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人组织
我党主要的目的,在组织各种产业工会。任何地区之内,如该处有一种工业以上,即应组织一个产业工会;如某个地区没有巨大的工业,即应组织一个适合该地区情形之工厂工会。
党应以阶级斗争的精神灌输予各工会。如果各工会所发动的政治斗争与我党党纲不相符合时,我党应避免沦为其他政党之傀儡。
至于现存的同业工会及技术工会,我党得派遣党员参加该等组织,以作改组该等组织之第一步。
二、宣传
一切杂志、日报、百科全书及小册子,均必须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管理之下。
每一地区,均可视其需要而发行一份工会杂志,一份日报或一份周报,以及小册子、临时传单等。
出版物,不论属于中央或地方,皆应由我党同志直接管理与编辑。
不论中央或地方任何出版物,不得登载任何违反我党主义、政策及决议的文章。
三、工人补习学校
因为工人补习学校是组织工会的一个准备步骤,因此各种产业部门都应建立这类学校,诸如“运输工人补习学校”、“纺织工人补习学校”等等。任何教授数种不同工作的补习学校,除非不得已时不准成立。
补习学校中,仅有工人才可担任学校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以负责校务,教师统由党聘请,他们可以参加管理会。
工人补习学校应逐渐地变为工人组织的中心;否则,就失去意义,党即可根据情况予以停办或改组。
学校最重要的方针是唤醒工人们的觉悟,并启发他们组织工会的需要。
四、研究劳工组织的机构
这种机构应由各个产业部门的领导人,有阶级觉悟的工人及党员组成之,教给组织产业工会的适当方法。
此机构的目的在训练从事本党实际工作之工人,因此应特别注意工会组织,援助无产阶级的其余各项运动,并调查工会和其它无产阶级组织的情况等。
为了增进会员之能力,此种机构可分为几个研究小组,其项目如下:工人运动史、组织工厂工人的方法、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各国工人运动之现状。研究之结果可陆续发表。(在讨论这些问题时,应特别注意到中国各地的情况。)
五、对现有各政党的态度
对现有各政党,应采取独立、攻击、排他的态度。在政治斗争中,在反对军阀主义及官僚主义中,在要求言论、出版及集会的自由中,当必须表明我们的态度时,我党应坚守无产阶级的立场,并不准与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六、党与第三国际的关系
党中央机关每月应向第三国际提出报告。如有必要应派一正式代表前往第三国际设在伊尔库茨克的远东书记处,并派代表赴远东各国商讨阶级斗争中互相配合的计划。
注:
译自1924年1月陈公博用英文写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论文的附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