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此诗原题作:《嘉庆丁巳冬,余自杭之都门,遇嘉兴汪小海邀同潘德园诸君,置酒烟雨楼饯别,赋此》。嘉庆丁巳即清嘉庆二年(1797)。汪淮字小海,桐乡人,贡生。
②射襄城:嘉兴古城,相传春秋时吴国所筑,其址大致在今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至元]嘉禾志》:“射襄城在(嘉兴)县东北三十里。”宋张尧同《嘉禾百咏·射襄城》:“此地连江海,曾经古战争。干戈今不见,空有射襄名。”附考:“城在郡城东北三十里,吴王御越之所,一名闻川,今名王江泾。”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三十二:“射襄城北南风起,直到吴江第四桥。”自注:“城北王江泾有射襄桥,俗讹为寿香桥,即射襄城故址。”
③裴徊:同徘徊。
④并刀:即并州剪。并州(今山西太原)出产的剪刀以锋利著称。
⑤津亭:古代建于渡口旁的亭子。古人送别时往往于津亭饯别,或折柳相赠以寄思念,“津亭柳”成为古诗文中寓意离别的一个意象。故下句云:“开帆怕见津亭柳。”此“津亭”或是落帆亭,秦瀛由杭州至北京,经过杉青闸落帆亭,而嘉兴人也往往在此送客。鹢首:指船。古时贵族出游的船头画着鹢(一种水鸟),故以鹢首泛指船。
⑥蜡酿:即腊酿。腊月酿制,及春而成,即所谓的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