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祭禹之典,发端于夏王启。《吴越春秋》云:“启即天子位,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启五世孙“少康封少子无余于越,春秋祠禹墓于会稽。”)。这表明启祭禹的基本制度为:一是遣使臣祭;二是春、秋各一祭;三是墓祭,因禹墓在越,“祭禹于越”,即为墓祭;四是以王礼行祭,启虽为禹之子,但他以后王祭先代帝王的规格遣使祭禹,堪称王礼国祭,而非同一般的宗亲家祭。启这一祭禹的方式,首创祭禹祀典之先例,或可说是国家祭典的雏形。但《礼记•祭法》载:夏后氏庙祭以颛琐为祖,禹为宗。由此可见,启对禹作墓祭外,还有京师庙祭。
《宋史•礼志》云:“古者无墓祭,秦汉以降始有其仪。”绍兴大禹陵墓,除夏王朝墓祭外,商、周间的情况与宋史礼志所述大略相同。`商、周两朝,禹与尧、舜同列京师庙祭。在东周,曾有越国祭禹墓,但它是诸侯国,不代表当时周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