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获得核准
来源: 更新时间:2011-08-03 关闭窗口 返回首页

   日前,在牙买加召开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期间,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了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大洋协会”)提出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使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在未来开发该资源时享有优先开采权。

    这是自国际海底管理局2010年5月7日通过《“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以下简称“规章”)后接受和核准的第一份矿区申请。申请区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限定在长度990公里、宽度290公里的长方形范围内。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属于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组织和控制“区域”内矿物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据了解,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富含铜、铅、锌、金和银等金属,主要分布大洋中脊区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其赋存的环境对于人类认识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大洋协会在多年组织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于2010年5月7日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中国政府为该项申请提供了担保和财政承诺。今年7月1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在其法律技术委员会审议基础上核准了大洋协会的矿区申请。大洋协会据此将于年内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为期15年的勘探合同,并依照合同,履行开展有关环境监测、环境基线调查与研究、完成75%勘探区面积的放弃、培训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员等义务。

    此项申请的获准,标志着大洋协会继2001年在东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后,在国际海底获得第二块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海底矿区,将有利于对海底资源的了解和利用,有利于提高对深海的科学认知水平和有效保护海底环境,有利于带动和促进有关的深海技术装备研制迈上新台阶,也有利于实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国际海底活动服务于全人类利益的宗旨。

     此外,俄罗斯提出的位于中大西洋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在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上也获得核准。

 




凡本网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Copyright 2008 ZJLI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曙光路73号 浙ICP备0500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