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吴鹏(1500-1579),秀水人。历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三十九年(1560)加太子太保。
[碑记]
吴鹏《重修烟雨楼记》碑,位于南湖湖心岛“鱼乐国”碑东侧“四碑”最东边。高205厘米,宽97厘米。上有“重修烟雨楼记”额,6字,篆书。隆庆五年(1571),浙江按察司佥事沈奎备兵西浙,驻节嘉禾,见烟雨楼“倾圮将废,命工新之,复辟旧垣,筑层台于其上”。并撰《烟雨楼赋》以表心迹。吴鹏感而作《重修烟雨楼记》。
[简注]
1 郡之有烟雨楼,旧矣。创自(五)代时景陵王钱元璙者:崇祯《嘉兴县志》卷五《古迹》:“烟雨楼在县东南湖滨,五代时中吴节度使景陵王钱元璙累土成洲,建楼名曰烟雨,以为登眺之所”。
2 赵侯左山:赵瀛,关中三原人。嘉靖二十四年出知嘉兴府。政尚刚毅,严禁赌博。二十七年征民夫疏浚城河,运土填于南湖中。次年,仿原湖畔“烟雨楼”制建楼湖岛。有《史断》、《绀珠经》诸书。
3 堪舆家:古时为占候卜筮者之一种。后专称以相地看风水为职业者,俗称“风水先生”。
4 观察:清代道员的俗称。沈(公):沈奎,江阴人。时任嘉湖兵备道。西浙:明清时为杭嘉湖诸府地。
5 驻节:旧指身居要职的官员于外执行使命,在当地住下。节,符节。
6 人吏浃和:百姓与官员很和洽。浃和,和洽。
7 乐于无事:高兴的是没有变故。无事,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争、灾异等。
8 睇观:视斜、流盼曰睇。
9 易其樑桷板槛之腐臲者,补其盖瓦级砖之残缺者,新其丹垩之漫患,而薙其丛(木)之蒙密者:对横梁、椽子、木板栏杆,如已腐烂的作了调换。对屋顶的瓦片、台阶上的砖块,凡有残缺的作了增补。对油漆、粉饰已经模糊的部分,重新作了处理。并除去楼边稠密的杂草杂木。樑,建筑物的横梁。桷,方形的椽子。板槛,木板栏杆。腐臲,腐烂、危险。臲,摇动危险貌。级砖,台阶上的砖。丹垩,油漆、粉饰。漫患,模糊不可辨别。薙,除草。泛指除去。蒙密,覆盖得稠密。
10 武: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数武,即数步。甃:原意是用砖砌,句中作“砌”解。
11 侯日:观日出。玩月:赏月。
12 觞咏:饮酒赋诗。
13 伟然:卓异超群貌。大观:盛大壮观的景象。
14 (既)望:周历以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为既望。后称农历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
15 天垂:犹天际。
16 燕云越峤:北方燕国之云,南方越国之山,喻南北风光兼备。峤,尖峭的高山。
17 若木:神话中谓长在日入处的一种树木。 崦(嵫):山名,在甘肃天山县西。古代神话说是日入之处。
18 茫然在浩气中:旷远、广阔的样子,有正大刚直之气。
19 澄湖:清澈、明静之湖,借指南湖。
20 鵁鶄:水鸟名。鳽之别称。鸂氵鵣 :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色多紫,水上偶游,故又谓之紫鸳鸯。
21 敷华:开花。
22 摇曳:优游自得貌。沙汀:小沙洲。柳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23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讴吟:歌唱、吟咏。
24 雉堞环峙:城墙环绕、耸立。雉,城墙长三丈广一丈为雉。堞,女墙,即城上端凸凹叠起之墙。句中“雉堞”泛指城墙。
25 峥嵘瑰丽:高耸、深远、珍奇、华丽。
26 竹楼:宋代王禹偁在黄州时利用废地所筑之楼。 黄鹤:指故址在今湖北武昌县西南黄鹤矶头的黄鹤楼。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历代屡毁屡建。而嘉兴烟雨楼亦有钓鳌矶,意境相近。并埒:等同。
27 又何羡(于)飞烟屑雨之为胜耶:又为什么想慕飞散上扬之烟、众多轻忽飘散之雨为胜景呀!屑雨,轻忽飘散之雨。
28 宴游:宴饮游乐。
29 何居:羡慕在什么地方。居,位于、处于。
30 志(感):志向、感情。
31 日轮冥濛:太阳幽暗不明。日轮,日形如轮,故称太阳为日轮。句中“日轮冥濛”,借指国家不统一。
32 争雄窃据:争强、争胜,用不正当手段占据。
33 继踵:接踵,前后相接。 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犹言天下。
34 干戈相寻:战争相继不断。
35 骚然:扰乱、动荡不安貌。烦动:纷乱、动荡。
36 列圣绍休:历代皇帝美善承继。绍,承继。休,美善。
37 至治熙洽:政治最完美,世情清明和乐。熙洽,和乐、喜悦。
38 喙息:“跂行喙息”之缩语。泛指人和一切动物。罔弗:没有不。
39 玄泽:天子的恩泽。不啻:无异于。
40 濛昧:昏暗不明貌。
41 道揆:指以义理度量事物。
42 海波息警,以恬以嬉:大海的波浪停止告警,喻天下太平,安然戏乐。
43 优游:悠闲自得。探览:寻求、游览。乐繄:快乐。繄,助词,表语气。
44 揖客:向客人拱手为礼。
45 鼓枻:摇动船桨。
46 嘉兴尹罗君星:罗星,云南剑川州籍南直隶太和人。隆庆五年(1571)曾任嘉兴知县。
47 秀水尹由礼门:由礼门,河南杞县人。隆庆六年(1572)曾任秀水知县。
48 俾:使。坠:丧失、败坏。厥:其。
49 嘉靖己未:嘉靖三十八年(1559)。佥事:官名。宋各州府的幕僚,全称为签书判官厅公事。其职务为协理郡政,总管文牍。由京官担任的称签判,非京官担任的称判官。金因以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各司皆置佥事。明因袭未改。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都置佥事。
51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壬申:即隆庆六年,是壬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