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
来源:周 琳 吴克宁 更新时间:2011-10-25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1 研究背景
  中国无居民海岛的数量众多,分布较散,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无居民海岛多局限于单项开发,一岛一用,未形成规模,缺乏对资源的整体综合开发利用。同时,无居民海岛缺乏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使得许多无居民海岛不能按照无居民海岛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置进行开发功能或开发方向的定位,开发的随意性、盲目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整体资源效益低下,有的甚至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有些无居民海岛离大岛较远,使得其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总之,当前中国的无居民海岛普遍存在着开发层次低,开发、保护缺乏规划,管理不到位以及人民对无居民海岛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2002 年,由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和总参谋部联合下发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定》标志着中国无居民海岛的依法、合理开发的开始。2003 年6 月17日,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和总参谋部联合发布《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无居民海岛利用活动逐步进入法制化的轨道。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方向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不同,然而由于无居民海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特征,加上独有的海洋文化,开发旅游资源是无居民海岛的共性。针对旅游业开发的自身特点以及无居民海岛面积相对较小、远离大陆和生态系统较简单等特点,在无居民海岛开发的前期首先发展旅游业,对于建设资金的积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环境的保护等是有益的。所以,本文只针对无居民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探索和研究。无居民海岛是指在中国管辖海域内不作为常住户口居住地的岛屿、岩礁和低潮高地等。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旨为各级政府制定无居民海岛的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提供依据。
2 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
  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是在资源和社会条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资源为核心的综合性评价。它是一种对区域发展的超前性研究,直接为相关的部门制定无居民海岛的功能区划和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克服个人或者单位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的盲目性,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的重要手段,其评价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直接影响着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前景和效益,也影响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本文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评价借鉴了
土地评价的思想,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根据旅游资源评价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对无居民海岛的旅游资
源进行评价时,根据各因素的影响力和影响程度的大小筛选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最后以评价体系为标准,
通过具体海岛的打分结果来确定该岛的开发可行性的大小。
2. 1 研究方法
2. 1. 1 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项目、内容,然后再将各因素分组。在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后,按其内在结构关系排列为若干层次和方面,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最后形成一个合理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在参考了大量的土地开发评价指标、景观资源评价及旅游开发评价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后,保留那些重要的指标,删去了无关紧要的指标,最后选择从3 个方面、7 个因素、6 个因子进行了分析。
2. 1. 2 确定权重及各指标等级
  对层次结构中的每个因素,在结合无居民海岛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个因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分量,经过大量的
归纳、统计,计算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先后邀请了舟山市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旅游规划和土地开发评价的专家及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商人,以填表的方式,按一般、较重要、重要、明显重要、极重要5 个重要性判断级别,分别以2、4、6、8、10等5 个分值作为量化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各因素及同一层次中各因素间相对于上一层次某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并提出个人意见,然后分别得出4 类专业人士的判断结果。为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再对其判断结果进行权重分配,最后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排出最后的结果位次。具体评价体系和因素内涵。
2. 1. 3 可行性评价
采用的公式如下:
X =Σn
i = 1
aiwi(1)
其中X 为综合性评价结果值;a 为评价因子的专家打分数;w 为评价因子在总因子中所占的权系数;i表示第i 项评价因子;n 为评价因子的数目。
  根据各海岛的综合得分,将无居民海岛分为4级:85 分以上为一级,即具有很高的开发性;70 ~ 84分为二级,即具有较高的开发性,但开发成本稍高;60 ~ 69 分为三级,即具有一定的开发性,但海岛的某一项评价因子对海岛的开发有限制性,需要克服;60分以下为四级,该类海岛暂时不具有开发性。
2. 1. 4 反向论证
  用舟山群岛中的已经开发好的海岛,如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普陀山、朱家尖和桃花岛这3 个已经开发形成并产生良好效益的海岛,对上述确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行性评价,根据得出的结果与现实进行对比,根据两者的差异反向论证指标及权重的正确性,并进行适当的微调,直至两者较好。论证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实证研究
3. 1 摘箬山概况
  选取的是舟山群岛中的摘箬山。摘箬山隶属于定海区临城街道,位于定海城区南8 km 处,东北与东渠岛相望,西北距离刺山800 m,北为小寨若山,南临螺头水道。陆地面积234. 3 hm2,滩地面积为35. 6hm2,海岸线长7. 27 km。陆域森林植被总面积为186. 9 hm2,覆盖率为79. 8%,主要以针叶林( 其中马尾松林140. 4 hm2)和草本栽培植被为主,伴有少量的阔叶林、灌丛、草丛、滨海盐生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等。全岛水资源总量为132. 4 万m3,有山塘1处,蓄水量2 万m3。有船阜头3 处。用电由舟山岛输电网供给。摘箬山可利用岸线3. 5 km,其中,水深大于20 m 的深水岸线共有2. 2 km(离岸距离100 ~ 300m),分布于东岸的东岙(有1. 4 km) 和西岸的长山嘴至西岙(800 m),后缘陆域平地面积约100 hm2,港池水域宽度4 km。资源与产业2006 年 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体系及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素评价因子评价标准(百分制)
3. 3 摘箬山旅游规划建议
  根据摘箬山森林植被资源丰富、离定海城区较近、生活交通便利以及深水岸线资源较为丰富的特点,建议在岛屿北面和南面以开发休闲旅游业为主要方向,建设海滨旅游度假村;开展会议、政务旅游、周末家庭休闲游及培训、学习类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方式。岛屿东岸和西岸利用深水岸线的资源,宜进行港口开发,发展渔港风光休憩游———海钓的旅游方式。
4 结论
  本文讨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评价方法。根据无居民海岛和旅游开发的具体情况,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等科学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所形成的评价体系与方法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影响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可行性的影响程度,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但是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对无居民海岛土地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的很多方法、方式和途径也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7 - 8]。建议加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以保证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无居民海岛这一特殊的国土资源。




凡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Copyright 2008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曙光路73号 浙ICP备050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