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畲族文字库 > 畲族论文 
 
频道名称:
畲族论文
   
 
标  题
浅谈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财富的抢救性保护搜集工作 
副 标 题
 
作  者
雷光振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2011-01-05 19:06:00 

来源:浙江文化月刊       作者:雷光振   景宁畲族自治县博物馆

 

摘要: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以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适合自身生存的民族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建设浙江文化大省之际,我们更要努力做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性搜集保护工作。

    主题:畲族民间 艺术财富 搜集保护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在历史上已经消亡的民族,还是现在的55个少数民族,其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以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也是我们浙江省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各兄弟民族一样创造了适合自身生存的民族文化,极大地充实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这种传统的文化正在逐渐消亡。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已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之际,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加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财富的抢救性保护搜集工作。

一、提高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赋于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以新的时代主题,也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搜集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但不容讳言,在畲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搜集保护工作上,我们与时代和形势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反映在:对新形势下做好畲族文化遗产保护搜集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的自然规律,畲族与汉族长期同住,许多方面早已被汉族同化,畲族文化传统若不在及时抢救、挖掘、加以保护,长期以往,必将消逝贻尽。特别是非物质文化方面,据调查绝大多数畲族中青年人基本上不会唱山歌、跳畲族舞蹈、织布、织彩带、刺绣、剪纸等等,甚至还有少部分畲族小孩子连最起码的畲族话都不会讲。所以我们必须趁那些能歌、会舞的老同志还健在的时候,做好畲族文化艺术财富的搜集和抢救工作。如果由于我们的疏忽和怠慢,造成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流失和毁灭,必将会给本民族的文化产生空白。因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一旦散失和毁灭是不可再生产的。

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财富搜集即要重视民族历史又要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搜集、研究、展示,说到底是揭示该民族在历史漫长岁月中的发展和变迁。因此在畲族民间艺术搜集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畲族的历史,把能反映畲族历史的民间艺术精品,放在重点位置,如祖图、宗谱、高皇歌及有关畲族历史的原始资料。同时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和展示也要注重体现畲族传统文化,使人们通过观摩能够了解畲族的历史文化。像山歌,民间传说故事,宗教、道情这类口授心记的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畲族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趁那些老艺人还健在的时候,赶紧组织专职人员进行挖掘、抢救、整理、发展。

三、搜集畲族民间文化艺术要重视发挥民族人士的作用。向畲族上层人士征求意见,希望他们提出建议,这样就能掌握许多有用信息。因为,畲族上层人士也是很重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的,他们往往掌握许多信息,在搜集过程中要发挥他们的作用。畲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有本民族语言,汉族人员对畲族语言不通,深入工作就有困难。由于历史统治者推行的大汉族主义,畲族人民受到岐视,久而久之,使畲族人民对其他民族存有防备心理。虽然今天各民族已和平共处,亲密无间,但如果没有本民族人士在场做工作,想要深入开展调查搜集工作则困难重重。我们在以前的搜集工作中,曾多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因此,我们的民族文化工作者应该有这点共识,才能使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才能使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永续传承,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必须兼顾民族风情。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搜集、展示,一味追求高、精、兴也是不行的。有重要历史、学术价值的对于专家学者的研究来说当然是好的,但面对大众展示未必收到良好效果,因此,要兼顾民众。搜集有关民俗风情方面的文化艺术产品,展示时则有一种通俗易懂,易于交流的功效。所以,我们进行畲族民间艺术搜集时,对于有关畲族的婚俗、丧俗、礼节、食俗等方面也要有选择地搜集。它们都是畲族人民乃至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弘扬畲族优秀文化,其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利用这笔精神财富,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们在中国畲乡—景宁“三月三”风情节展示了部分,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工作需要有一支认真负责的、稳定、素质高的队伍。据了解,目前基层文化部门没有稳定的专职搜集人员,很少主动搜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没有把责任落到实处。由于没有专职队伍和专门负责人,就造成了畲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工作没有计划和重点,没有任务和要求,严重地影响了畲族民间艺术搜集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为了加强畲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搜集工作,基层文化部门应该建立有专人负责的民间搜集组织,特别是县级文化部门,至少配有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搜集是一项艰苦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需要有奉献精神和开拓精神的同志来完成这项工作。只有虚心好学,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人,只有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的人,才能搜集到有价值的民间艺术财富。因此,当前建立一支认真负责的,稳定的,素质高的民族民间艺术搜集工作队伍是政府加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六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应该有偿和无偿与奖励相结合。在市经济条件下,民族民间艺术的搜集应由无偿捐赠,有偿收购和捐赠与奖励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当前,农村是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的,我们请人家来献艺、帮忙,就必须付给他们误工费,如果是无偿的或者有突出贡献的,还要给于适当的奖励,这样,他们才会毫不保守的贡献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勇于面对现实,要多掌握信息,争取主动,寻找线索,及早搜集,还要自觉树立市场观念,积极了解市场行情,将使有限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当然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搜集费用的投入。但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每人都讲究钱的,在搜集过程中,许多畲族老前辈甚至只字不提钱,他们最关心的是安全和利用等问题。对此,我们更要认真地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对一些存有各种疑虑,一时不肯征集的,我们首先要理解他们,向他们宣传“家藏不如国藏,传家之宝不如传国之宝”的道理,平时多和他们交流,可以先交朋友,再谈搜集。这样,才能搜集到我们所需要的民族民间艺术财富。

七、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征集、保存。畲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的推进,已不断地消失,尽管近几十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保护抢救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怎么办?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不失为最佳手段。畲族传统文化忠实地反映着畲族的生产、生活状况,印刻着畲族的历史痕迹,没有现实价值的,也反映着畲族特色,记载着人类文明,具有历史价值,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和不可再生性。所以要采用计算机信息化、数字化的形式来加以保护。才能使我们祖先留下的珍贵民族文化资源永续传承,才能使畲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促进畲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要注重政策,讲究方法,努力掌握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搜集工作的主动权,不断提高民族民间艺术搜集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加大搜集保护力度,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一定会充分得到有效保护,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