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是一国唯恐天下不乱一畲族自己县,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宁畲族编织有竹编、棕编、草编,尤其是彩带,经新闻媒体的宣传,素负盛名,然而畲 族民间刺绣却鲜为人知。但它历史久远,独有粗犷的健美韵致,浓郁的乡土芳泽,高度的实用价值,强烈的生活气息,因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现就畲族民间刺绣工艺及其开发价值谈几点个人的浅见,谨供方家参考。
一、古老而广泛存在的畲族刺绣
畲族刺绣是一种土生土长,流传久远,至今仍处于处女地位有待开发的土香土色、原汁原味的民间传统艺术。
我国东南方的浙江、福建、广东、江西诸省的畲 族,刺绣工艺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究。据《后汉书.南蛮传>
载:“好五色衣服。”〈南越笔记〉载:“女初嫁,垂一绣袋。“《赤雅》也记载:“刘禹锡诗,时节祀盘瓠是也,其乐五合,其旗五方,其衣五彩,是谓五参。”畲 族刺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犹如深谷中幽兰,在相当闭塞的环境中,依靠畲族民间艺术的自产、自用、依靠浓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传承交流的特征,代代相传,衍延传承,默默盛开。
二、畲族刺绣的艺术特色
畲族刺绣往往在辞旧迎新、婚嫁寿庆、孩提满月周年、谷物尝新及庙会迎神等民间吉庆中,用来美化环境,装饰生活,体现人寿年丰、喜庆吉祥的欢乐氛围。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大都反映畲族劳动人民朴实的民族感情,对美好的向往,寄托人们的情怀,生活气息,泥土气息十分浓厚。
畲族刺绣多用于帐额、枕套、围腰、及领、袖口、裙边、鞋面、童帽、肚兜、围涎等生活衣着用品,图案多姿多彩,厚实美观。畲族妇女上衣既有花边图案,也有花鸟人物,多以牡丹、梅花、菊花及其花卉蔓草等植物作花边图案:也有彩绘凤鸟、喜鹊、龙、鸡、免、鹿等动物的,其图案有方、圆、菱及浮龙、叶纹、柳条纹、云头、万字等。艺人将美好祝愿、心中激情绣于温和吉祥之中,因而很少有凶禽猛兽、凶神恶煞、恶劣天象等图案。
畲族刺绣表现手法大都讲究形象完整,讳忌残缺,充分利用夸张、概括、比喻等手法,属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朴”中见真,“拙”中见善,“丑”中见美的特点,让人产生简练传神,生动大方,醒目舒适,健康明亮的感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
三、畲族刺绣的开发价值
畲族刺绣是畲族优秀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待开发的民族民间艺术,她那鲜明的民族特色、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保留着众多的畲族劳动人民朴素真挚的民族气质和畲族风情,为民族心理学、民俗学、民族美学的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价值。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认真开发畲族刺绣,不但有益于弘扬畲族民间艺术,叶可以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开发畲族刺绣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由于长期封闭的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历来畲族刺绣不以出售为目的,商品观念淡薄,形不成商品生产规模。二是畲族刺绣全以手工操作,费时费心。
笔者认为,开发畲族刺绣需要各级领导,尤其是畲族地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予以政策倾斜,先搞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同时社会各界多多予以关注,采取现代工艺技术与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畲汉合作关系,挖掘传统工艺,培养新生力量,共同把畲族刺绣艺术发扬光大。新闻媒体多多报道,使畲族刺绣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品经济协调发展,让畲族刺绣走出山门,走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