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畲族文字库 > 畲族论文 
 
频道名称:
畲族论文
   
 
标  题
畲族地区群众文化的实践创新和思考 
副 标 题
 
作  者
雷森根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
2011-01-05 19:38:00 

来源:本人提供       作者: 雷森根   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作为全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在十七大报告精神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种类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并呈现出内容具体化、形式生动化、主体群众化、机制常态化的特点,形成了一道亮丽的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推动了景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促进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

一、开展大型的“三月三”活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民族节日,为此畲族人民都会载歌载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先后推出了“畲山风”“诗画畲乡”等大型文艺活动,并在央视播出,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和赞扬。这些大型文艺活动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特色鲜明、斑斓多姿的民俗文化的体现,集中展现了畲族人民的饮食、服饰、礼仪、伦理、信仰、宗教、神话、传说、历史、文学等文化要素,全方位地展现了畲族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加强畲族文化队伍建设。一支精悍的文化队伍,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一直以来,我县非常重视文化队伍的建设,一是建设了一支训练有素、业务精湛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特别是畲族文化工作者,让他们在弘扬畲族文化过程中起引领的作用。二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从土生土长的畲族艺人中精选一批高素质的文艺人才,特别是对畲族文化非常热心的畲民,积极发挥他们对文化事业的热诚,发挥他们“本土文化人”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保障。近几年,政府大力筹集资金,以增强载体功能为目标,努力加强群众性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大均的“畲乡之窗”基地已经建成。各社区都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这些文化设施已成为宣传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传播先进文化的龙头阵地,为群众就近、便利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优越条件,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广场文化活动开放性、广泛性的特点,利用各种节庆日,专项性的宣传,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节庆文化活动,以节庆文化活动为契机,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广场文化特有的吸引力和渗透力,不仅更好调动了畲族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群众文化水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外展示畲乡人民积极进取的风貌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五、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抓好社区文化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我县,每年都有一年一度的社区文化比赛活动,开展了一系列贴近畲族群众、贴近畲民生活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有歌曲,相声,戏曲等等。社区文化现在已经成为我县不可或缺的一支文化生力军,营造了和谐稳定、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社区人文环境。

六、开展畲语翻唱歌曲活动

畲语是畲族人民特有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畲族和汉族的不断交融,很多年轻的畲民已经不会讲畲语了,畲语在不断的流失。为了传承这一民族文化,在畲民的大力提倡之下,我县群众文化有了新创举,就是用畲语翻唱各类型歌曲,特别是红歌。此项活动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营养,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畲语最先翻唱的是红歌,但是现在已经突破了红歌。在每个月的文化宣传过程中,在各项的文化专项演出中,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畲语歌曲,有民歌,有流行歌曲的,也有民谣。在这个翻唱的文化舞台上,“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明星”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不仅欣赏艺术,还有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的需求,这样更加强了畲族人民的主人翁精神。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群众,不仅是畲族的,包括汉族的,都深刻的感觉到畲语的魅力,它为积聚畲乡人民团结力量,力争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1、畲语版红歌是一项塑魂工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也在蓬勃发展,但是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滋长蔓延,诸如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用畲语翻唱红歌这项活动,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并逐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享价值,是一项卓有成效的塑魂工程。这种方式,把大民族(中华民族)和小民族(畲族)的精神用文化的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与理论武装、文学艺术创作、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到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奏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大合唱。

通过举办畲语翻唱歌曲活动,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获得心灵的美与善的同时,传播其自身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活动参与者心情愉悦、精神充实,客观上降低了沾染不良习气的机率。因此,这种活动的开展在改陋习、树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畲语翻唱红歌活动为畲乡文化发展注入更丰富的元素

当今的经济是文化经济,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目前推广的畲语翻唱红歌活动,和其他文化活动有机统一着,形成了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不仅发挥了教化、娱乐功能,而且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动着景宁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今后的各项文化活动中,我们将计划举办各类型的畲语翻唱大赛,用小民族的语言唱出对大民族的精神,塑魂正气,提神鼓劲。

畲语翻唱红歌活动是民族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容和形式的生动再现,是一种结合了畲族特有民族风情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生动活泼,使畲族人民在生产之余始终保持年轻、积极和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

实践证明,民族的就是永恒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这方热土在承载着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在收获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累累果实。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活动已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有效载体。特别是用本民族特色语言翻唱各类歌曲的活动,是大民族精神和小民族文化的创新结合,这种形式使畲族这个少数民族在保持了原有的民族风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时代气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新需求,满足群众文化的新发展,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为景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一股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