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畲族文字库 > 畲族论文 
 
频道名称:
畲族论文
   
 
标  题
关于打造群众特色文化品牌的思考 
副 标 题
 
作  者
郑常蔚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2011-01-05 18:31:00 

来源:本人提供       作者:郑常蔚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群众文化品牌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群众文化品牌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笔者对畲乡景宁为推进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群众特色文化品牌进行了探索思考。

一、充分培育公众对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打造的自觉参与意识。

众所周知,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是人民群众以自身参与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产生并贯穿于广大群众的生活生产过程,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试想,假如畲乡的群众文化只是停留在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的、简单的、浅层次的自娱自乐方式上,根本就无法适应和满足畲乡这个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动态进程,它需要智者的开掘,需要受众的认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需求皆呈现多样化,有的群众喜欢音乐、有的钟情舞蹈、有的偏爱戏剧、有的喜爱杂技等。群众对于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需求范围十分广阔,如文化修养、陶冶性情、抒发感情、发挥才能、增进知识、丰富智慧、健身强体的需要等,各个层面无所不包,具有社会性、参与性、广泛性、多样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性,这就决定了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形式从来就不是凝固不变的一种或几种模式。那么,也就意味着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必须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从文化形式的单一到丰富多彩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从某种活动的简单化到不断创新的多样化,淋漓尽致地发挥文化感染人、吸引人、激励人的有效作用。

 因此,作为一个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者就要以前瞻性的文化视野,敢想敢干,勇于标新立异,努力使畲乡景宁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与城镇的发展同步。他们根据广大群众对文化的不同需求,充分运用群众文化品牌的载体和各种艺术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度身定做,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地开展各类主题昂扬、格调健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的积极性为起点,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基点,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重点,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切入点,以通过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使文化深入人心为落脚点,以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使广大群众各择其好、各尽所能、各扬其长,各得其所。景宁是一个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知识背景、形成了地域特色,不同的民族文化需求,决定了其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其中,民族文化需求为畲乡群众文化观念的撞击创造了条件,民族文化特点又为畲乡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增添了多元的内涵。据了解,有许多民间艺术人才,他们分布在畲乡各行各业的上百个民间艺术人才,在畲乡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05年来,畲乡坚持举办的“春满畲乡”春节元宵节“文化大拜年”系列文化活动、畲族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未成年人消夏纳凉电影节、父母爱情节、邻居艺术节、民族传统体育节、大地飞歌农民艺术节”等,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作畲乡群众文化品牌的组织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他们已着手引导群众文化从普及向提高发展,盘活现有资源,强化服务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有效作用。同时,免费向公众提供各类公益文化服务,适应群众不同的爱好,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仅在2009年就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30多场次。举办的“春满畲乡”春节元宵节“文化大拜年”系列文化活动、畲族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未成年人消夏纳凉电影节、民族传统体育节,参与人数超过20余万人次。这些公益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的开展,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影响力大、参与者众,也显示出畲乡的群众文化已突破一般意义上的群众文化概念,使群众文化由自娱自乐走向寓教于乐,由松散形到品牌形,由随意形到固定形转变,产生一种质的飞跃。正如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言,这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种惠及广大群众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往往能够起到政治、经济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使群众自觉地加入到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中来。

二、充分加强群众文化品牌人才的工作责任意识。

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以人为对象,以文化人作为其根本。按照文化的一般发展规律,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因此,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是群众文化工作者担负着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特殊使命,担负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神圣职责,担负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文化场所、阵地、产品和载体,实现人民群众文化利益的功能。

 从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当水平的组织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作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者,其主要职能就是通过组织、辅导、研究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和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关键是既要有一批优秀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人才,又要善于管理和正确使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有着极其广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由自发变为自觉,由无领导、无组织、无目的的活动变为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还需要通过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者的组织辅导与行为示范,这就要求从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者必须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又是创作者和表演者的多面手,是“一门精,门门通”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复合型人才。看似简单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组织工作,需要通过文化艺术的手段来实现。其中,组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是标,而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层次是本,要标本兼治,就需要发挥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者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智慧。

 简言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要以人为本,惟才是兴。目前,已经拥有一些群众文化品牌建设人才,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科学地培养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资源,就能带动一方群众文化品牌建设。

 群众文化品牌的的培育,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一时之功。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群众文化品牌的浸润建设过程,不能立竿见影,只有通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反复积淀而成。这就要求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工作者要有耐心信心、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意识,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是慢长的、多层次的。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有效方法是,加大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人才下基层辅导的力度,从群众最需要和易于接受的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角度入手,率先提出了建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辅导员制度和业务人员下基层挂点制度。按照其制度的要求,所有从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专业人员,每年要下基层辅导不能少于45天,每一个业务干部都要有一个基层挂点,与群众面对面直接辅导、示范、传授、培训,这样才能有效果。

三、充分提升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的社会主导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看,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决定着社会是否具有和谐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文化是一个始终伴随人类文明进程、而又不断发生无穷变化的事物。文化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生产,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力量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虽然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层次,就需要用文化的力量来推动。群众文化品牌建设既是社会发展的成果,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尤其是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涉及全民和全社会,它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始终是人们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人类的全部文化一样,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具有极大的时空跨度和较强的凝聚力、生命力与感染力。

畲乡景宁作为民族地区,其群众文化的整体情况与其他地区不同,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模式,只有以创新的发展思维,用创新的发展模式,走创新的发展道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1995)中所说:“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是它的创意和创新活力的资源之一。

于是,畲乡景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提出了“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构想,并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每年一度的“春满畲乡”春节元宵节“文化大拜年”系列文化活动、畲族三月三、中国畲族民歌节、未成年人消夏纳凉电影节、父母爱情节、邻居艺术节、民族传统体育节、大地飞歌农民艺术节”等一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为和谐景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强大的道德支撑和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通过这些具有主题性、导向性、参与性、品牌性的各类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弘扬主旋律,传达时代声音,反映精神风貌,传播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用最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塑造人们的精神,使内涵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转换成一种推动城市发展的文化力量。

笔者认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是群众,本质是文化,背后是管理,前面是形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群众文化品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显著标志。群众文化品牌可以展示形象,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可以锻炼人才,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可以创造财富,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可以出生产力。

近年来,畲乡景宁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优势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融入群众文化品牌建设行列,使畲乡景宁呈现出社会文化社会办的繁荣发展局面。仅以2008年为例,畲乡景宁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有50余件,组织各类群众文化品牌活动30余次。这些适应人民群众需求、体现畲乡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一定水准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诠释了拼搏向上的精神主题。

汉代著名思想家司马迁曾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群众文化品牌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群众文化品牌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现实告诉我们,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文化,人们都需要今天的比昨天的好,明天的比今天的好。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把畲乡景宁群众文化品牌的现状看做未来的开端,不断地探索、实践、创造、提升,使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