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碑文:
元祐三年春帖子词①
翰林学士臣苏轼进
皇帝閤
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铎音。②数行宽大诏,四海发生心。③
圣主忧民未解颜,天教瑞雪报丰年。④苍龙挂阙农祥正,父老相呼看籍田。⑤
皇太后閤
宝册琼瑶重,新庭松桂香。雪消春未动,碧瓦丽朝阳。⑥
仙家日月本长闲,送腊迎春岂亦然。⑦翠□银□□□□,□□□□□□□。⑧
皇太妃閤
苇桃犹在户,椒柏已称觞。⑨岁美风先应,朝回日渐长。⑩
东风弱柳万丝垂,的皪残梅尚一枝。11茧馆乍欣蚕浴后,禖坛犹记燕来时。12
夫人閤
彩胜镂新语,酥槃滴小诗。升平多乐事,应许外廷知。13
扶桑初日映帘昇,已觉铜瓶暖不冰。14七种共挑人日菜,千枝先剪上元灯。15
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16其词曰:“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啗而不疾人。17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锺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18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斑之与梦汞,又安得与之同年。19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20予亦未尝与之下。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21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22
拜中岳命作23 芾
云水心常结,风尘面久卢。重寻钓鳌客,初入选仙图。24鼠雀真官耗,龙蛇与众俱。却怀闲禄厚,不敢著《潜夫》。25
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26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27
伏蒙评事宋丈分贶家园丹荔。28世传此树已三百年,黄巢兵过,欲伐之。时王氏主其树,其媪拥树,愿并戮,巢兵
为之不伐。29今虽老矣,实益繁滋,味益香滑,真佳树也。因成短章,用詶厚意:30“斋馆从容接宴申,每临嘉树走觥巡。31兵锋却后知神物,年寿高来况主人。32并赏昔闻思故友,分甘今喜奉慈亲。33岂惟特祝公难老,兼欲灵株比大椿。”
襄顿书34
光绪壬午小分龙日,奉俊臣大中丞命书,即乞正察35 郁平陈璚临宋四家于澄心室
六笙观察八法出入于唐宋各大家,神化处莫名一格。36此卷为守吾郡时所书,用笔尤得苏、米四家真髓。一时传观,部下莫不如获尺璧。37因请留带金山,以津后学。38张茂才逸田为之钩摹上石镌成,并请壁之烟雨楼,为湖山润色。39
壬午秋七月殷水朱泉澂谨识40
[作者简介]
蔡襄(1012-0167),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代大书法家。工书,真、行、草、隶皆优。
陈璚(1827-1905年在世),广西鬰林人。光绪六年(1880)七月至八年(1882)六月署嘉兴知府。后官至四川按察使。工书法,得力于圭峰碑而稍变之。笔意凝炼挺秀。间作墨梅,书卷之气溢于纸上。
朱泉徵,海盐人,工书画。花卉妍雅动人,活色生香,深得瓯香馆遗意。其山水得香光风趣,何子贞极称赏之。
[简注]
1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元祐,北宋哲宗赵煦年号(1086-1094)。 春帖子词:亦称“春端帖子”、“春端帖”、“春帖”。宋制,翰林一年八节要撰作帖子词。或歌颂升平,或寓意规谏,贴于禁中门帐。于立春日撰作的帖子词,称“春帖子”,多为五七言绝句,其体工丽。
2 閤:古代官署的门,亦借指官署。 蔼蔼:盛多貌。 龙旂: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琅琅:清朗、响亮的声音。 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的注意。
3 宽大诏:《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下宽大诏。曰:‘制诏三公,方春东作,敬始慎微,动作从之。’”诏,诏书。古时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秦汉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四海:古代以为中国四周皆有海,所以称中国为海内,犹天下。 发生:《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
4 解颜:开颜而笑。
5 苍龙:东方七宿之合称,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借指宫廷、帝王所居之处。句中似指皇帝所居之处。
农祥:星宿名,即房宿。后以“农祥”借指农时。 正:正中。句中指正适合农时。
籍田:古时帝王于春耕前亲耕农田,以奉祀宗庙。且寓劝农之意。
6 皇太后:指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哲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 宝册:句中指哲宗册封向皇后为皇太后的诏册。 琼瑶:美玉。 重:贵重。 动:开始。 丽:射中。句中“碧瓦丽朝阳”,指初升的太阳照射在碧绿的瓦片上。
7 仙家:仙人居住的地方 日月:比喻皇帝皇后。 送腊送春:辞送腊月,迎来新春。腊,岁末。 岂亦然:难道也这样吗?
8 “翠□银□□□□,□□□□□□□”两句:《三希堂法帖》作“翠管银罂传故事,金花彩胜作新年”。翠管银罂,盛器。翠管,碧玉镂雕的管状盛器。银罂,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流质。
9 皇太妃:指宋哲宗时朱皇太妃。 苇桃:苇索和桃符。古代习俗,新岁时悬此二物于门首,以祛除邪恶。 椒柏:椒柏酒,椒酒与柏酒。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称觞,举杯祝酒。
10 风:风俗。 应:配合、应和。
11 的皪:光艳、鲜明貌。
12 茧馆:饲蚕之馆。 乍:刚。 欣:欣幸、喜悦。 蚕浴:浴蚕种。清明前后。春蚕饲养前,给予蚕种沐浴。 禖坛:古祭禖神以求子之坛。禖,禖神。后世祀之以求嗣。
禖坛犹记燕来时:《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注云:“燕以施生时来巢入堂宇,而孚乳娶嫁之象也。《宋史·礼志》:‘高禖,仁宗诏有司筑坛南郊,春分之日,以祀青帝,本《诗》:‘克禋以祓’之仪,义禖从祀,报古为禖之先也。政和新仪,以简狄姜嫄从配。’”
13 夫人:清·王文诰曰:“此是皇太后殿夫人,信为林婕妤。” 镂:雕刻。 新语:大约指新颖的语句。 滴:酒下滴。 升平:太平盛世。 外廷:国君听政的地方,相对于内廷而言,也借指朝廷。
14 扶桑:神话中的树名。
15 七种共挑人日菜: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纪》:“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缕金薄(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上元灯:上元,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十五夜称元夜、元宵。旧时有上元观灯的习俗,谓之元宵节。
16 苦笋:苦竹之笋。苦竹,亦称“伞柄竹”,味苦。 赋:文体的一种。
17 僰道:汉县名,属犍为郡。为僰人所居,故名。王莽改称“僰治”,地在今四川省宜宾县安边镇。 冠冕:冠与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礼帽。因礼帽戴在头上,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句中借指首位、第一。 两川:唐代东、西川的合称。 甘脆:指物品味美。
惬当:恰如其分。 小苦:幼嫩时味苦。 温润:温和柔润。本指玉色,后用以形容人或事物的品性。 啗:食。 疾人:伤害人、使人生病。
18 忠谏:竭尽忠诚,勇于谏言。 活国:救国,使国家有生气。 举士:推举学子。 锺江山之秀气:专注于山河的灵秀之气。锺,聚、集。江山,山河。秀气,灵秀之气象。 深:深受,喻历时久。 雨露:雨与露,喻恩泽。 风烟:犹风尘。
19 食肴:吃荤菜。 开道:引路。道,通“导”。句中“开道”似指做荤菜时加入苦笋作配料。 酒客:嗜酒的人。 流涎:流口水。 桂斑:似指桂竹。因桂竹也称桂斑。 梦汞:未详。 安得:哪里能。 同年:等同、相提并论。
20 动:引发。 痼疾:积久难治的病。 萎而瘠:萎,草木枯死,引申为病危。瘠,瘦弱。
21 与之下:给它下结论。 上士:士之贤者、道德高尚之士。也指深明事理的人。
进则若信:进一步向他说明,他能有所领悟。即能相信这个事实。 退则眩焉:事后听别人一说,又疑惑、糊涂了。眩,迷惑、迷乱。 顽不可镌:顽固不化。镌,破木。指脑袋象榆树疙瘩,连砍也砍不开。
22 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见李白《月下独酌四首(长安)》,意思是苦笋的佳妙,只有吃的人才能领会到,没有必要跟不相信的人说。
23 拜中岳命作:米芾此帖作于罢知雍丘县(今河南杞县),监中岳庙时。中岳,即“嵩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
24 云水:象云脚僧一样,如行云流水,无定居。 结:构想、编织。 久庐:旧庐。 钓鳌:《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天帝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后因以钓鳌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 钓鳌客:谓有远大抱负或豪迈不羁的人。 选仙图:古代的一种赌钱之戏。
25 鼠雀真官耗:鄙陋卑微之徒真正侵占了征收来的田赋。鼠雀,鼠与雀。借指鄙陋卑微之徒。官耗,旧时征收田赋,于正额之外,加收若干,名义上是弥补耗损,称官耗。 龙蛇与众俱:隐退之人与老百姓一样。龙蛇,龙和蛇。后因以“龙蛇”喻隐退。众,众生、百姓。俱,一样。 却怀闲禄厚:但想到官闲而俸禄丰厚。怀,思念。闲禄,清闲官职的俸禄。
不敢著潜夫:连《潜夫论》这样的著作也不敢写。《潜夫论》,书名。东汉王符撰,十卷,三十五篇。米芾监中岳庙,属自陈乞求此职,怕说多了会得罪朝廷,因此连《潜夫论》这样的著作也不敢写作。
26 常贫须漫士,闲禄是荣身:身处困境,等待在放浪之中寻找转机,官职清闲而有俸禄,是自身的荣幸。漫士,放浪不受世俗检束的文人。 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不依托道教宫观,最终不过是个俗吏而已。先生,句中称道士。因嵩山崇福宫系道教宫观,其监庙之职又是米芾自陈乞求所得,故称“托先生第”。俗吏,指不学无术,只知俗见的官吏。
27 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紧紧地闭住嘴巴,不去评论朝政制度。静静地洗净欣赏山水的眼睛。缄口,闭口不言。后因谓慎言为“缄口”。 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身:朝廷中哪里有清高廉洁之士?还是绘画、写字,终老其身吧!夷惠,指伯夷、柳下惠。古代清高廉洁之士。中,特指禁宫之内,亦借指朝廷。
28 伏蒙:伏,身体前倾,面向下。蒙,自称的谦词。 评事:官名。隋炀帝乃置评事,属大理寺,历代因之。 宋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第四卷《说郛录要》第二册《蔡襄荔枝谱一卷》:“宋公荔枝,树极高大。……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旧属王氏。……宋公名諴。公者,老人之称。年余八十,子孙皆仕宦。”丈,对长辈的尊称。 贶:赐与、加惠。 丹荔:似指荔枝。
29 黄巢(?-884),唐代山东曹州冤句人。唐朝农民起义领袖。 为之:因这个原因。
30 繁滋:长得更茂盛。 短章:乐一曲为一章,文词意尽语止,亦谓之一章。句中指小诗一首。 詶:通“酬”,答。
31 斋馆:屋舍。 从容:不慌不忙。 接宴申:一再接待客人,设置宴席。申,一再、重复。 嘉树;嘉美之树。句中指荔枝树。 走觥巡:移动着酒器为客人斟酒。觥,酒器,腹椭圆,圈子足,有把手,盖作兽头形。本作“觵”,古代用兽角制,后也用木或铜制。巡,遍,周遭。后谓斟酒一周曰一巡。
32 兵锋劫后:黄巢的军队退去以后。兵锋,兵器的尖端或锐利部分。亦指兵力、兵势。劫,退。 神物:神奇之物。 况:通“贶”,赐予。
33 并赏昔闻思故友:《全宋诗》卷390蔡襄《谢宋评事》诗此句后自注:“公赏言陈士监、方谏议及大卿并曾会赏。” 分甘:指父母对儿女的慈爱。宋·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诗:“莲实大如指,分甘念母慈。” 奉:恭敬地捧着。 慈亲:慈爱的父母。后多指母亲。
34 难老:不易老,即长寿之意。 灵株:神灵之树。 大椿:木名。后称父为椿,即取大椿高寿之义,也用为祝男子长寿之词。 顿:顿首。周礼九拜之一。头叩地而拜。后常用于书文的结尾。
35 光绪壬午:光绪八年(1882)。 小分龙日: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吴越之俗,以五月二十为分龙日”。《占候书》:“两浙以四月二十为小分龙,五月二十为大分龙。” 俊臣大中丞:浙江巡抚陈士杰(1825-1893),字隽丞,一作俊臣。湖南桂阳人。
36 六笙观察:陈璚,字六笙。观察,清代道员的俗称。 八法:汉字书法有侧(点)、勒(横)、弩(直)、趯(钩)、策(斜划向上)、掠(撇)、啄(右的短撇)、磔(捺),称八法。句中以“八法”借指书法。 神化:出神入化。 莫名一格:不拘一格,即不局限于一家的风格。
37 苏米四家:宋代书法四大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真髓:精华。
尺璧:直径一尺的璧玉,言此宝大而贵重。
38 金山: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四《山阜》:“金山在府东南九十里,周回十里,高一十七丈。句中“金山”可能以海上金山喻南湖中的烟雨楼岛。 津:渡口。用作动词,渡。意思是让后学者渡入书法之门。
39 茂才:秀才。后汉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壁之烟雨楼:嵌于烟雨楼的墙壁中。 润色:修饰使事物有光彩。
40 殷水:地名。句中殷水借指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