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媒体关注
 
2011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举行
来源:凤凰网2011年04月21日
 

    谷雨祭禹,是不变的习俗。4月20日,由绍兴市政府主办的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景区举行。此次公祭大禹陵典礼仍采用我国古代最高礼祭——“禘礼”形式,且在祭舞、服装和排阵等方面有所出新,并将在公祭大禹陵典礼活动过程中新启用“享殿”。

习俗不变   情感不同

   “我每年都来祭禹。”大禹后裔姒元龙激动地说,“今天他的儿子作为第143代大禹后裔站在主祭台。”祭禹活动自古是由军王参与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中断过,现在绍兴政府很重视。“这种活动,对于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应该一代代传承下去。”姒元龙说。

奏乐  梁颖睿摄

    “大禹的后裔在绍兴有三个姓氏——姒姓、夏姓、禹姓,其中以姒姓最为正统。”绍兴姒族研究会副会长、禹陵村村长姒卫刚如是说,“我们这个家族四千年以来一直为大禹守陵,每年都自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我们的职业就是守陵。慢慢地,自从大禹精神被发扬光大,每年的祭祀活动就从自发性质转变为公祭性质。”

祭舞  梁颖睿摄

   “除了是一名君主,大禹也是一名杰出的水利工程师。在台湾有一个水利工程的奖,奖杯就是大禹的塑像。在台湾各地,也是不少专门祭拜大禹的庙宇。相关部门也通过建造水利博物馆来追忆大禹。”大禹后裔的代表、中国台北夏氏宗亲会总干事夏发凡坦言。

仪式开始 梁颖睿摄

    “通过公祭活动,可以把散落在海内外的大禹后裔都吸引过来。现在,不仅中国台湾香港,也有韩国、美国、南非、日本的姒姓后裔都纷纷和我联系,想回到绍兴来寻根认祖。”绍兴姒族研究会会长姒大牛说。

    后裔献策   祭禹也可增新韵

    李德书站在方阵中一脸虔诚,他是今年来自大禹出生地——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惟一代表,多年从事禹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他对今年绍兴的祭禹活动赞赏有加,结合四川羌族的祭禹传统,李德书认为可以考虑公祭和民祭“两条腿”走路。他表示,祭禹典礼的主会场能容纳的人数毕竟有限,但可以在市区的大禹文化广场、治水广场等有条件的空旷场地设立分会场。分会场的主要仪式和主会场一样,不过最后的献乐献舞环节,可以发动社区居民,用他们自己的歌舞来纪念大禹,这样不仅可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也能让普通老百姓有机会向先祖表示敬意。

    绍兴旅港同乡会会长周光辉携其家属参加了此次祭禹典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光辉说:“海外的很多侨胞都知道大禹,却不知道公祭大禹典礼在绍兴举行,此种高规格的活动应当加强在海外华人的宣传力度,加强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周光辉还建议,当今全球自然灾害频发,政府可以考虑在5年一次的大祭中,邀请国外元首,比如日本共同参与祭禹典礼,让祭禹走出国门,增进世界各国民族间的深度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