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定党的一大继续在嘉兴南湖举行后,代表们开始准备行程。首先由王会悟一人先行返乡进行准备工作。马林和尼克尔斯基由于是外国人,特别引人注目,为减少意外,他们没有继续参加。
为了缩小目标,避免他人的注意,代表们决定分两批南行。第一批由王会悟与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等人,乘头班车出发。第二批由李达带着其余代表,乘后一趟车续行。何叔衡是否去了,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当事人回忆,何叔衡提前回长沙去了。李汉俊是李公馆的主人,因正受到密探们的严密监视,也不便去嘉兴。陈公博带着新婚太太李励庄住在大东旅社,本来是有条件去嘉兴出席中共一大的闭幕会。不料,陈公博在李汉俊寓所受了一场虚惊之后,次日黎明前,他们夫妇所下榻的大东旅社里,又发生了一起一对青年男女的殉情凶杀案。一夜之间发生了两件大事,陈公博感到此行来上海真不吉利,吓得再也不敢在上海停留。于是他在通知李达后,便偕夫人到杭州从容地游山玩水去了。
7月30日晚一大第六次会议因法租界巡捕的骚扰而被迫中断,当晚及第二天,会议主席张国焘、一大筹备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李达等分头多次协商继续开会的问题,最后决定接受王会悟的建议到嘉兴南湖开会。
嘉兴是一座古代名城,秦朝时称由拳县。到了三国时,吴国设嘉兴县。嘉兴在大运河旁,又是沪杭交通的中心,也就兴旺发达起来。南湖与大运河相连,古称陆渭池,雅称鸳鸯湖。湖上有当地人叫做“丝网船”的游船,文人墨客称之为画舫。
南湖会议的这一天上午,天气阴转小雨。起初湖面上还有些游人在划小船游览。到了11时许,天空的云层更浓黑了,不多时,便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小雨中,游人渐渐散去,湖面上更为清幽安静。细雨中的南湖,别有一番情趣。代表们乘坐的画舫在湖面上缓缓划行。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一个历史性的会议又开始了。
南湖会议首先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由于党的纲领问题已在上海的几次会议上作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此次着重讨论了党的今后工作部署问题,比较具体地研究了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各项实际工作。
吃过午饭,会议接着讨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宣言》草案。李达后来回忆说:宣言草稿“有千把个字,前半大体抄袭《共产党宣言》的语句,我记得第一句是‘一切至今存在过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接着说起中国工人阶级必须起来实行社会革命自求解放的理由,大意是说中国已有产业工人百余万,手工工人一千余万,这一千多万的工人,能担负着社会革命的使命,工人阶级受着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已陷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只有自己起来革命,推翻旧的国家机关,建立劳工专政的国家,没收内外资本家的资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才能得到幸福生活。宣言草稿中也分析了当时南北政府的本质,主张北洋封建政府必须打倒,但对于孙中山的国民政府也表示了不满。因此有人说‘南北政府都是一丘之貉’,但多数意见则认为孙中山的政府比较北洋政府是进步的,因而把宣言中的语句修正通过了,宣言最后以‘工人们失掉的是锁链,得到的是全世界’一句话结束(这个宣言后来放在陈独秀的皮包中,没有下落)。”
会议在讨论共产党对其他党派的态度问题时,出现了短时间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无产阶级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应该始终与其他党派进行斗争”;另一种意见认为,“在行动上与其他党派合作反对共同的敌人。”
从当事人的这些回忆来可以看出,当时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其他党派是采取联合还是斗争的策略问题。会议通过了第一种意见。
但是,会议也没就这个问题统一认识,最后确定把宣言交给即将组成的中央局处理。因当时国内政治环境恶劣,党只能处于秘密状态下活动,党的成立宣言也不可能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会议最后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大会选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为宣传主任,张国焘为组织主任。大会在“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等口号中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从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