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文:
嘉兴俸满入觐书事1
嘉禾太守十经春,二百余年我一人。(瑶自同治三年四月廿八日履任至今已十年矣。考府志,惟顺治时李国栋曾任六年,康熙时吴永芳曾任八年,乾隆时郭廷翥再任七年,曾日理四年。嘉庆时伊汤安初任五年,再任二年,此外或一年、二三年而止,从无十年者)。日月中兴崇久道2,桑麻重垦费经纶3。频支鹤俸皇恩渥4,屡阅莺花白发新5。此去燕云6无限喜,薰风万里不惊尘7。
新年帘卷九天高8,玉诏亲裁凤尾劳9。深冀西陲驰凯奏10,已闻粤事纪戎韬11。香薰宝鼎千年业12,蠲沛黄麻薄海膏13。傥为民依蒙召对14,光华应许近龙袍15。
为有轮船出沪程,淮扬官驿少人行16。洋过黑水17群蛟匿,山入青齐万马迎18。捷径敢驰蓬岛路19,边防聊悉海疆情20。手提长剑扶桑晓,指向波涛问碧鲸21。
南湖久住已成家,烟雨楼台景物赊22。暂别不须攀碧柳23,重来正好醉黄花24。腾霄白鹤终还海25,映日微云易变霞26。携得炉烟双袖下,挑灯细与说京华27。
余将北行,禾中耆旧28构亭南湖,截雅诗“来许”29二字以额之。六月三日,设饯于斯,赠诗者几百人,即席作答
昨日敛露之莲花,今日仍向湖中开。昨夜入海之明月,今夜仍照湖中台30。好花好月人不厌,俯仰眺望增徘徊。我今述职入京阙31,南湖饯酒金尊凸32。岳岳贤豪会若云33,忻然令人不忍发34。遮帆杨柳何青青,菱花芡花双桨馨。潭水深情35数千尺,白鹭回首湖中亭。亭边古绿干霄树36,却为浮云管来去37。我来槜李38已十年,兹去不过三月天。久别自契阔39,暂别胡缠绵40。探怀锦绣诗百篇41,重压我船船不前。人生有情宦有迹42,湖雨湖烟杳无极。月波楼榭金陀园43,青苔碧草生颜色。鸳鸯44有约定重来,且作长歌题素壁45。
彩船
嘉绅张莲舟兵部、吴牧驺观察、张晴江剌史、陆若卿太守、倪秋谷司马、陈定夫、钱云卿、蒋希伯、石莲舫、程少梅、王月江孝廉、倪亦山、王申甫、吴少溪、唐丹石学博、张少蕖大令、金韵清、姚抚之提举、姚石笙州司马、张竹亭主政、陈海门、谢东山、藩参军、郭益三少尉、王铸庵明经、陆青选、吴晋仙、沈莘农、姚伯绳、葛星槎诸门人,既已觞饯鸳湖,复于初九日双船结彩,远送长塘,厚意有加,隆仪难答,爰作是咏,以志盛情。
秀州父老饮我酒46,构亭青荫鸳湖柳47。秀州父老送我行,彩船双双停北城。城中之人燃银烛48,雕瓶莲花承盖绿。城外之人悬珠灯49,流苏宝缬双凤腾50。我欲摇桨去,父老为留住。要我登彩船,玉杯深深注。昨日之酒尚未醒,今日之酒何其馨。不辞豪饮为君醉,争奈好风催客舲51。主人祝风好52,客却将风恼53,人生难得是知心,官场自古知心少。拜别彩舟中,彩毬团圞红54。不洒别时泪,相约重相逢。二十九人二十里,隆情盛会沧江水55。江水悠悠入海流,海霞飞入船窗紫,黄浦波涛从此始。
平湖高抡元、秀水许鼐和、屠树荣、桐乡陆费烜、陆费煦诸门人送至枫泾书感。
江湖如许热56,一棹五人同。浙地斯文重57,天涯意气通58。鸟鸣塘树碧,鱼跃渚59花红。携手邀相赏,那知近泖东60。
许瑶光
[碑记]
许瑶光嘉兴俸满诗碑,嵌来许亭东墙外侧。高138厘米,宽61厘米。
同治十二年(1873)夏,嘉兴知府许瑶光任期满,将赴京觐见。嘉兴乡绅为他在烟雨楼西北角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来许”。并在此亭设饯话别。又双船结彩,送太守北上。此次鸳湖觞饯,赠诗者多达几百人。许瑶光深感隆仪有加,作诗以志盛情。
[简注]
1 俸满:古称秩满。即官员在任满一定年限后,得按例陞调。入觐:入京朝见皇帝。觐,古代诸侯秋朝天子称觐。
2 中兴:由衰落而重新兴盛。崇久道:崇尚长期倡导。久道,长期倡导。
3 桑麻重垦:重新耕种农作物。桑麻,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4 鹤俸:微薄的官俸。鹤俸,也称“鹤料”。渥:浓厚。
5 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时景物。许瑶光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于同治三年(1864)任嘉兴知府时,48岁。至同治十二年(1873)已57岁,头发已变白,故云“屡阅莺花白发新”。
6 燕云:五代石敬塘以燕云十六州赂契丹,力以建立后晋王朝。十六州地约当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地。句中以“燕云”借指北方清朝廷所在地北京。
7 薰风:和风,此指夏时的东南风。不惊尘:不扰动人世间。句中似指不影响百姓。
8 九天:极言其高。句中喻皇宫,言其深远。玉诏:皇帝的诏书。
9 凤尾:凤尾诏,即诏书。
10 深冀西陲驰凯奏:深深地期望清政府就西部边境伊犁被沙俄占领一事的谈判能取得胜利。同治十年(1871)六、七月间,沙俄乘阿古柏侵占乌鲁木齐,并向东进犯之际,出兵强占我国伊犁地区。次年五月,清政府派代表与沙俄在塔城附近谈判。冀,希望。西陲,即“西垂”,西面边疆。
11 已闻粤事纪戎韬:已听说记载整军经武的《剿平粤匪方略》一书正式刊行。(此书已辑入《续修四库全书》第403-412册)《剿平粤匪方略》,亦名《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恭亲王奕訢奉敕修、朱学勤等纂。422卷(册),其中卷首二卷,正文四百十四卷,附设立长江水师章程六卷。系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奏报、上谕等档案资料的长编(有删节)。起于道光三十年五月,止于同治五年二月。于同治十一年大字铅印刊行,为研究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资料。戎韬,军事谋略。
12 香薰宝鼎千年业:焚香祷祝大清王朝的事业千秋永存。宝鼎,古代多以鼎为王朝传世之重器,故称宝鼎。句中借指大清王朝。
13 蠲沛黄麻薄海膏:免赋役,降恩泽的诏书从京城传至海边。蠲,免除(赋役)。沛,降(恩泽)。黄麻,用黄麻纸誊写的诏书。膏,肥沃。
14 傥:倘若、或者。民依:似指民众的重托。 召对:召见、答对。
15 光华:荣耀。龙袍:皇帝所穿的袍服,句中借指皇帝。
16 淮扬官驿:淮安、扬州的官方水驿站。
17 黑水:即“黑水洋”。宋元以来,我国航海者对于今黄海,分别称之为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是:长江口附近一带,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称黄水洋;北纬34°,东经122°附近一带,海水较浅,水呈绿色,称为青水洋;北纬32-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称为黑水洋。许瑶光《过黑水洋作》诗:“可怜海水至此水清绝,胡为世人讹传黑水名。”可见“黑水洋”并不黑。蛟: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18 山入青齐万马迎:此句似说,过了青州、齐州,进入华北平原,道路平坦,行路方便。青齐,青州、齐州,在今山东省境内,益都、济南一带。
19 捷径敢驰蓬岛路:走捷径,选择了海上路线。敢,有胆量、敢于。蓬岛,即蓬莱山。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
20 边防聊悉海疆情:姑且在边防熟悉海疆的情况。聊,姑且。悉,熟悉、知道。
21 手提长剑扶桑晓,指向波涛问碧鲸:手里拿着武器的日本国实行了明治维新,他们手指大海,想在波涛中获取猎物。扶桑,国名。晓,天刚放亮,新的一天开始。喻日本国实行明治维新,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碧鲸,鲸为海中的动物,借指大海中的猎物。
22 赊:空阔。
23 攀碧柳:即“折柳”。《三辅黄图》六《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因以折柳为送别之词。
24 黄花:菊花。又借指用菊酿制的酒。句中“醉黄花”,似指回来时正值重阳节,饮菊花酒。
25 腾霄白鹤终还海:我上京朝见皇上后还是要回来的。腾霄白鹤,似即“鹤归”。
26 映日微云易变霞:映衬太阳的淡淡的云层有时会变成满天彩霞。句中借自然景色喻地方上卑微的官员有时也能做出重大业绩。
27 挑灯:拨动灯芯,使灯增明。京华:京都。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京华。
28 耆旧:故老、年老的旧好。
29 来许:语出《诗·大雅·文王之什》:“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来,后世也。许,犹所也。绳,继。武,迹也。言武王之道昭明如此,来世能继其迹,则久荷天禄而不替矣。”大意是说,武王之道昭明若此,来世定能继其行迹。敛:收聚。
30 湖中台:指南湖人工岛上的烟雨楼台。
31 京阙:古代宫殿和某些高建筑物门前两边建楼,中间是路,叫阙。京阙,指皇宫,也借指京城。
32 尊:酒器名。凸:高出。句中指敬酒时,将酒壶举得高高。
33 岳岳:高耸突出的样子,喻人显露头角。贤豪:德才兼备的人、豪放任侠之士。
34 忻:通“欣”,心喜。发:启程。是说人才济济,我不忍心离开他们。
35 潭水深情:从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化出。白鹭回首:白鹭,北魏官名。句中白鹭是嘉兴知府许瑶光自称。
36 古绿干霄树:虽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干霄,高入云霄。干,干犯、抵触。霄,高空。浮云:浮动在空中之云。句中似指变幻无定。
37 管去来:看管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38 槜李:地名。古地在今嘉兴西南。
39 契阔:怀念。
40 胡:何故。缠绵:情意深厚。
41 探怀:寻求怀藏的(诗篇),指发自内心(的诗情)。锦绣:喻美丽或美好的事物。
42 宦:作官的通称。迹:业绩。
43 金陀园:宋·岳珂宅园,位于嘉兴城西南,至清初已废。岳珂(1183-1234),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飞孙,岳霖子。
44 鸳鸯:句中指“鸳鸯湖。”
45 长歌:篇幅较长的诗歌。素壁:白墙壁。
46 饮我酒:让我饮酒。
47 构亭青荫鸳湖柳:指在南湖烟雨楼小岛的青荫柳绿之处,构筑“来许亭”。
48 银烛:喻明亮的灯光。
49 珠灯:饰有珠子的灯。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常用作车马、帷帐的垂饰。
50 宝缬:染有彩文的丝织品。豪饮:纵饮。
51 争奈:怎奈。舲:有窗的小船。
52 祝风:祝,赞颂。风,放佚。句中“祝风”,似是说主人赞扬我过分了。
53 恼:引逗、撩拨。
54 毬:即“球”。团圞:同“团栾”,圆貌。
55 沧江:泛称江水。江水呈苍色,故称。
56 如许:如此、这样。
57 斯文:《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文,指礼乐制度。后来以斯文指儒者或文人。
58 意气:情谊。
59 渚:水中小块陆地。
60 泖东:泖,湖名。有上泖、中泖、下泖之分。即“三泖”。泖湖,在上海市松江区西,有上、中、下三泖。上承淀山湖,下流合黄浦江入海。今多淤积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