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资料   >>   调查与考证  
     
检索
历史地理
诗词曲赋
鸳鸯湖棹歌
散文笔记
碑拓
南湖书画
图片
南湖视频
人物传记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资料
南湖革命纪念馆

 

关于“一大”代表在嘉兴落脚的鸳湖旅馆和开会的游船

 

 

 
 

南湖革命纪念馆

 

(一)

“一大”工作人员王会悟19593月回忆南湖会议的情况时说到:“一大”代表乘火车到达嘉兴后,曾先到城内张家弄的鸳湖旅馆落脚,开了两个房间休息,洗脸吃早饭,并叫旅馆账房雇了游船。

嘉兴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张家弄早已拓宽为大马路,鸳湖旅馆业荡然无存,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和文字资料。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多方的调查了解,基本搞清了鸳湖旅馆的原貌,并制作了旅馆的复原模型。

张家弄原是市内的一条小弄,石板路面,长约300米,宽仅数尺。解放前这里是服务行业的中心,戏院、茶楼、酒肆、浴室一应俱全。鸳湖旅馆坐落在弄内“寄园”的隔壁,是当年市内比较考究的客栈。旅馆为砖木结构,共前后两进房子,每进三间,二层楼,中间是铺方砖的天井,天井上面罩玻璃天窗。围着天井,楼上和楼下各有一圈走廊。旅馆的客房用“福、禄、寿、禧……”等字样依次编排。

据民国年间的《鸳鸯湖小志》说:“丝网船常泊北门外荷花堤,客在东门可托旅馆或绍酒肆介绍,招船主来与面洽。菜随客点,……烟酒自办,或并嘱代办均可。最好先与商定价目,菜用何色,船泊何地,——与之接洽妥善,届日乘早班车船至,鼓棹入湖。夏天可令择当风地点,抛锚停泊中流。”可见当时外地游客雇船,一般都由旅馆或酒店代办。当年“一大”代表从上海转移来嘉兴南湖开会,先找一个比较象样的旅馆落脚,并托旅馆代为雇船,是合乎情理的。

 

(二)

“一大”南湖会议是在游船上举行的。在50年代后期,南湖“一大”会址纪念馆筹建过程中,中央有关部门曾明确指出:“南湖建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

这就要求首先弄清“一大”南湖会议是在什么样的船上举行。

据调查,1921年前后,南湖有四种非生产用船。一是摆渡船,俗称“婆娘船”,这种船不能避人耳目,显然不适于开会。二是有钱人私备的,用来收租、上坟的“账船”,是不出租的。三是“小划子”,即小游船,只能搭载三两个人,真正是一叶扁舟。四是“丝网船”,是供包租的专业游船,船大舱多,利于秘密集会。因此,“一大”租用的只能是这种丝网船。

经查考有关资料得知,丝网船早期是太湖一带的捕鱼船,其船主统称“丝网邦”。太平天国时期,一部分丝网船主改行,专做游览生意,他们的游船常来嘉兴、平湖、海盐等地经营。当地人一般仍称这种游船为丝网船,也叫“网快”、“无锡快”、“画舫”,又称“灯船”。平时主要供有钱人水上游乐;搬家、嫁娶或外埠旅行也可雇作交通。还有人雇来朝山进香。

丝网船做工精巧,结构考究,船上楹梁、檐柱、炕榻、气楼、屏门等处雕刻“八仙过海”、“二十四孝”、“渔樵耕读”、“忠孝节义”等内容,船匾有“天水一色”、“直上青云——唯一竞渡”或者“四海往来——五河相送”等字样。这些船一般是东去夏来,也有常年在嘉兴的。但大型的丝网船载嘉兴只有二三只,租用比较困难。

丝网船在抗日战争时期已基本绝迹。1959年经多方寻找,只在无锡发现一只已经改装为货斑驳的小丝网船。想找到原来开会的那只船,已无可能。

19593月,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了一只大型丝网船的模型,呈送中央审定。国家文物管理局专函传达了董老和王会悟的几点意见:船模式样是对的,只是大了一些,新了些,漂亮了些;船模做的很精细,只是按“新工旧做、整旧如旧”的原则要求不够逼真。

根据董老和王会悟以及其他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可以认定:“一大”开会用的是中型丝网船。第一,中型船长约1416米,与王会悟回忆相符。第二,大型的是双夹弄,而王会悟回忆“船的右边有一个夹道,左边没有夹道。”因此肯定不是大型船。第三,王会悟回忆在船上“吃饭时在八仙桌上又放了一个圆的台面,十几个人吃饭也不拥挤”。这就排除了小型船的可能性。据此,复制了一只中型游船,即单夹弄丝网船,作为中共“一大”会议纪念船,1959年国庆节在南湖会址正式陈列。1964年董老来南湖视察,仔细地察看了纪念船的内外后说:“这只船,我回忆是造得对的,造得成功的。”

另外,董老还说过:当时开会好像雇了两只船,不是一只船。他在《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湖北共产主义小组》一文中也提到:“第二天会议就改在嘉兴南湖继续开。是由李达的老婆王会悟(嘉兴人)租了两只船开的。”经深入调查得知,大、中型丝网船因船体大,行动不便,因此都备一只小篷船,俗称“拖梢船”,充接送客人和进城购物之用。当年就是用拖梢船将代表们接上游船开会的。因此,现在南湖陈列的纪念船后面还停有一只拖梢船。

“一大”会议纪念船作为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主要陈列项目,每年接待国内外参观者近40万人次,被人们看作是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象征。

   
 
 
嘉兴市图书馆 全国文化共享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