孙瑗,山阴县知县;杨来凤,会稽县知县。正德十一年八月。”又,《大禹颂》有正德十二年,皇帝遣通判苏彰致祭。
1522年壬午,明世宗嘉靖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前。有登极祭文。祭文与弘治同。
1524年甲申,明嘉靖三年,绍兴府知府南大吉大修禹庙,并定禹陵陵址所在,书“大禹陵”碑,树立至今。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五《祠祀志中》:“夏禹陵……《史记正义》又引《会稽旧记》云: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嘉泰会稽志》又云:是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处。明嘉靖间,有闽人郑善夫定在庙南数十武。知府南大吉信之,立石刻‘大禹陵’三字……。”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司马迁之《自序》亦曰:‘上会稽,探禹穴。’则禹穴之所在会稽也,信矣!独悬窆处不可亿知。近嘉靖中始为闽人郑善夫所定,在庙南可数十步许,知府南大吉信之,遂立石刻‘大禹陵’三字,覆以亭且构室焉。”
又,同上,“夏禹王庙,在县东南一十三里,正殿七间,东西两庑各七间,中间三间,棂星门三间,大门一间,宰牲所一所,窆石亭一座,禹书碑亭一座,陵殿三间,石亭一间,碑曰大禹陵,斋宿房一所,棂星门三间,俱知府南大吉建。”
1528年戊子,明嘉靖七年,绍兴府知府洪珠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任雁和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洪珠,绍兴府知府。孔庭训,绍兴府同知。任应和,钦差神乐观乐舞生;王文濡,会稽县知县;杨行中,山阴县知县。嘉靖七年九月。”又,《大禹颂》有钦差神乐观乐舞生臣任雁和致祭。(案,疑与任应和同)
1531年辛卯,明嘉靖十年春二月,皇帝亲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
《明史•礼志四》:“十年春二月,庙未成,躬祭历代帝王于文华殿。”在上年即九年,帝令罢历代帝王南郊从祀,而“建历代帝王庙于城西,岁以仲春秋致祭。”
1532年壬辰,明嘉靖十一年,皇帝亲祭历代帝王于景德崇圣殿。凡子、午、卯、酉于陵寝,岁停秋祭。
《明史•礼志四》:“十一年夏,庙成,名曰景德崇圣之庙。……八月壬辰亲祭。帝由中门入,迎神,受福胙,送神各两拜。嗣后岁遣大臣一员行礼,四员分献。凡子、午、卯、酉于陵寝之岁,则停秋祭。
1537年丁酉,明嘉靖十六年,帝列皇师、帝师、王师,共九圣师,禹为王师之首。
《明史•礼志四》:“圣师之祭,始于嘉靖。奉皇师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帝师陶唐氏、有虞氏舷氏,王师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武王。九圣南向。……每岁春秋开讲前一日,皇帝服皮弁拜跪,行释奠礼。”“先是洪武初,司业宋濂建议……以伏羲为道统之宗,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次列焉。……太祖不从。至是,世宗仿其意行之。十六年移祀于永明殿,行礼如初。其后常遣官代祭。”
1540年庚子,明嘉靖十九年,绍兴知府张明道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张明道,绍兴府知府。孙仝,绍兴府同知。许东望,山阴县知县。吴希孟,会稽县知县。嘉靖十九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差神乐观□□□赍臣捧祝文香帛致祭。
1541年辛丑,明嘉靖二十年,绍兴知府张明道修禹陵窆石亭和翻刻岣嵝碑,立禹书碑亭。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窆石亭一座,嘉靖三年知府南大吉重修,二十年知府张明道重修。禹书碑亭一座,碑字嘉靖中季本守长沙,从岳麓书院携归,知府张明道翻刻入石,书奇古难辨。”此即今禹陵之岣嵝碑,蝌蚪文,现旁有译文字。
1546年丙午,明嘉靖二十五年,绍兴知府沈□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卷下:“明祭禹王庙题名。沈□,绍兴府知府。周俊民,山阴县知县。张鉴,会稽县知县。嘉靖二十五年。”又,《大禹颂》有钦差神乐观赍臣捧祝文香帛致祭。
1549年已酉,明嘉靖二十八年,绍兴知府沈□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上:“明祭禹王庙题名。沈□,绍兴府知府,倪永之,钦遣神乐观乐舞生;何璇,山阴县知县。唐时举,会稽县知县。嘉靖二十八年八月。”又,《大禹颂》有钦差神乐观乐舞,生祝文香帛致祭。
1552年壬子,有嘉靖三十一年,绍兴知府梅守德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上:“明祭禹名王庙题名。梅守德,绍兴知府;王斌,钦遣神乐观乐舞生;孙琏,会稽县知县。嘉靖三十一年九月。”又,《大禹颂》有钦差神乐舞生王皋赍捧祝文香帛致祭。
1558年戊午,明嘉靖三十七年,绍兴知府李侨等在禹陵祭禹。题名。又有钦遣乐臣致祭。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同上:“明祭禹王庙题名。李侨,绍兴府知府;王近讷,绍兴府同知。嘉靖三十七年九月。”又,《大禹颂》有钦遣太常侍通赞臣逄时荣赍捧祝文香帛致祭。
1567年丁卯,明穆宗隆庆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夏禹王庙”内述隆庆元年遣官在禹陵宣登极祭文。文与宏治祭文同。
1573年癸酉,明神宗万历元年,遣官宣登极祭文于绍兴禹陵。
康熙《会稽县志》卷节同上,内述万历元年在禹陵宣登极祭文。文与宏治祭文同。
1644年甲申,清世祖顺治元年。清立。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历代帝王夏禹等为中祀。中祀,或亲祭,或遣官。春、秋仲月祭历代帝王。
《清史稿•礼一》:清立,“其祀典之可稽者,初循明旧,稍稍褒益之。”“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圆丘、方泽、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祗、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中祀,或亲祭,或遣官。”“春、秋仲月祭历代帝王、关圣、文昌。”“帝王陵庙……巡幸所莅,或亲祭,或否。遇大庆典,遣官致祭而已。”“各省所祀,为社稷,先农……帝王陵寝……悉颁有司。春秋岁荐。”“……帝王、关帝、文昌用太牢。”“祭告:凡登极授受大典,上尊号、徽号,付庙,郊祀,万寿节,皇太后万寿节,册立皇太子,先期遣官祗告天地、太庙、社稷。致祭……帝王陵寝。”
《清史稿•礼三》:“历代帝王庙:建都城西阜城门内,南向,正中景德崇圣殿,九楹,东西二庑各七楹,燎炉各一。后为祭器库,前景德门。”并于正殿祀伏羲、夏禹共21帝。
《世祖本纪一》:“顺治元年冬十月,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定鼎燕京。号曰大清纪元顺治。令‘帝王陵寝及名臣贤士坟墓毁者修之,仍禁樵牧。’”
1651年辛卯,清世祖顺治八年。帝定帝王陵寝祀典,会稽为夏禹王。
《清史稿•礼三》:“八年,定帝王陵寝祀典”内有“会稽夏禹”,并令:“各就地飨殿行之或因陵寝修坛……”又定:“凡巡幸所莅,皆祭陵庙,有大庆典,祭告亦如之。”
《清史稿•世祖本纪二》:八年“夏四月庚戌……遣官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
1668年戊申,清圣祖康熙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有祭文。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祠祀志上》:“康熙七年,遣鸿胪寺正卿周之桂致祭文曰:“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朕奉天眷,绍缵丕基,躬亲庶政,明因肇修。敬遣专官,代将牲帛,用申殷荐。惟神鉴焉。”《绍兴市志•大事记》:“是年,帝遣周之桂致祭禹陵。”
1676年丙辰,清圣祖康熙十五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康熙《会稽县志》卷十四《祀祠志上》:“康熙十五年,遣左通政司李廷松致祭。”
1682年壬戌,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并定凡巡幸所莅,皆祭陵庙……。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清康熙二十一年遣诰武致祭文。”(祭文略)《清史稿•礼三》:“凡巡幸所莅,皆祭陵庙,有大庆典,祭告亦如之。”
1685年乙丑,清圣祖康二十四年,建传心殿,王师禹、汤、文、武。
《清史稿•礼三》:“二十四年,规建传心殿,位文华殿东。正中祀皇师伏羲、神农、轩辕、帝师尧、舜,王师禹、汤、文、武,南向。东周公,西孔子……祭传心殿自此始。”
1688年戊辰,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康熙二十七年遣色特致祭文。”(祭文略)
1689年已巳,清代圣祖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四日,康熙帝亲至绍兴大禹陵祭禹。有祭文二十八年二月十四日,康熙帝亲至绍兴大禹陵祭禹。有祭文、诗、颂、联等篇。
《清史稿•圣祖本纪》二十八年“二月……辛亥,渡钱塘江,至会稽山麓。壬子,祭禹陵,亲制祭文,书名,行九叩礼,制颂刊石,书额曰:‘地平天成。’癸丑,上还驻杭州。”
《清史稿•礼三》:“二十三年,南巡……越五年,巡会稽,祭禹陵,祝文书御名,行三跪九拜礼。”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康熙二十八祭文。”内云:“惟王精一传心,俭勤式训。道由天锡,启皇极之图畴;功在民生,定中邦之井牧。四载昔劳胼胝,永赖平成;九叙早着谋谟,惟歌府事。行其无间,德远益新”等颂语。
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圣诅仁皇帝御制。《谒大禹陵》:“古庙青山下,登临晓霭中。梅梁存旧迹,金简纪神功。九载随刊力,千年统绪崇。兹来荐繁藻,瞻对率群工。
又有《禹陵颂》一文,内云:“缅维大禹接二帝之心传,开三代之治运。昏垫既平,教稼明伦,由是而起。其有功于后世不浅,岂特当时利赖哉!”其颂曰:“下民其咨,圣人乃生。危微精一,允执相承。克勤克俭,不伐不矜。随山刊木,地平天成。九州始辨,万世永宁。六府三事,政教修明。会稽巨镇,五岳媲灵。兹惟其藏,陵谷式经。百神守护,松柏郁贞。仰止高山,时切景行。”
又有《御题禹庙匾联》:“地平天成。”“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越中杂识•古迹》:“望海亭……康熙已已,翠华南幸,二月十四日至绍兴,亲祀禹陵毕,入郡城,御舟由都泗门至大江桥,舍舟从陆,幸府仪门,登望海亭,驻跸久之,因赐名卧龙山曰兴龙山。”同书《祠祀》:“禹庙……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南巡。二月十四日,圣驾诣庙亲祭。”
《绍兴市志•大事记》康熙二十八年已已,二月十一日,清圣祖行到杭州,渝:“禹陵在望,念大禹功德隆盛,万世永赖,应行亲诣,以展企慕之忱。”二月十三日,清圣祖自杭乘舟启行,驻跸绍兴府会稽山麓,绍兴知府李铎,原任知府胡以焕,山阴知县卢纬,上虞知县万钟一,嵊县知县蒋伟等来朝。二月十四日,清圣祖诣禹陵至外门前,步行入。率扈从、内大臣、侍卫、部员大小官员行三跪九叩礼,读祝文致祭。祭毕,登窆石亭,游览良久。是日,回銮,驻萧山西兴镇。
同年,二月十六日,谕旨:“修禹庙,增守陵人员,赐银于守陵人。并书“地平天成”四字。
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十六日,钦奉上谕:‘联巡行江表,缅怀禹德,躬率群臣,展祭陵庙。顾瞻殿庑圮塌,礼器缺略,人役寥寥,荒凉增叹’”等语,又云:“在昔帝王陵寝,理应隆重培护。况大禹道贯百王,身劳疏凿,奠宁率土,至今犹赖,岂可因循。特书‘地平天成’四字,悬之宇下。着地方官即加修理,毕备仪物;守陵人役,亦宜增添。俾规模宏整,岁时严肃。兼赐银二百两,给与守祠之人,此后益令敬慎。地方官亦须时为留心,以副联尊崇遐慕之怀。其即遵谕行。特谕。”
1696年丙子,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康熙三十五年遣王材任致祭文。”(祭文略)
1697年丁丑,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资料》第一辑同上:“康熙三十六年遣王焯致祭文。”
1702年壬午,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上谕:工部复浙抚题请修葺禹陵一疏。
嘉庆《山庆县志》卷首《皇言》:“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工部议复浙江巡抚赵申乔题请修葺禹陵应令捐修一疏。”内云:“上曰:凡古帝王寝,地方官应不时修葺。今禹陵颓坏已极,赵申乔始行题请,着杭州织造令地方官,动用历年节省钱粮,即行修理,以称朕尊崇前代圣王之意。钦此。”
1703年癸未,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庙》:“康熙四十二年遣李旭升致祭文。”(祭文略)
1709年乙丑,清圣祖康熙四十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同上:“康熙四十八年遣卢起龙致祭文。”(祭文略)
1712年壬辰,清圣祖康熙五十一年,立《禹穴辨碑》,重立《禹穴碑》。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禹穴辨碑”:碑高183厘米,宽86厘米。会稽知县昝林撰并书。下有毛奇龄《禹穴辨跋》。又,同年同月,会稽知县昝林重立并书《禹穴碑》,碑高162.5厘米,宽82.5厘米,楷书“禹穴”,原为唐宝历二年立,南宋嘉泰间尚存,后佚,今重立。
1713年癸已,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同上:“康熙五十二年遣周起渭致祭文。”(祭文略)
1719年乙亥,清圣祖康熙五十八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康熙五十八年遣田文镜致祭文。”(祭文略)
1723年癸卯,清世宗雍正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雍正元年遣穆理浑致祭文。”(祭文略)
1724年甲辰,清世祖雍正二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上谕:修葺禹陵。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雍正二年遣大理寺卿觉罗常太致祭文。”(祭文略)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政事志第三之三•夏禹王庙》:“雍正二年,奉上谕于禹陵应修处所勘估修葺。谨敬防护。
1733年癸丑,清世宗雍正十一年,诏所在防护历代帝王陵寝。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政事志第三之三》中《敕修夏禹王陵庙碑祀(国朝李绂)》云:“雍正十一年,世宗宪皇帝诏所在防护历代帝王陵寝,浙江大吏始谋修葺,经费未定。”
1735年乙卯,清世宗雍正十三年,复准修禹庙经费,又遣官告祭禹陵。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十三年总督臣郝玉麟因修海神庙成,欲以余金助修。布政使臣张若震料量修费需白金一万二千两有奇。是冬大学士臣稽曾筠奉今上特旨至浙江监修海塘,兼管巡抚事,遂缮疏入告下部臣,复准。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帝遣官告祭禹陵。
1736年丙辰,清高宗乾隆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元年遣朱必阶致祭文。”(祭文略)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政事志第三之三》中《敕修夏禹王陵庙碑记》(国朝李绂)“乾隆元年二月鸠工庀材”(以修禹庙)。
1737年丁已,清高宗乾隆二年,修庙成。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李绂作《敕修夏禹王陵庙碑记》。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同上(修禹庙):“明年(指二年)告成。恭遇世宗皇帝付庙配天。分遣卿贰祭告历代帝王陵寝,而詹事臣李绂奉命告祭夏禹王陵。……敬瞻新庙佳气,郁郁郁葱葱。黝含烟云,丹耀星日,神灯闪睒,明威歆享,百灵歙歘,閟宫有侐,咸有助焉。”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年遣詹事府詹事李绂致祭文。(祭文略)
1741年辛酉,清高宗乾隆六年,亲祭传心殿,禹为传心殿中,“王师之一。”
《清史稿•礼三》:“乾隆六年,亲祭传心殿。”(传心殿正中列皇师…帝师…王师。王师:禹、汤、文、武,南向)。
1748年诞辰,清高宗乾隆十三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遣汪德馨致祭。”
1749年乙乙,清高宗乾隆十四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十四年遣鸿胪伊喇齐致祭文”(祭文略)。
1750年庚年,清高宗乾隆十五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遣太常寺少卿谔鼐致祭。”
1751年辛末,清高宗乾隆十六年三月初八,乾隆皇帝亲来绍兴大禹陵祭禹。有祭文、诗、匾、联等。
《清史稿•高宗本纪》十六年三月,“乙已民,上祭禹陵。丙午,上奉皇太后还驻杭州府。”
《清史稿•礼三》:“乾隆十六年,选姒氏子姓一人,授世袭八品官,奉祀禹陵。”
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高宗纯皇帝御制”《谒大禹庙恭依皇祖元韵》:“展谒来巡际,凭依对越中。传心真贯道,底绩莫衡功。勤俭鸿称永,仪型圣度崇。深惟作民牧,益凛亮天工。”又一首五古《禹庙览古》:“得莅稽山峻,言瞻禹庙崇。碑文拟衡岳,井穴达龙宫。问讯传工部,栖迟遇义公。于寻岂在,窆柱恨难穷。帆石终邻诞,梁梅久付宝。惟应敷土际,天地并鸿功。”又《御题禹庙匾联》:“成功永赖”。“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
乾隆《绍兴府志》同日,(按:嘉庆《山阴县志》“皇言“为乾隆十六年三月十日),内阁奉上谕。曰:“联时巡至杭州,禹陵在望。缅怀平成之德万世永赖,皇祖圣祖仁皇帝曾亲祀焉。爰东渡浙江陟会稽,式遵皇祖旧典,躬荐馨于宇下。厥有姒氏子姓世居陵侧,应世予八品官奉祀。该督抚择其有品行者一人充之。昭崇德报功之意。钦此。”旋经部议,以姒恒甸授八品官,仍准世袭,奉祀会稽陵庙。
《越中杂识》:“乾隆十六年南巡,三月初十日,圣驾诣庙亲祭。以姒恒甸授八品官,世袭奉祀会稽陵庙。”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十六致祭文。”内颂大禹:“成允成功,继勋华而媲美;不矜不伐,诵谟典而兴怀。”(案,勋,放勋,尧之名,华,重华,舜之字)
《绍兴市志•大事记》:“乾隆十六年,辛末,三月初十,清高宗谕:“姒氏子姓世居陵侧,应世予八品官奉祀,并使督抚择有品行者充之。三月初八,清高宗诣会稽山亲奠禹陵。扈从、内大臣、侍卫、文官五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地方官知府以上,武官副将以上,俱齐集陪祀。其不陪之文武各官并地方官,在行宫前两旁列跪送迎。九日,还杭州。”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禹陵乾隆御碑”,碑高305厘米,宽137厘米主,镌草书五言古诗一首,为清高宗于乾隆十六年下江南谒禹陵时所书。碑上覆亭。
1755年已亥,清高宗乾隆二十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十年遣国子监祭酒宗室良诚致祭文”(祭文略)
1756年丙子,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十一年遣吏部右侍郎恩丕致祭文”(祭文略)
1757年丁丑,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十二年遣散秩大臣副都统懋烈伯李景致祭文。(祭文略)
1760年,庚辰,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遗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十一年遣大理寺少卿顾当修致祭文。(祭文略)
1762年壬午,清高宗乾隆二十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帝作《茅山正□》文。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二十七年遣礼部侍郎介福致祭文。”(祭文略)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载《茅山正□》文,认定茅山即会稽山者为绍兴之茅山,而非句容之茅山。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十二月,又遣吏部侍郎恩丕致祭。
1765年乙酉,清高宗乾隆三十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三十年遣礼部侍郎双庆致祭文。”(祭文略)
1772年壬辰,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三十七年遣吏部右侍郎曹秀先致祭文。”(祭文略)
1776年,丙申,清高宗乾隆四十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陵。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四十年遣内阁学士汪廷致祭文。”(祭文略)
1780年庚子,清高宗乾隆四十五年,遗官来绍兴大禹陵告陵。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四十五年遣内阁学士德明致祭文。”(祭文略)
1784年甲辰,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初八,乾隆皇帝再次来绍兴禹庙祭禹。又遣官告祭。
《清史稿•高宗本纪》:“四十九年春正月丁末,上南巡。”三月,已亥,上幸海宁州祭海神。夏四月,“庚寅,上祭禹庙。”按:庚寅为初八日。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又遣达椿致祭。
1785年乙已,清高宗乾隆五十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遣富昆致祭。”
1790年庚戌,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遣官来绍兴大禹陵告祭。
《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会稽之部•祠祀志•庙》:“乾隆五十五年遣内阁学士图敏致祭文。”(祭文略)
《越中杂识•词祀》:“禹庙……自康熙二十一年至乾隆五十五年,遣官致祭者二十五次,祭品祭仪同南镇庙。每岁有司于春秋二仲月祭。”
1795年乙卯,清高宗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再至传心殿亲祭大禹等皇师、帝师、王师等。
《清史稿•礼三》:传心殿,“乾隆六十年,亲祭传心殿,六十年归政,再行之。”
1796年丙辰,清仁宗嘉庆元年,遣官致祭。帝祭历代帝王庙。罢遣官,改令各省副都统、总兵官奉行致祭事宜。
《清史稿•仁宗本纪》嘉庆元年,二月,辛丑,祭历代帝王庙。
《清史稿•礼三》:“陵寝之祭……嘉庆元年,罢遣官,敕各省副都统、总兵官举行。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三月遣杭州副都统成明致祭。
1798年戊午,清仁宗嘉庆三年,绍兴知府觉罗百善会同民众筹备修禹庙。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政事志第三之三》:(绍兴知府觉罗百善)《大禹陵庙碑》,自“嘉靖庚子御史王绅复修之,迄今几三百年矣。善以嘉庆戊午来守斯土,岁时修祀,敬展庙下。”“乃历年久远,风雨剥蚀,梅工已飞,窆石空峙。适郡绅士亦以建庙为请,并乐输资以襄盛举……”于是动工大修禹庙。
1800年庚申,清仁宗嘉庆五年,禹庙修成,知府觉罗百善撰《大禹陵庙碑》。阮元奉旨来绍兴大禹陵。遣官致祭。并撰《大禹陵庙碑》。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同上:绍兴知府觉罗百善《大禹陵碑记》接上文云:“于是鸠工庀材增其式廓,轮奂斯新。官民所输,计银万余二千余两,历庚辛二载而工始竣。”是役也,始于庚成于辛,有与前代兴建岁次相符合者,岂神禹在天之灵有所待与,抑废兴之故有数存乎其间与?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同上,浙江巡抚阮元《大禹陵碑记》云:“今嘉庆岁次庚申圣天子孝祀配天……巡抚阮元来拜庙下。”碑记后,“爰作颂诗铭诸乐石。”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大禹陵庙碑:高209厘米,宽91厘米,清嘉庆五年浙江巡抚阮元撰并书。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遣御史赓英布致祭。”
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一《政事志第三之三•夏禹王庙》今上嘉庆纪元,遣官致祭二次,祭仪与南镇同。
1809年已已,清仁宗嘉庆十四年、内阁学士兼吏部侍郎王授致祭。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年,“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授致祭。”(以下清代材料未注明出处者,皆出自《绍兴市志•大事记》和沈建中《大禹颂》。)
1819年已卯,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两次遣刑部左侍郎廉善致祭。
1820年庚辰,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遣杭州副都统松龄致祭。
1821年丙申,清宣宗道光元年,遣杭州副都统松龄致祭。
1836年丙申,清宣宗道光十六年,遣乍浦副都统觉罗善英致祭。
1846年丙午,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遣杭州副都统固庆致祭。
1850年庚戌,清宣宗道光三十六年,遣署杭州将军领副都统固庆致祭。
1851年辛亥,清文宗咸丰元年,遣杭州副都统王彦岱致祭。
1854年甲寅,清文宗咸丰四年,重修大禹陵庙成,立碑记之。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大禹陵庙重修记碑:碑高220厘米,宽27厘米,行楷书,咸丰四年夏,常大淳黄宗汉、徐荣等督修,张玉藻、耿口德行监修并,立郡人宗稷辰撰镌记集资重修大禹陵庙始末。”
1877年,清德宗光绪三年,重修大禹陵庙并立碑祀。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重修大禹陵庙碑记”碑高:32厘米,宽74厘米,行书,光绪三年冬立,闽县陈祖襄撰,仪征万观谰书、镌,内述明嘉清间闽人郑善夫禹穴、知府南大吉建大禹陵事。并记大禹陵概况。
1859年乙未,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遣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奉旨致祭。
1900年庚子,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修禹庙成,并立《重修大禹陵庙碑》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重修大禹陵庙碑”:碑高17.8厘米,宽61厘米,楷书,是年仲秋立,会稽程鹏篆额,绍兴知府熊起番撰并书,镌记光绪24年禹庙残圮用修葺事。
1903年癸卯,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遣杭州副都统将军常恩奉旨致祭。
1930年庚午,中华民国十九年冬,故浙江省省长张载阳筹拟修禹庙。
章太炎《重建大禹陵庙碑》:“民国建元以来,诸祀渐替。唯孔林与夏后大禹之庙系在人心,不援国典以为重……。入民国,庙渐聩,十九冬,故浙江省长张载阳等请于官,以锡税之羡暨乡政之币余葺之。”按:《章太炎全集》(五)为《禹庙碑》。
1932年壬申,民国二十一年,重建禹庙委员会成立。
《绍兴市志•大事记》:5月,绍兴重建禹王庙委员会成立,张载阳任主任,省政府同意以21年绍兴箔税18.9万元,拨作重修经费。
同年,社会名流倡义尊禹。
《大禹颂》转引《新京日报》,是年,民国实曾任国务总理熊希龄,和朱庆澜、戴季陶等30余人连续著文,发起尊禹学会,出《尊禹专刊》,倡导大禹精神。
1933年癸酉,民国二十二年,大修禹庙成,章太炎撰碑文。
章太炎《重建大禹陵庙碑》:“二十一年始集役,至明年更十有六月而成。凡席银币九万三千六百十七版。”“主其事者,绍兴县长汤日新。计工者楼之凡。督役者姚煦,金汤候。堂庑法式,冕服章采,则沈钧业,张钟湘,考于礼书而为之。皆越氏也。唯后之功,不局于一方,以山陵所在,故越人从近治之。敬中夏不灭,德广所及桄于神州,百世莫得与此。”是年春,重建禹庙竣工。七月,章太炎撰《重建大禹陵庙碑》文,余绍宋书,高丰篆额。碑高146厘米,宽81厘米,隶书,立于大殿东侧。同年六月,重建菲饮泉碑。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重建菲饮泉碑记”:碑高156厘米,宽173厘米,楷书,民国22年6月立。上虞王延松、裴铭撰文,余姚鲁指南书。镌记旅沪同乡集资重修菲饮泉事。
此次修禹庙,保存明末清初建筑规模和风格。禹王庙坐北朝南,周以丹墙,为一大建筑群。总体向南轴线展开,南低后高,依山而上,左右对称。进出东西辕门,相对而立,中轴线自南而北主要建筑物依次为照壁,岣嵝碑,棂星门,午门,拜厅,大殿。其中,照壁与南墙相连,正中雕塑“贪兽顾日”,四角分别塑有凤凰牡丹、白鹤荷花、秋鸟黄菊、喜鹊梅竹。高4.37米,长14.34米。照壁前为石制岣嵝碑亭。内竖一碑即岣嵝碑,又称“神禹铭”、“禹王碑”,碑高2.85米,宽1.38米,篆书,直书六行,凡77字。设边跋与释文,相传为禹所书。建碑情况,前已祀述。近人曹锦炎《岣嵝碑研究》云:“此碑为越国刻石,作者为后来继承王位的朱句,刻于公元前456年。”树于衡山。碑高3.5米,宽1.7米。棂星六,有华表石狮,毁于1970年。
午门。自岣嵝碑至午门有甬道长40余米。午门三间,宽11.6米,通进深7.05米,梁架上布满彩画。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西殿藏明清碑刻。出午门过甬道,即为百米禁阶,步阶而上为拜厅,亦称祭厅,宽12米,通进深9.7米,法式与午门近似。祭厅为祭祀之所。拜厅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三间,东殿为存明清碑刻32道。
大殿,即正殿,高24米,面阔进深为5间,通面阔23.96米,通进深21.55米,高飞檐,画栋朱梁,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是年用钢筋混凝土重建。殿中立大禹塑像,据章太炎考定塑建,像高5.85米,衮袍冕旒,执圭而立,神态端庄。像后有九把斧钺象征禹开凿九州。殿脊为康熙御书“地平天成”四字。殿前东侧有御碑亭,碑为乾隆1751年祭禹诗。石柱,木架结构。拜厅与大殿之间两侧,各有厢房5间。
浙江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拓片目录》卷下:“重建禹庙在事人员姓名,正书,余绍宋书,民国二十三年七月。”
1934年甲戌,民国二十三年,邵元冲撰《重修会稽大禹庙碑》碑文。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李协谒禹王并撰碑文。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重修会稽大禹庙碑”:碑高146厘米,宽81厘米,行书,武进吴敬恒篆额,绍兴邵元冲撰并书。
浙江省图书馆古籍部《馆藏浙江金石拓片目录》下:“重修会稽大禹庙碑并额,正书。邵元冲撰并书,吴敬恒篆额。民国二十三年三月。”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会稽大禹庙碑”:碑高182厘米,宽87厘米,隶书“时江浙大旱,黄河大水,水政废驰,民不聊生,李协一行上会稽缅怀先贤,愿发杨大禹精神,共同战胜自然灾害。”
1935年乙亥,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六日,浙江省主席黄绍竑来大禹陵举行特祭。并立碑。
《祀禹录》云,先是大禹庙修建甫成,时任浙江省主席黄公季宽(绍竑)以我民族先圣之墓如黄陵、周陵,已经中央明定祭典,而圣泽厚生如大禹者之飨祀之未可复弛也。爰命当时绍兴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绍兴县长贺杨灵筹拟典仪,措备祀事,务臻崇妥。随之,以王子余等17人组成祀禹典礼筹备处成立,于10月2日上午,10月8日下午两次会议,拟祭祀之仪,礼品之目,采揽古制,参会典章,几经商榷,冀允折衷,部署停当。于10月7日,贺杨灵向省府呈文。10月15日下午六时,黄绍竑等由杭州抵绍,下榻商会。16日上午晨,黄等至五云门,乘大明轮到禹庙,九时抵岸。九时半特祭开始。主祭:浙江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黄绍竑;分祭:省财政厅长徐青甫,省教育厅长许绍棣;陪祭:省党部委员胡健中,绍兴区行政督察专员兼绍兴县县长贺杨灵。绍虞萧山、诸暨、嵊县、新昌、上虞各县县长等政界委员,以及社会贤达王世裕(子余)、沈钧业、王声初、陈庆均(艮仙)、朱承洵(仲华)、金汤候、还有姒姓后裔等60余人。祭礼以古制为主,唯改跪拜为三鞠躬礼。典礼至10时半结束,全体摄影留念。其祭告祝文云:“惟王克勤克俭,成允成功。善政在乎养民,声教讫乎四海。随山刊木,九泽既陂。祗召德先,庶士交正。蒸民乃粒,百谷用成。明德惟馨,万世永赖。黄绍竑等祗承典祀,夙夜惟寅,享于克诚,永膺多福。谨告。”
《绍兴市志》卷35《文物•古迹•石刻•造像》:“祭大禹陵记碑”:碑高165厘米,宽82厘米,隶书,民国24年10月立,容县黄绍竑记,敬恒篆额,永新贺杨灵书。镌祀浙江省主席黄绍竑等人缅怀先圣,至大禹陵拜事。碑阴镌《祭大禹陵庙之题名》,民国24年10月,邑人徐生翁书并篆额,记主祭与陪祭大禹陵庙人名。
同年,十一月五日,省主席黄绍竑发出《浙江省政府指令,秘字第八七八七号》,给绍兴区行政监察专员兼绍兴县县长,内云此次特祭应需经费。“经饬交财政厅签拟由总预备费项下动支。”以后每年例祭,“由绍兴县政府列入县地方预算。”
1936年丙子,民国二十五年二月,贺杨灵呈文浙江省政府,定每年九月十九为大禹陵年祭之期,由县主办,所需经费列入本县地方预算。
《祀禹录》《绍兴县厘定年祭日期呈浙江省政府文》内云,考历朝祀祭,俱无一定之期。“惟思大禹奠定九州,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故祀禹月日数宜用九。且今之九月适当夏历仲秋,新谷既熟,奉而尝之于古人,春秋匪懈之义其庶几乎!爰定九月十九日为会稽山大禹陵庙年祭之期,每届由县主办,著为常典,俎豆千秋。除所需经费……列入本县地方概算。”
同年,九月十九日,绍兴县政府例祀大禹陵。
《绍兴晚报》(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文《稽山道上极盛一时,今晨例祀大禹》:“本县县政府,今日上午九时,在大禹庙例祭大禹。七时许,主祭及陪祭官员暨全县乡镇长保联主任四百余人,均齐集五云车站,分乘画舫,直驶禹陵。九时举行祀典,由贺专员主献,杨委员杰、葛院长光宇分陪,各机关代表陪祭。礼仪隆重,肃穆庄严,至十时半,始告礼成。”文中贺专员即贺杨灵。该文还评述了祀典上的“祀事仪注”和“祀禹执事”及“祀禹祝文”,其“祝文”与上年特祭祝文同。
1939年乙卯,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周恩来展谒大禹陵庙。
宋子亢:《周恩来1939年绍兴之行》:“29日中午,扫墓完毕,乘原船游览东湖,大乌篷船中坐的是周恩来和他的随员邱南章、刘九洲,王贶甫及其儿子王戌、周希农太公公和宋山(宋子亢)共7人;另一只船上坐的是周姓本家族人。”“船傍禹陵,周恩来瞻仰了禹王庙全景,对大禹治水的功绩倍加赞扬……他高度评价了大禹陵石碑上气势雄伟的‘大禹陵’三个字迹,在这里又和大家合照了几张像。”
《东南日报》(1939年4月2日):“周恩来于1939年4月2日在金华接受读者访问时说:“……在绍地民族精神之史略,如大禹王与越王勾践之耐苦奋斗意志,均足以资模仿。”《敬爱的周总理在绍兴》:在谈到大禹时,周恩来说:“大禹在从类向自然作斗争中打响了第一炮。在科学萌芽的时代,能同自然作战是很不容易的。中国历代统治阶级没有学好大禹治水一课,都只晓得遏制,不晓得利导,所以成了专制魔王,至处受到反抗。他们是注定要失败的。”当时,周恩来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副主席、中共南方局书记,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部副部长之公开身份,来浙江视察抗战,进行巩固发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时届清明,以回乡扫墓为名,于是月28日辗转抵绍,他曾说:“因抗战机缘得来故乡扫墓。29日下午瞻仰大禹陵庙时,在大禹像前建立良久,并问随行人员庙陵修理情况,塑像画面和供壁上九把斧头彩画以及书写”地平天成“四个字等情况。在大禹陵碑前摄像留影。余一苗主编《绍兴人民革命史》中说:周恩来在大禹陵。他对大禹为解万民于倒悬之苦,立志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倍加称颂。
1947年丁亥,民国三十六年四月十一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等拜谒禹庙。
《绍兴市志•大事记》、《大禹颂》:是日下午,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携蒋经国夫妇,由杭来绍,在县商会稍事休息后,于五时驱车至南门,改乘汽艇直驶禹陵。蒋介石在禹庙大禹像前恭礼拜谒,并献花。在禹陵四周环顾片刻。当时,世居庙左之禹裔姒氏族人同来晋谒。蒋介石对禹庙破损处,责令“保护禹陵,整饰风景。”面嘱绍兴专员郑小隐,绍兴县县长林泽加以修葺。随同蒋介石谒禹庙的有浙江省主席沈鸿烈等人。傍晚六时,蒋介石一行返回。
《蒋介石瞻谒禹陵记》(作者:裘士雄,2000年3月31日《绍兴晚报》)“1947年4月11日下午3时50分左右,蒋介石秘而不宣,在‘国府军务局长’俞济时陪同下,悄然乘坐国沪第01122号道奇车莅绍。‘浙江省政府主席’沈鸣烈则乘在随后的另一辆小车里。蒋氏一行驱车抵达绍兴五云站,即换乘由汽轮拖带的木船驰往禹陵,抵禹陵已时4时40分光景了”。“蒋介石迈进大殿,站在禹王塑像前,静思了一会,遂率众三鞠躬,并献花致敬。礼毕,蒋介石便问林泽:‘禹王为什么搞立像?’林氏答:‘是根据章太炎先生的考证搞的。’蒋又发问:‘禹王像背后绘了九把没有柄的斧是什么意思?’林泽迅即回答:‘大禹治平九州洪水,它们代表九州’”。“接着,蒋介石出东首侧门循小道还鉴赏了窆石亭,又问陪同人员:‘窆石是怎么一回事?’蒋介石还鉴赏了两庑的历代碑刻,便去瞻谒禹陵。蒋介石指陵石的群山问陪人员:‘这是不是涂山?’”“迨5时40分样子,蒋介石一行在侍卫官、警察的护送下匆匆上船而归。蒋介石与沈鸣烈隔了一条茶几并排而坐,中间摆放一张圆桌,对面则坐着郑小隐和林泽,洗耳恭听‘元首’的面谕:一、禹陵附近不准建造其他坟墓;二、禹陵周围应赶快植林。船行至五云,已时约6时20分,停放在五云站的4辆黑色汽车载走了这群不速之客。”(案:此文为裘士雄先生90年代初访问参加浙江省政协会议的林泽先生所作。林为1947年绍兴县县长,文中的郑小隐为当时绍兴专员。)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11月24日,绍兴读者投诉《解放日报》反映禹陵古迹荒废情况,立即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华东文化部即致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局,指示:“迅即转知该地有关机构派员勘察,妥为保护,并报本部。”11月24日,省政府文化局致函绍兴县人民政府,指示:“希你县迅即派员前往禹陵勘察荒废情况,如需略加修葺整理,可即造具预算报核,并望出示布告。”
(资料来源:绍兴市文管处朱云珍主编:《绍兴文博大事记(1949——1989)》。以下未注明出处者,皆引自本书。)
1954年11月23日,在浙江省首届人代会期间,绍兴市代表钱叔亮、施伯候两人提案,绍兴禹陵、兰亭损坏严重,急需加强保管工作。随之,省文管会即派员来绍了解核实,确为情况严重;未几,省文管会提出保护三点意见。
1956年8月1日,遭强台风袭击,大禹陵碑亭、牌坊、禹庙厢房吹毁,禹庙东、西辕门、棂星门,窆石亭,菲饮泉亭,午门,拜厅,大殿屋脊龙凤、跳角等多处被毁。随后,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力量进行全面维修,在禹陵和禹庙周围围上围墙,以利保护管理。此项修理工作一直延至1957年12月。修复了禹庙大殿,东西厢房,午门,东西辕门,重建窆石亭。
1961年4月15日,省人委公布第一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42处,其中绍兴二处,鲁迅纪念馆、禹陵。随后,即对禹陵继续进行修理工作,因59年台风,大禹陵碑被吹倒,是年,安装大禹陵碑,在施工过程中,铁索断裂,碑摔为两段,事后,用钢筋混凝土修补加固。次年初,县公安局对大禹庙等进行了全面安全防火大检查,加强了防护措施,县文管会对禹陵绿化工作作出规划。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兴起,红卫兵毁大禹塑像。
《绍兴市志•大事记》,是年8月下旬,红卫兵向社会大破“四旧”。“禹庙大禹塑像亦被砍头装入箩筐,用四轮车运进城内游街示众。”
1970年8月,有关部门拟在禹陵建立农药厂,被周建人严令禁止。
《绍兴市志•大事记》、《绍兴文博大事记》:是年8月,绍兴县关部门决定在禹陵建农药厂。午门前建起1000平方米厂房,文物部门向省文化局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建人知此事后,严肃指出,禹王已成为人们以上中的治水英雄。禹庙古迹宜保护。随之带着图纸照片专程来禹陵视察,目睹禹庙破坏情况,十分生气。找来当时地委负责人,严肃批评。指示,农药厂立即搬出,并按原样修复。陵、庙古迹一定要保护。不几日,农药厂搬出禹庙。
1979年11月,大禹陵经过修复,正式开放。
自1976年起至1981年,大禹陵进行了建国后第三次大修,其资金、人力、物力均超过1956年、1962年两次大修。而工程项目集中在1979年,这一年重点项目有:重建大禹陵碑亭、重塑大禹像、整修大殿、大禹陵甬道和牌坊、咸若亭、拜厅、午门、玻璃房、碑房、大殿前两庑、东西辕门、窆石亭、御碑亭、河埠等,扩建和整修围墙,添建厕所。自是年9月起全面油漆粉刷。至10月基本完工,共投资98501元。于11月正式开放。
1983年2月9日,绍兴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市文管处《关于划定禹陵文物所保护范围的报告》,征用禹陵甬道两边及禹祠旁山坡地共计14.395亩。
1985年5月28日,市文管处召开禹陵总体规划会议。市有关领导出席会议。8月,市文物局召开审定会通过了《大禹陵规划》列入“七五”计划。10月,省文化局批准该项规划。是年底经七个月施工,完成了大禹陵禹王山西坡沿山挡土墙工程。
1986年3月17日,历时4个月,禹祠重建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不久,将绍兴古代水利建设著名人物马臻、汤绍恩两石膏像,分置于禹庙东、西两庑陈列。是年底,委托吴县花木公司按禹陵绿化总体规划,种植桂花、银杏等花木400多株,以改善禹陵景观。
1988年12月,大禹陵碑廊移碑安装。将原藏于市文管处的《秦会稽刻石》碑和陈列于禹陵东厢房的明成化十二、十八年绍兴水利、水则等碑8块移至碑廊陈列。
1989年9月13日,台湾台北“夏氏宗亲会”来绍。该会理事夏承炳受该会之托,专程到大禹陵进香,并送《夏氏宗谱》和大禹诞辰4301年纪念花瓶、金牌等物。
199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到绍兴检查工作,提出祭禹活动。他在大禹陵参观时,向陪同的浙江省委副书记刘枫提议可以象陕西祭黄帝陵那样,举行公祭大禹陵活动,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经济和旅游的发展。
(资料来源:孙才土主编《公祭大禹陵》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4月。以下未注明资料出处者,皆引自经书。)
1994年10月14日,绍兴市委书记鲁志强、举行座谈会,提出祭禹问题。该日,鲁志强和副书记沈才土邀集市人大、政协、宣传、文化、社科、教育、城建、规划、水利等有关方面人士,就如何利用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作了座谈。会上提出祭禹问题,并对祭禹定位、可行性等作了探讨。随后写出一份筹划公祭大禹陵活动的材料,很快得到了省委领导支持,省委副书记刘枫作了批示。要绍兴精心组织,省各部门支持。不久绍兴市委宣传部、文化局等负责人组成公祭大禹陵调研小组,并分两个组前往陕西黄帝陵、湖南炎帝陵、山东曲阜等地考察。
同年12月8日,市政协召开祭禹问题专题座谈会。会后编写《祭禹活动》咨询资料,报市有关领导和部门。以后陈惟于又组织钱茂竹、邹志方等人撰写《祭大禹陵文》,集中修改,于次年二月中旬定稿,上报省府省政协。与此同时省政协又组织杭州8位专家起草祭文。最后采用四言韵文体祭文。
同年12月15日,市委、市政府向省委、省政府呈送《关于举行’95浙江公祭大禹活动的请示》。同月22日,省委副书记刘枫主持专题会议,听取沈才土代表绍兴市委、市府关于公祭大禹陵活动的汇报。会议原则同意此项活动。并成立了’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筹委会。刘枫任主任,梁平波、徐志纯、鲁志强任副主任,沈才土兼办公室主任。会后,省委办公历发了会议纪要,同月28日,成立’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筹备委员会绍兴工作委员会。沈才土任主任,并召开会议,讨论公祭方案。
1995年1月1日,以禹陵周围环境整治和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祭禹一号工程”开工,由绍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实施。该工程内容主要为拆迁旧房5000平方米,扩建6500平方米广场,新建6000平方米停车场一个,新建扩建道路1000多米,350米甬道及两侧红墙等大小项目共10个,总投资1000余万元。当地村民积极响应,春节不休息,自动拆迁房屋,表现对会祭活动极大热情。
同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浙江恢复公祭大禹活动,今年四月举行》消息,指出“以此为契机,逐步形成‘北有黄陵,南有禹陵’的祭拜中华民族祖先的地理格局。”
同年,2月27日,收到第一笔捐款——绍兴齐贤镇红湖村朱夏良捐赠的118元人民币。随后,个体户谢治伟捐资50万元,用于铸造“地平天成”铜钟。未几,社会上掀起捐赠集资热潮。绍兴黄酒集团捐100万元。获大禹陵牌坊铭名权。震元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制药厂捐50万元,获铜鼎铭名权。市商业局捐20万元,用于修建碑前甬道,香港倪铁城捐5万元人民币,绍兴旅港同乡会捐10万元人民币,台北夏氏宗亲会捐2万元人民币,省市领导均带头捐款,还有许多杭州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钱江晚报》捐款。
同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大禹的子孙——访绍兴市禹陵乡禹陵村》(本报记者袁亚平)叙述姒姓子孙的情况。
同年,4月17日《浙江日报》发表长篇报道:《弘扬大禹精神,热爱伟大祖国——写在“四、二0”公祭大禹前夕》叙述各界人士热烈筹办祭禹的感人事迹。(《绍兴日报》记者李敬佑,张钧德《浙江日报》记者万刚)。
同日,美国《侨报》发表《大禹与越文化》(作者:裘克安)
同日,台湾《自立晚报》发表《大禹精神,民族之魂,浙江绍兴廿日举行公祭大禹典礼》文。
同年,4月18日至19日,大禹研究学术讨论会在绍兴饭店举行。由省社科院院长史济致开幕词,著名学者陈桥驿(杭州大学)葛剑雄(复旦大学)晁华山(北京大学)戴琏璋(台湾中央研究院)和本市学者共51人参加。
同年,4月19日,香港《大公报》发表《时代需要大禹精神——访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本报记者田志伟)指出祭禹是“海内外同胞的共同愿望。”
1995年4月20日,’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典礼在大禹陵隆重举行。1000余人参加了公祭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孙孚凌,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浙江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领导万学远、刘枫、刘锡荣等,全国政协常委沈祖伦,绍兴市领导鲁志强、纪根立等,省老领导铁瑛、陈安羽等。绍兴市各部门领导、各民主党派、各界群众代表及各省人士共1000余人出席典礼。万学远省长为主祭,刘枫、铁瑛、何景、许行贯、徐志纯、鲁志强、夏荷生、车越乔为陪祭。司仪,纪要立。现场总指挥,沈才土。台北夏氏宗亲会、台北绍兴同乡联谊会、绍兴旅港同乡会的代表团,130多名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华侨专程赴绍祭禹。日本、韩国、波兰、意大利、印度、伊朗等国家驻华外交官也出席了这次盛典。上午九时50分,绍兴市市长纪根立宣布公祭典礼开始。9响礼炮,寓意大禹平洪水、定九州丰功伟绩;33响鼓音代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地区;12响钟声代表12亿炎黄子孙的心声。在鼓声中,鲁志强代表绍兴人民向大禹像敬献百年佳酿。全体肃立,向禹像行三鞠躬礼。随后万学远代表全省4300万人民及海内外来宾宣读祭文。恭读毕,64名少男少女献舞。祭典仪式上,省政府还举行了庄重的全省水利系统“大禹怀”颁奖仪式。典礼结束后,全体参祭人员到大禹陵前敬献花篮。拜谒禹陵。晚上,在人民剧院举行“大禹颂”大型文艺晚会。报道此次祭禹典礼的有《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新社等80余家新闻单位,在海内外造成了巨大影响,反响强烈、成为一项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万学远省长的《祭大禹陵文》:“维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五年,岁次乙亥,季春之月,谷雨良辰,浙江省省长万学远等谨代表全省四千三百万人民,偕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华人代表,敬具香花牲礼,奉祭于大禹陵前,曰:巍巍大禹,轩辕裔孙。克绳祖武,继烈扬芬。受命治水,披山通泽。劳身焦思,民始安宅。八年于外,夙夜在公。车橇驱驰,沐雨栉风。精勤敏绘,寸阴是惜。心系苍生,过门不入。平成底定,茅山计功。万方执帛,九州攸同。一沐三握,一饭三起。虚怀从善,谨严律已。卑宫菲食,克俭克勤。举贤授能,区宇以宁。东巡吾浙,崩葬会稽。千秋俎豆,瞻拜灵仪。缵绪务本,疏湖筑塘。良田沃土,前赴后继。百年中土,历尽沧桑。鸡鸣风雨,多难兴邦。改革开放,擘划万端。图强大业,尚多艰难。励精图治,惩腐清埃。汲古鉴今,继往开来。民族团结,侨旅同心。河山一统,大旗共擎。凡我同胞,血浓于水。国运昌隆,举世称美。缅怀祖德,豪气如虹。艰苦奋斗,再创神功;值此阳春,风和日丽。赫赫我祖,鉴临天地。稽山苍苍,浙水泱泱。神州大同,共荐馨香。尚飨。”
同日,台湾《联合报》发表《浙江绍兴今祭大禹陵》文,(记者:汪莉娟)
同日,美国《世界日报》发表《浙江绍兴大禹陵,整修焕然一新》文。
同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春光天下祭大禹》(本报记者袁亚平)叙述4月20公祭大禹盛况。
同日,台湾《联合报》发表《继祭黄帝陵后,再祭华夏祖先,公祭大禹陵仿古礼进行》。报道20日公祭大禹陵盛典(记者汪莉娟)。
同日,《文汇报》发表《百年陈酿奉呈中国立国之祖,浙江六十年来首次公祭大禹》(记者万润龙)报道20日祭禹盛典。
同年,4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浙江暨绍兴各界公祭大禹陵》(读者黄美来、袁亚平报道)叙述20日公祭大禹盛典。
同年,4月26日法国《欧洲时报》发表《公祭大禹陵盛典在绍兴举行,千余名海内外炎黄子孙出席》详细报道20日祭禹盛典。
1995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党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回京后为大禹陵牌坊题写坊额:“大禹陵。”7月8日,绍兴市各界在牌坊前隆重举行了题词揭幕仪式。
同年,11月2日,香港《大公服》发表《藉祭禹效应,创文明城市——访浙江省绍兴市副书记沈才土》(记者田志伟)叙述祭禹“找到了一个新启动点”,促进绍兴旅游业大发展。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次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