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鸳鸯湖棹歌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一十五首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金风亭长,晚称小长庐钓鱼师。秀水人。明亡后,移居梅会里(今嘉兴王店镇)。康熙十三年(1674),在北京拜访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之后留居潞河(今北京郊区通县),岁暮思乡,作《鸳鸯湖棹歌》100首,描写了嘉兴风土人情,被后人称作一部有韵的地方志。编《词综》“独标正始,别择甚严”,奠定了作为清初词坛的领袖地位,成为浙西词派的开创者。
谭吉璁《鸳鸯湖棹歌八十八首和韵》及《续鸳鸯湖棹歌三十首》
谭吉璁,(1624—1680) 字舟石,号筑严,又号洁园。嘉兴人。谭吉璁以诗文知名于时,文章出入欧阳修、曾巩之间;诗初学中唐,清丽自喜,后学杜甫,格调沉郁。康熙十三年冬,朱彝尊《鸳鸯湖棹歌》100首后,寄给谭吉璁,谭依韵唱和,成诗88首,后又续30首。谭吉璁的《鸳鸯湖棹歌》后编入《檇李诗系》,与朱彝尊《棹歌》并传于世。
陆以諴《鸳鸯湖棹歌次朱太史竹垞韵》一百首
陆以諴,字和仲,清乾隆丁酉拔贡。与兄以谦齐名,官新昌学博。著有《毛诗草木鸟鱼本旨》十三卷、《广李西涯拟古乐府》二卷,《读水经注诗》、《詠史小乐府》、《和仲诗集》等。见《光绪嘉兴府志》
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张燕昌,(1738—1814)海盐人。字文鱼,号芑堂,又号金粟山人。清嘉庆间举孝廉方正。为浙派创始人丁敬入门弟子。善鉴别,凡商周铜器、汉唐石刻碑拓,潜心搜剔,不遗余力。工丹青,善画兰竹花卉,尤工篆隶飞白。著有《飞帛录》、《石鼓文考释》、《金粟笺说》、《和鸳鸯湖棹歌》等。
马寿谷《鸳湖竹枝词》一百首
马寿谷,(1662年-1722年),嘉兴人,朱彝尊侄孙,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甲进士。善诗词,著有《鸳湖竹枝词》等。见《平湖县志》。
朱麟应《耘业斋续鸳鸯湖棹歌百首》九十首
朱麟应,字梧巢,秀水举人。工诗词,亦工隶书,完整而秀,得汉法。有《耘业堂诗稿》、《耘业堂词稿》、《续鸳鸯湖棹歌百首》。见《光绪嘉兴府志》
庄一拂《和竹垞老人鸳鸯湖棹歌百首》一百首 及《续和鸳鸯湖棹歌》四十一首
庄一拂,(1907—2001)昆曲度曲家。原名庄临、号南溪,晚号箨山。浙江嘉兴人。专于诗、词、曲、文,笔耕不已。著有《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明清散曲作家汇考》。曾任鸳鸯湖诗社社长,并受聘为北京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七十岁后,庄一拂又师从梁漱溟学佛,担任市佛教协会理事。
吴藕汀《和鸳鸯湖棹歌•火牛劫》 及《和鸳鸯湖棹歌•火牛劫二》各一百首
吴藕汀,(1913—2005),浙江嘉兴人,晚号“药窗”,我国传奇的文化老人。工诗词,擅丹青,喜好拍曲,兼通版本,旁及金石篆刻。纵情画艺,淡泊名利。主要著述有《词名索引》、《词调名辞典》、《嘉兴词徴》、《烟雨楼史话》、《吴藕汀宋词画册》、《近三百年嘉兴印画人名录》、《吴藕汀画花果技法》、《吴藕汀写意三水技法》、《猫债》、以及稿本《戏文内外》、《书楼遗咏》、《和鸳鸯湖棹歌》、《十年鸿迹》等。
沈侗廔《续和鸳鸯湖棹歌》九十九首及《和竹垞翁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沈侗廔,(1919-1989),原名沈茹菘,嘉兴人。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王蘧常弟子。曾任安徽阜阳师院美术系副教授。吴藕汀挚友。抗日战争时期,吴藕汀与沈侗廔、程阆秋、郭蔗庭皆住嘉兴殿基湾,时有书画合作,号“殿基四家”
单培根《和鸳鸯湖棹歌•净土诗》一百首
单培根,(1917—1995),字根土。嘉兴人。七岁入私垫读书,十七岁从陈仲南医师学中医,取名培根。学成后于嘉兴行医,并开始写医学论文。1943年,从范古农居士学法相唯识,并皈依苏州灵岩山寺德森法师,法名慧本。1985年,应福建厦门闽南佛学院院长妙湛大和尚的邀请,赴闽讲学。示寂于厦门南普陀寺。
许楼山《和鸳鸯湖棹歌》一百首
许楼山,号补读。民国廿三年生。湖州长兴雉城人。教师退休,现居嘉兴。有《儿时杂事韵语百首》、《和鸳鸯湖棹歌(海盐沈荡百首)》、《和鸳鸯湖棹歌(杂诗百首)》、《泰山杂吟》、《补读诗存》、《补读偶吟》、《补读续吟》、《七五忆亲怀旧集》、《和鸳鸯湖棹歌》。
苏焕镛《和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二零一首
苏焕镛,浙江嘉兴人,从事教师职业十年,曾供职嘉兴南湖区政府办公室、嘉兴市政府办公室行政督查处、嘉兴南湖区人大教科文卫民侨工委。现在嘉兴市南湖区咨询委员会、嘉兴市餐饮行业协会、南湖区餐饮行业协会工作。出版了个人诗词集《海宁潮百句咏》、《南湖水百句咏》将付印《运河浪百句咏》。
陆翔熊《和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三百首》三百首
陆翔熊,1934年生,嘉兴市南湖区东栅镇七里店村,早年从戎,后在新塍中学从教多年,爱好诗词格律,退休后发表多篇诗词,散见《诗词月刊》、《中华诗词》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