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资料   >>   代表综述  
     
检索
历史地理
诗词曲赋
鸳鸯湖棹歌
散文笔记
碑拓
南湖书画
图片
南湖视频
人物传记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资料
南湖革命纪念馆

 

张国焘——凄风苦雨的晚年人生

 

 

 

张国焘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成员,任组织主任。连续出席了中共一大至六大会议。

1924521,张国焘在北京被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后变节自首,出狱后隐瞒变节行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87月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苏联莫斯科。19311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春回国后进入鄂豫皖根据地,担任鄂豫皖中共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后领导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

19356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他反对北上,并拥兵自重,非法另立“中央”。1936年被迫取消自立“中央”后,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红军到达陕北后,于19378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

19384月,他乘祭黄帝陵之机只身逃出陕甘宁边区,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1938418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后曾任国民党国民参政会第二、三、四届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

1948年冬,蒋家王朝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已风雨飘摇,张国焘只好带全家逃往台北。此时的他已经大大贬值,“军统”冷眼,“政府”也不拿他当回事。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生活艰难。他在台北租了个房子,也被当局强行征作他用。

台北落魄,他在1949年冬带妻子和三个儿子迁往既非共产党统治又非国民党统治的香港。以办《中国之声》杂志维持生计。后参与炒卖黄金,赢少赔多,始胜终输,日子愈加艰难。

1953年,国内一片欣欣向荣。张国焘曾致信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表示愿意回国“鞠躬尽瘁,以赎前愆”。但由于他不愿按照中央要求写一份像样的检讨,总结自己在历史上的错误而未能成行。

这年7月,美国驻香港领事馆找上门来,受美国国会和美国情报局委托,先后20次约谈张国焘,了解中国共产党内部高层人士之间的历史情况。由于是付费访谈,张国焘有求必应。

1958年,国内建设如火如荼,张国焘受到鼓舞,再次萌发回国的念头。报告送到毛泽东办公室,毛泽东批示“应劝张国焘割断他与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此点,可考虑给予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毛注。”张国焘由于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建议,也就再次未能成行。

1961年,美国堪萨斯大学派人找到张国焘,约他写以参与中国共产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回忆录。以此后四年中,张国焘写下了约100万字的《我的回忆》。在此期间,美国堪萨斯大学每月给他2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度波及香港。有着叛徒罪名和一系列历史旧账的张国焘十分害怕。其时,他的长子和三子都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一个研究数学,一个当工程师。所以他准备迁居加拿大。1968年,他和妻子杨子烈迁到多伦多。由于儿子们经济收入有限,他们的到来大大增加了负担。所以,到多伦多不久,他们就申请进入一个免费的养老院。

1976年,79岁的张国焘突然中风,右半身瘫痪。因妻子杨子烈也年事已高,不能照料,便将他转入一所官办的免费老人病院。

1979122晚,张国焘在翻身时,被子毛毯掉在了地上,他无力捡起,寄希望于护士查房时能帮他一把。但这个老人病院条件较差,护理人员很少,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的意外情况。3日晨发现时,张国焘已冻死床上,时年82岁。

张国焘晚年,因晚景惨淡,不时求助国共两党,都受到一定关照。

1955年,张国焘通过香港友人向中国政府提出,希望能把他的二儿子安排到广州学医。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张国焘的二儿子在广州的中山医学院学习五年,毕业后先在香港行医,后到美国纽约当医生。

1976年,时在加拿大的张国焘贫病交加。通过友人致函时任台湾“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希望在经济上给一些接济。20年代末30年代初,时在苏联的蒋经国被王明打成“托派”,准备流放。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首席代表的张国焘,据理力争,全力交涉,最终改流放为到列宁格勒军事学院旁听,以进行思想改造。后来蒋经国回国,张国焘亲自到机场迎接。重庆时期,蒋经国曾多次到张国焘居处造访,据说两人无话不谈。所以,蒋经国得知张国焘在加拿大的困境后,很快命人送去1万美元作医疗费。

   
 
 
嘉兴市图书馆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