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
表演绝技
唱腔流派
脸谱
婺剧昆腔
     婺剧中的昆腔,又称“草台昆”和“金华昆腔”。是昆曲(苏昆)流传在金华地区的一脉。昆曲是全国性的大剧种,它的地位可与京剧平起平坐。昆曲形成于明初,当时有“昆山腔”之称,与“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共称中国的四大声腔。明嘉靖年间,居住在江苏太仓的曲律家魏良辅,用10年时间总结前人的音乐和唱腔的艺术成就,把南曲改革为一种新的腔调,叫“水磨腔”。水磨腔形成后就确立了昆腔的音乐体系。其后,昆山人梁辰鱼于明隆庆四年(1570)创作了第一部昆曲传奇剧目《浣纱记》,奠定了昆曲的基础。到了明万历(1573~1620)年问,昆曲就向北和向南流行。从明天启初到清康熙末的100多年中,“四方歌者皆宗吴门”,是昆曲的鼎盛时期。金华昆腔大约始于清嘉庆年间,亦云始于清乾隆时,而盛于嘉庆、道光时。当时苏州昆腔班由杭州溯钱塘江而上,先至兰溪,后至金华府城演戏。“金、兰人士喜其戏,遂聘苏人为师组班。演员经5年训练后,又进苏班跑龙套一年,揣摩名伶之唱白与做工,方称坐科完毕,始准回金演唱。”(金华中学校友会刊《学蠡·金华之昆班》林科棠撰)故当时金华昆腔之唱法、道白、做工、行头等都与苏班一般无二。后台乐工,如鼓手、笛师亦均为苏人。后来苏昆老师相继去世,金华一带的艺人不断加入进来,又因一年四季流动于农村庙会,多在庙台、草台上演出,为了适应本地观众,道白就夹杂了金华方言;曲调在某些方面受高腔、乱众,道白就夹杂了金华方言;曲调在某些方面受高腔、乱弹、徽戏等声腔的影响,起了一些变化。已无苏昆的清柔婉转、流利悠远,而表演则变为粗犷豪放。又因主要观众是农民,逐渐使这种昆腔戏追求曲折离奇,摒弃咬文嚼字,而重做轻唱,重武轻文,重大(整本戏)轻小(折子戏)。所演剧目中的《翻天印》、《金棋盘》、《取金刀》、《九曲珠》、《通天河》等整本戏为历代昆曲文集所罕见。由于战乱和乱弹、徽戏、滩簧等剧种的兴起,再加上昆曲高深典雅,演员难学,观众也不易听懂,金华昆腔就每况愈下。许多昆腔艺人就与高腔、乱弹、徽戏合班演出,出现了三合班(昆班与高腔、乱弹合班)和二合半班(昆班与乱弹、徽戏合班)。到了解放前夕,只剩下何金玉一个昆腔大班。婺剧昆腔除金华昆腔外,还有兰溪昆腔、东阳昆腔和衢州昆腔。婺剧昆腔的曲牌是统一的,不像高腔那样有自己独立的曲牌,多达200多个,且有许多曲牌被其它声腔所应用。如“点绛唇”“小桃红”“风人松”等,在乱弹和徽戏声腔中就经常用它。婺剧昆腔的音乐结构与高腔一样,属曲牌联套体。它要求十分严格。唱、念、做、打都有十分严谨的结构,一招一式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不得演员自由发挥,故昆腔十分难学。金华昆腔剧目有“三十六本头”之说,即有36本保留剧目。分文戏和武戏两类,以文戏为主。除“三十六本头”外,金华昆腔班还能演40多本大戏中的折子戏。应该说,金华昆腔的音乐和剧目都是很丰富的。在三合班和二合半班中,昆腔的剧目则无“三十六本头”之说了,而称为“十八本头”,即有18本戏是属昆腔的戏。据不完全统计,婺剧昆腔剧目一共约有90个左右。昆曲已频临消亡,有识之士正在大力抢救。现仅存几个国家级专业剧团,且大多和京剧合二为一了。我们浙江就有一个京昆剧团,既演京剧又演昆曲。金华地区在解放后,曾一度办过一个宣平昆剧团,后随并县而并人武义,改称武义婺剧团。从此,婺剧昆腔几近绝迹。现为了抢救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武义县已组织了“婺剧昆腔抢救小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仁人志士,艺术家们的努力,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婺剧昆腔这一奇葩一定会重放异彩。
本多媒体数据库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联系电话:0571-87988700 电子邮箱:zjdh@zjlib.cn 所在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浙ICP备 10002501号-4 最佳浏览效果:1920*108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