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
射襄城①头天欲雪,鸳鸯湖边人欲别。欲别裵徊2且复留,置酒高楼送行客。楼上宾朋互劝酬,楼前碧玉寒波流。并刀3能翦湖水断,不断万古之离忧。擂鼓津亭喧鷁首4,开帆怕见津亭柳5。谁道清尊蜡酿浓6,故人情更浓于酒。
嘉庆丁巳冬7,余自(杭之都门),遇嘉兴(汪小海邀同潘)德园8(诸君,置酒烟雨楼,饯别赋此。无锡秦瀛撰)
……□□梦更远,稻香酒见熟。如何□□□,□断天涯目。公自三吴9来,旄鉞恣□□10。心写一条冰11,囊笑五斗禄12。高褱入风云13,馀事勤吐握14。少贱15愧此身,牛毛媲麐角16。孤剑秋有声17,阴符夜还读18。头白恩未酬,林卧类眠犊19。以刀断流水,水驶不可复。浮云,缠绵哪得续?回首看觚稜20,王程敢三宿21。奇节22尤重知,清望天下属23。江声独雁飞,霜气衰柳矗24。愿公回眷晖25,花遍南湖曲26。
小海汪淮稿
[作者简介]
秦瀛(1743--1821),江苏无锡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出为浙江温处道。嘉庆五年(1800)擢浙江按察使。九年(1804)授广东按察使。十年(1805)迁浙江布政使。十二年(1807)擢刑部右侍郎。诗、古文皆力追古人风格。
汪淮(1746-1817),桐乡人。汪森四世孙。
[碑记]
秦瀛、汪淮《烟雨楼诗》碑二块,均残。①秦瀛诗碑因左边破损残缺,上宽50厘米,下宽30.5厘米,高31.5厘米,厚9厘米。行书。②汪淮诗碑因右边破损残缺,上宽40.5厘米,下宽37厘米,高32厘米,厚9厘米。行书。
秦瀛、汪淮《烟雨楼诗》均作于嘉庆二年(1797)。
[简注]
1射襄城:原在今秀洲区王江泾镇。句中“射襄城头”借指嘉兴城。
2裵徊:同“裴回”,留恋。
3并刀:即“并州剪”。古代并州所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并州,即现山西太原市。
4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句中“津亭”似指南湖渡口。津,渡口。 鷁首:船头,也指船。古画鷁首于船头,故名。鷁,水鸟名。
5津亭柳:似即“折柳”。后因以折柳为送别之词。此写秦瀛与好友汪淮依依不舍的情感。此前,汪淮等人得知秦瀛将上京入觐,用船将秦瀛从杭州送至嘉兴,置酒烟雨楼,足见其感情之笃。
6清尊:酒器,亦借指清酒。 蜡酿:“腊酿”之假借。蜡,古代一种年终祭祀。腊,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故“蜡”、“腊”可通。腊酿,即“春酒”。冬季酿制的酒,及春而成,故称。
7嘉庆丁巳:嘉庆二年(1797)。 都门:京都城门,借指京城。
8德园:潘庭筠,号德园。钱塘(今杭州)人。工绘事。喜从方外游,后皈依净域。乃捐弃一切,兴至随笔作水墨花卉而巳。
9三吴:地名。有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的,也有以吴兴、吴郡、丹阳为三吴的,亦有以苏州、润州、湖州为三吴的。秦瀛系无锡人,处于润州、苏州之间,属“三吴”。
10旄鉞:旄,用牦牛尾系在竿头上做成的器物,用以指挥。鉞,古代像斧子状的兵器。旄和鉞,借指军权。秦瀛曾任杭嘉湖兵备道,故称“旄鉞”。
11写:移置。 一条冰:意为官职清贵。
12五斗禄:即“五斗米”。指低级官吏的微薄薪俸。
13高褱:大志、高尚的胸怀。褱,“怀”的本字。 风云:喻才高卓识。
14馀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吐握:“吐哺握发”的省称。吐出口中的食物,执住正在沐浴的头发,停下来招待客人。后世以“吐握”喻为国事操劳,求才殷切。
15少贱:年轻时卑微。
16媲:比配。 麐角:即“麟角”。喻珍贵稀少。 牛毛媲麐角:是说我汪淮是牛毛,多得很,不足挂齿。你秦瀛是麟角,珍贵稀少,国之重臣。
17孤剑秋有声:似即“剑鸣”。传说楚王命镆邪铸双剑,剑成,镆邪留下雄剑,把雌剑献给了楚王。雌剑在匣中常常悲鸣。句中喻汪淮对秦瀛的怀念。
18《阴符》夜还读:借指汪淮虽处贱境,还勤于读书,以报效国家,报效秦公。
19头白恩未酬,林卧类眠犊:头发白了,想考虑报答秦公,但像睡眠的小牛卧于林下。林,林下,指山林田野退隐之所。犊,小牛。
20觚稜: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借指宫阙。亦借指故国。
21王程:奉公命差遣的旅程。 敢:自言冒昧之词。 三宿:犹言三日、三夜,谓时间较久。后引申为恋恋不舍之意。
22奇节:特异的节操。尤重知:特别看重交好。重知,谓极为知遇,异常器重。知,交好、相契。
23清望:指有清白名望的人或清白的望族。 属:通“瞩”。注视、注目。
24江声独雁飞,霜气衰柳矗:是说友人单身北上了,为他送行的几位老人象衰老的柳树,矗立在秋天的寒气中,久久不忍离去。独雁,孤雁。
25回眷:回视。 晖:光辉、光采照耀。
26花:开花。 曲:深隐之处,也指偏僻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