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在《红色的起点》一书中,排出一张以年龄为序的出席者名单,年长者在先,年轻者在后(同年出生者按月份):
姓 名
|
出生年份
|
当时年龄
|
籍 贯
|
何叔衡
|
1876
|
45
|
湖南宁乡
|
马 林
|
1883
|
38
|
荷兰鹿特丹
|
董必武
|
1886
|
35
|
湖北黄安
|
李汉俊
|
1890
|
31
|
湖北潜江
|
陈公博
|
1890
|
31
|
广东南海
|
李 达
|
1890
|
31
|
湖南零陵
|
毛泽东
|
1893
|
28
|
湖南湘潭
|
包惠僧
|
1894
|
27
|
湖北黄冈
|
陈潭秋
|
1896
|
25
|
湖北黄冈
|
周佛海
|
1897
|
24
|
湖南沅陵
|
张国焘
|
1897
|
24
|
江西萍乡
|
王尽美
|
1898
|
23
|
山东诸城
|
尼克尔斯基
|
1889
|
32
|
俄国
|
邓恩铭
|
1901
|
20
|
贵州荔波
|
刘仁静
|
1902
|
19
|
湖北应城
|
会议出席者中,最为年长的“何胡子”45岁,最为年轻的刘仁静19岁。30岁以下的9位,占五分之三,15位出席者的平均年龄是28岁,恰巧是毛泽东当时的年龄。
在出席会议的13个中国人中,湖北籍4位,湖南籍4位,“两湖”相加共9位,占70%。与北京大学有关系的有5位,即陈公博、张国焘、刘仁静,加上曾在北大工作过的毛泽东,和在北大短期学习过的包惠僧。加上两位未参加会议的“南陈北李”两位北大教授,共7位。另外,出席者中,曾经留学日本的有4位,即董必武、李汉俊、李达、周佛海。加上“南陈北李”,共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