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二年嘉兴文物管理委员会在亦方壶设立了“太平天国史料陈列室”,陈列了太平天国在嘉兴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永安炮台”碑、“长安炮台”碑和“分路碑”,以供参观、研究。永安炮台碑是在一九二八年拆城筑路时,在西城下发掘出来的。共二块,一块横石刻“永安炮台”四字,另一块直刻“太平天国”四字,下刻炮台碑文:
“荣王劳千岁,守禾四年,增高城郭,添造炮台,以成万万年永远之基。癸开春仲,复于大西门,兴修炮台,以壮军威,而防胡妖,诚万备之至善也。名日永安,取永久平安之义。工既竣,?志其由来于石。开朝功臣敕天燕杨得顺匝监造。”永安炮台碑发现后就移到了烟雨楼,嵌砌在御碑亭的墙上。
长乐炮台碑于一九三五年在南城门下发现,共计二块。一块横石上刻“长乐炮台”四字。另一石直刻炮台碑文:
“荣王劳千岁之治禾郡也,于四门之隅,添设炮台,以壮军威而靖胡氛,因命得顺司厥事。癸开季夏,南城炮台,又将造竣,遂名之曰长乐,取国祚绵长,长乐未央之意,勒之石,以志不朽云尔。开朝勋臣敕天燕杨得顺撰。”
这二座炮台碑上所记太平天国癸开年,即清同治二年癸亥,公元一八六三年。荣王劳千岁是太平军嘉兴守将廖发寿。长乐炮台碑发现后,放在嘉兴图书馆保存,抗日战争胜利后和马券帖石一起移到了烟雨楼,和永安炮台碑放在一起。解放后将这二座炮台碑放在亦方壶中,配置了玻璃木框,珍藏起来。
一九五四年在整理西丽桥的废址时,发现了太平天国分路碑。碑石已经破残,碑头上行横刻“分路碑”三字,下面中央直刻“此路由城外……”五字。左边刻“太平天国……”四字,残缺一字。右边刻“孟春月吉……”四字,下均残缺。字作阳文凸起,中行字填黑色,其他字均填红色。据这个残字“?”应该是“癸”字,故此碑当为太平天国癸开年立。此分路碑在全国属首次发现,它在当时起什么作用,目前尚无资料考证。此碑发现后,立即移放在烟雨楼太平天国史料陈列室展出,一九五八年嘉兴专区博物馆成立,撤销了太平天国史料陈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