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政府行为占主导地位,具体工作涉及到政府文化部门、文化事业单位、专业行业协会团体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和单位。而乡镇文化站是基层一线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国家赋予乡镇文化站业务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从乡镇文化站四个方面的优势出发,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分析和探讨乡镇文化站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一、利用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镇文化站是群众文化的龙头,在社会群众文化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人才队伍优势。乡镇文化站作为政府最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可以围绕自身的业务,承担起本乡镇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在保护传承中可搜集、整理、录像等相关工作发挥重要的作用。况且,乡镇文化站负责培训、辅导的职责,拥有各类文化艺术团队协会组织,这些文化组织内不公有各类文化艺术骨干等,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对此,正是这样利用乡镇文化站的人才队伍优势,发挥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全县22个乡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的普查,使普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共收集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万多条。并且在普查的基础上,逐步确定保护的重点项目有200多个。在政府和文化部门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着力挖掘、大力弘扬具有景宁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国家公布的名录有2个,省级公布的名录有13个,市级公布的名录有24个。县级公布的名录有69个所有这些,都与乡镇文化站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做的努力分不开。
二、利用乡镇文化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镇文化站拥有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便于开展展示、培训、交流等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保护、研究、展示的硬件。要充分利用这些阵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项目内容简介、特征等制成图片加以展示,同时,利用功能对人员进行有关的培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仅靠乡镇文化站的从事文化工作的干部还不行,要利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优势,充分调动站、室一条线,层层落实。发挥村级文化室的干部作用,因为村级文化室干部是长期与群众接触最近,对基层工作了如指掌。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村级文化室干部的作用,特别在普查中,起着引导、伯乐、宣传等作用。如:英川镇的《菇民习俗》及《英川庙会》等项目都是乡镇的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些是否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于是,经普查,英川镇的香菇民俗确定为市和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保护项目。可见,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的联系,中心、站、室联动,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三、利用乡镇文化站的活动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是群众基础文化的基础,也是乡镇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灵魂。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载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和保护手段。因此,为保护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增强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兴趣与参与。例如,在送戏下乡中,我县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菇民戏》巡回演唱,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欢迎。此外,还创作一此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快板、小品、相声等形式,设计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有奖知识问答互动环节,在送戏下乡及大型文艺晚会中,始终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这样,让群众在免费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从而加以宣传、保护。我们在下乡普查项目时,相关的人员都非常乐意,出谋划策,以挖掘乡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以本土的项目能申报而自豪,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四、利用乡镇文化站的资源优势,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镇文化站有着雄厚的资源优势,乡镇文化站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把宣传和介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任务,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教育计划,营造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氛围。
1 、开展活动。乡镇文化站可以配合上级部门的中心工作,利用节庆及各庆典活动,积极开展、宣传有时代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如,在乡镇政府的支持下,乡镇文化站参与举办了景宁县“龙腾虎跃闹元宵”吸引了三万多群众观看。举办了“手工艺品大赛”“畲族山歌赛”“畲语演讲比赛”。还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了英川板龙参加民间艺术的系列活动和在丽水展演。通过这些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作专题的推介,图文并茂地描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貌。还通过乡镇广播站等播放宣传口号,刊登宣传广告,把宣传工作做到各家各户,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精神文化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查中,我们痛心地发现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近濒危。值得高兴的是,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浙江省已经在全国首先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因此,如何发挥乡镇文化站围绕国家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并切实利用乡镇文化站的主阵地作用,做好非特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推广的工作,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薪火相传,为繁荣群众文化,和谐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