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剧团
 

    1956年同春绍剧团收为国营,定名浙江绍剧团,行玫管理归属绍兴市(地区),艺术业务由浙江省文化局管理。六龄童任团长。1959年,首期绍兴剧训练班大部分毕业学员分配至浙江绍剧团,经过调整,浙江绍剧团分为浙江绍剧一团和浙江绍剧二团这两个演出单位。
  浙江绍剧团的主要演员有:六龄童(武生)、筱昌顺、七龄童(老生)、筱柏龄(小生)、陆长胜、陈鹤皋(老外)、胡继生(大花脸)、盖玉兔(二花脸)、章艳秋(正旦,女生)等。后起之秀有:傅马潮、包金火(老生)、筱艳秋、沈筱梅(花旦,女性)等。
  著名乐师有陈三元(鼓板)、胡碧云(正吹)、裘泉源(板胡)、胡云友(斗子)等,后起之秀有彭志坚(鼓板)等。
  著名导演有邢胜奎。
  浙江绍剧团的常演剧作,一类的“悟空戏”,由六龄童饰演孙悟空,七龄童饰演猪八戒,傅马潮饰演沙僧,筱昌顺饰演唐僧,如《三盗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平顶山》、《火焰山》、《通天河》等等。1960年由顾锡东、贝庚执笔改编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公演并摄成电影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悟空戏”大都由浙江绍剧一团演出。浙江绍剧二团常演经过改编整理的传统剧,如《朱砂球》、《香罗带》、《游园吊打》、《哭箱诉舅》、《徐策跑城》等。一、二团合并时常演《龙虎斗》、《跳无常》、《女吊》等。1963年,由双戈(钱法成)、巍峨编剧的历史剧《于谦》公演,受到广泛的好评。浙江绍剧团演出的现代戏有《水乡红花》、《血泪荡》等,改编移植的现代戏有《红霞》、《节振国》、《智取威虎山》、《夺印》、《年青一代》、《箭杆河边》等。
  浙江绍剧团(包括其前身同春绍剧团)经常接受为外宾演出的任务,演出的大多为“悟空戏”,如1955年9月,为访华演出至杭州的南斯拉夫“科罗”民间歌舞团演出了《孙悟空大破平顶山》;1956年9月又为在杭的罗马尼亚“云雀”民间舞蹈音乐团演出《大破平顶山》;同年10月,又在杭州人民大会堂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苏加诺和他的随行高级官员及陪同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等演出了《大闹天宫》;1958年1月,为也门王国太子、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和国防大臣巴德尔及陪同周恩来总理演出了《大闹天宫》;1960年10月,为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副主席阿卜杜勒?凯莱齐为首的阿中友好代表团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年11月,又为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演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1年8月,为巴西合众国古拉特副总统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年10月,浙江绍剧团在京期间,为缅甸奈温将军演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多次外事招待演出中,浙江绍剧团的演职员常常见到陪同外宾、进行外事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与演职员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
  除了参加外事演出活动,浙江绍剧团还多次参加“拥军”慰问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部队作慰问演出。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