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畲族文字库 > 畲族论文 
 
频道名称:
畲族论文
   
 
标  题
浅谈畲族彩带的传承和发展 
副 标 题
 
作  者
吴美英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2011-01-05 19:08:00 

来源:浙江文化月刊       作者:吴美英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间艺术团

 

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畲族彩带是畲族妇女普遍拥有的传统手工工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世代相传,畲村畲寨至今尚有保留。

在畲乡,山哈男女定亲,姑娘总喜欢用彩带作为定情信物。不论男方送什么礼物,都须回送自织的一条彩带。因而织彩带是衡量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表现。平时彩带可作裤带、腰带、拦腰带、刀鞘带等用。

织彩带的工具只需简单的织带架,甚至只要三条长约20厘米,直径5厘米左右的圆竹杆,畲民称“织带竹”,牵好经线提好综,一头挂在门环、柱子、篱笆和树枝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腰身上,上山放牛或农活休息时也能织带。

彩带需用经纬线,一般纬线用白色,经线则有多种颜色。畲族妇女利用中间的黑经线一层白一层黑挑织成多姿多彩的花纹、图案或文字,在图案的两边和彩带边上都放上几根彩色经线,边彩线与中彩线之间全白,经线多少由彩带的宽窄而定。

清末畲女彩带编织艺人蓝石翠,识字虽少,却能把彩带工艺与汉字相结合,织造了《皇帝朝纪》的字带,带上织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朝纪、宋元明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福禄寿喜、龙飞凤舞、荣华富贵、金玉满堂”两行共104个字,中间还织上50多个原始文字织纹,成为当地后代畲族织带者的样版。

畲族姑娘织的彩带花纹通常有“蝴蝶花”、“水竹花”、“铜钱花”和“字花”等。字带由中间黑经线多少分为“三双”、“五双”、“十三桁”、“十九桁”、“三十三桁”、“五十五桁”等,以“五双”最多,“十三桁”最出名,许多妇女虽不识字,却能织出很工整的方块字。渤海镇上寮村妇女织的“十七双字带”,一条带上就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古长青风调雨顺风雨同舟五湖四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49个工整的汉字。还有一种丝编织的彩带,俗称“双面带”,宽约1215厘米,带蕊用34双套色编织成正反面一样的图案,工序严密,工艺精细,令人喜爱。

畲族彩带承载着远古时代畲族先民的祈福讯号,一成不变地用彩带形式保留了数千年原始的“意符文字”,成为一种“活”着的文物。

所谓“意符文字”,是指6000余年前形成的原始文字和3000多年前已经成熟的甲骨文之间,存在着一个生成和流传“意符文字”的时期,畲族传统彩带的织纹图案,正是这一民族远古朝代的“原始文字”。这些文字,有假借汉字甲骨文的织纹,有含意的织纹,也有几何变形的织纹。由于千百代畲族妇女的虔诚传承,保留了远古时期的原始织纹风貌,保留了遥远深沉的文化内涵,成为畲族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见证。

彩带传人蓝延兰,受其外婆的外婆蓝石翠熏陶,6岁开始学织彩带,经过三十多年探索,如今已是新一代畲族彩带编织的佼佼者。

1984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蓝延兰突破陈规,编织出“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等汉字织纹。

1997年,她又编织出“庆贺香港(澳门)回归”字样的彩带。

199911月,在温州举行的,99浙江中国民间艺术展上,蓝延兰的参展作品喜获特别金奖,成为大展的最高奖项。

进入新世纪,蓝延兰又编织出一条长4米余、宽10.6厘米,织有全国56个民族名称的彩带王,在畲乡传为美谈。

蓝延兰的许多织品,多次作为民族工艺品赠送中外贵宾。日本、韩国、美国等客人还特意上门求购。

在上海纺织大学就读的韩国籍学生金成喜曾连续5次上门求教织彩带……

日本学者对蓝延兰的彩带艺术深感兴趣,专门撰写了论文,详细论述了畲族彩带与其他艺术的异同。

一位美国客人专程到蓝延兰家,化几千元钱一次购买十余根彩带,其中一条以360元成交。

畲族老大妈蓝陈契在省农博会上边织彩带边唱畲族山歌,被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彩带已飞进中南海,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

《中国特产报》、《浙江日报》、《浙江画报》、《西湖周末》、《丽水日报》、《温州时报》、《畲乡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分别以《彩带传人蓝延兰》、《畲族彩带飘四海》、《畲族彩带》等为题,报道了蓝延兰的事迹。

然而彩带也同其他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面临后继无人,即将失传的无奈和尴尬。究其原因,一是彩带成本虽不多,但靠手工编织,一丝一扣,化时多,使彩带成本大幅提高;二是现代畲族年轻姑娘大多外出经商打工,很少学织彩带了;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彩带已被新科技产品所代替。四是送彩带的传统族规也被逐渐打破,流传千百年的畲族彩带已不再“风光”。

景宁畲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及文化部门非常重视畲族彩带的开发、研究和保护。采取有力措施,一是将畲族彩带申报为国家、省、市保护项目,落实施保护措施和经费;二是在县民族小学建立畲族彩带传承班,配置畲族女教师定期培训;三是把畲族彩带与风情旅游相结合,彩带传人蓝延兰,已开设工作室,带徒学艺,有识之士还提出将畲族彩带以藏族“献哈达”的风俗,去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发展这独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畲族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