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畲族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礼仪、信仰、节日、神话、史诗、故事、美术、建筑等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是畲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畲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如何通过努力,寻求科学合理、实际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道路,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目标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加强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根据濒危程度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分级保护、合理开发。深入挖掘,有效保护,增强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二)进一步改苹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做到保护与管理相结合,在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上下工夫。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对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良好高效的运营机制。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对消费性的民间文化艺术,政府应遵照市场规律要求,依法管理,规范运营,使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加强领导和协调,努力构筑“大文化”的工作格局。一是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宏观指导,搭建层级保护网络,健全协会组织,将保护责任落实在基层社区。二是要加强文化部门内部的统筹协调,在领导分工、部门职责上,积极探索“大文化”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科学的保护运行机制,实现文化事业与产业联动效应,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加强与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发展畲族民间传统文化。
对策措施
(一)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应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上投入必要的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应采取有效的补助、扶持措施,保护好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优秀项目、绝技、大师和名作,挖掘培养传承人。二是政府对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对优秀的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作、研究、传播人员在生产、经营、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等。三是运用市场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科学的;筹资机制,大力提倡社会投资办文化。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建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会,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人士的资助。
(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一是积极搭建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宣传、交流平台,让国内外更多的人知道和喜欢畲族民间传统文化。二是加强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让畲族民间传统文化后继有人。一方面,不仅要编进教材,把畲族民间传统文
化引入正规学校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另一方面,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场所。,开展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在全社会进行普及和推广。三是充分挖掘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潜力,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畲族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庆典以及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中,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畲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
(三)争创畲族民间传统文化品牌。加大对畲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品牌和文化活动品牌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挖倔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出适当的文化活动、文化宣传、文化旅游的项目,促进品牌的形成,创造出更多的畲族民间文化传播场所。
(四)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消费。应以培育品牌为基础,向产业化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一是整合资源,产销结合。二是厂店合一,集中展卖。三是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打造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