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综述
传统剧本
     精品折子戏
     名段唱词
     全剧剧本
古戏台
综述
      浙江戏曲历史悠久,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誉。中国戏剧新纪元的第一缕曙光,就在浙东南温州闪耀。浙江方言众多,民俗各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戏曲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与生态环境。在悠远而绵长的中国戏曲发展史里,浙江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浙江戏曲人才辈出,佳作迭现。高则诚、徐渭、王骥德、李渔、洪昇、王国维等一批杰出的浙江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如巨星闪耀,彪炳史册;四大南戏“荆刘拜杀”、《琵琶记》、《长生殿》等一批不朽的传世之作至近仍流播舞台,幽香袭人。浙江的声腔剧种资源丰富。明代传奇“四大声腔”,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即占其二。越、婺、绍、昆、京、新昌调腔、宁海平调、松阳高腔、西安高腔、台州乱弹、瓯、和、杭、甬、姚、湖、睦剧等地方剧种争奇斗妍,姹紫嫣红。越剧以其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在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独秀,跻身全国性大剧种之列。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越剧“小百花”的崛起与《西厢记》、《五女拜寿》等艺术精品的涌现,浙江戏曲舞台生机勃勃,风景这边独好。
      浙江文化发达,文物荟萃,音乐歌舞昌盛由来已久。早在夏朝,即有涂山女歌“候人猗”曲的记载,誉为“南音之始”。周朝仍在浙江流行的“越人歌”即是其中的一首。汉唐时期,浙江人杰地灵,物阜民丰,音乐、歌舞、百戏大兴,品种丰富,尤其是参军戏主要盛行于浙东一带,长期流传的歌舞百戏、巫觋活动,为浙江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了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素质的综合艺术。
      南宋时期,宋室南迁,建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地处浙东南海隅的温州,环境较为宁静,农村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船舶往来频繁,市民阶层壮大,有“小杭州”之称。中国最早成熟的戏剧样式——戏文就在此孕育诞生了。戏文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为了同北曲杂剧(即元杂剧)相区别,又称“南曲戏文”,简称“戏文”。戏文的形成时期,据祝允明《猥谈》、徐渭《南词叙录》等记载,一般认为是宣和年间(1119—1125)在温州民间滥觞,南渡以后,大约是12世纪末,即宋光宗朝(1190)才逐渐演变成完整的戏剧形式。戏文由温州一带民间的村坊小伎演变而来,源于“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形式上相对自由,内容上多以描写爱情、婚姻、家庭为主。在结构上,根据内容,可长可短,短至数出,长至数十出。宫调格律,不拘一格,民间流行词曲、新兴小曲,只要相互和谐,即可联缀在一起,并不斤斤于宫调之间。演唱方式多样,独唱、对唱、轮唱、合唱不一而足。
      现今可知的早期中国戏曲史上较有影响的剧目,大多由浙江籍剧作家创作。《张协状元》是国内所见最早的南戏剧目,出自宋九山书社才人之手(注:“九山”为宋时温州别称)。该剧演绎的是书生张协发迹变泰,与贫女的离合故事。元末明初出现的“荆刘拜杀”四剧有“四大南戏”之称。《荆钗记》言温州书生王十朋以荆钗为聘,娶妻钱玉莲,却为奸人孙汝权设计陷害,最终夫妻团圆事。《白兔记》叙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投军,李三娘磨房产子,两人的悲欢离合故事。《拜月记》讲述了金末兵荒马乱中书生蒋世隆与兵部尚书之女王瑞兰、陀满兴福和蒋瑞莲两对年青人历经磨难、最终结为夫妇的婚姻故事。《杀狗记》由淳安人徐田臣作,讲述的是孙华、孙荣兄弟不和,中了挑拨离间计,孙荣妻杨月真设计杀狗劝夫之事。
      “南曲之祖”《琵琶记》由瑞安籍剧作家高明创作。他是第一个以上流社会人士身份从事戏文创作的人。《琵琶记》讲述的是书生蔡伯喈高中状元,继而因辞官、辞婚皆不准而被牛相强行赘入府中,妻子赵五娘剪发包土埋葬公婆,怀抱琵琶行乞、上京寻夫,后一夫二妻获皇帝旌表。该剧主题思想复杂,在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与人物刻划上较为成功,尤其格律谨严,成为后世传奇创作中审度格律的范本,因此被誉为“词曲之祖”。它与元杂剧《西厢记》一起合称南北戏曲“双璧”。
      明清时期,传奇这一戏曲样式驰骋剧坛,吸引了大批文人作家创作,可谓名家辈出,佳作迭现,在戏曲理论方面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此阶段,浙江戏曲再次迎来辉煌的艺术顶峰。宋元南戏在温州诞生时,借助温州方言演唱,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吸纳当地语音与流行的民歌小调,明嘉靖前形成了四大声腔竞相争艳的局面。“四大声腔”指的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与昆山腔,浙江即占其二。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明成化年间,“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浙江演剧风气颇盛,海盐腔、余姚腔遂最早滥觞于此。
      海盐腔,因产地海盐而得名。其来源有两说:一、明李日华认为,南宋之张兹在海盐所作;二、姚桐寿在《乐郊私语》中认为,元杂剧作家杨梓得音乐家贯酸斋传授,后海盐杨家歌童以歌南北曲得名。海盐腔“体局静好”,紧做慢唱,徒歌无伴奏,系用江浙官言演唱,颇受当时文人士大夫喜欢,在厅堂红氍毹上搬演传唱。其流行主要在嘉、湖、台、温一带,一时影响颇大。余姚腔,因形成于余姚而得名。其特点是无伴奏,靠人声帮唱,并附加一种介乎唱与白之间的朗诵性唱词,叫滚调。其文词俚俗,兼常以曲代言,节奏明快,是一种趋于大众化的声腔。在当时流播广泛,影响所及,至江苏、安徽两省。
      此后,昆、弋两腔也很快传入浙江境内,随之浙江的传奇创作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名家、名作大量涌现。驰名全国的浙籍剧作家有卜世臣、叶宪祖 、屠隆、沈鲸、陈与郊、高濂、史磐、周朝俊、沈嵊、孟称舜、凌蒙初等50多人。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冬青记》、《鸾萞记》、《昙花记》、《鲛绡记》、《鹦鹉记》、《樱桃记》、《红梅记》、《娇红记》、《贞文记》、《惊鸿记》、《蕉帕记》、《八义记》等100多个。至今还在舞台上演出的剧目有:湖州人王济所作之《连环记》,武康人姚茂良所作之《精忠记》,钱塘人高濂所作之《玉簪记》,鄞县人周朝俊所作之《红梅记》。此外,如鄞县人屠隆所作之《彩毫记》中的《太白醉酒》一折,为浙昆周传瑛、王传淞的看家戏。
      在四大声腔竞演,昆山腔一枝独秀,传奇创作风靡一时,浙江戏曲取得累累硕果,元杂剧在浙江也开出绚丽之花。元杂剧后期中心南移至杭州,物产富庶、风景秀丽的杭州吸引了关汉卿、马致远等杂剧大家与珠帘秀等优秀表演人才。入明后浙江杂剧创作余势仍不减。据统计,有明一代杂剧流传至今共有180多种,其名作大多出自浙籍剧作家之手。明杂剧的压卷之作当推绍兴籍曲家徐渭的《四声猿》。《四声猿》是《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个南杂剧的总称。其中《狂鼓史》一剧成就最高,演绎祢衡击鼓骂曹事,有所喻指,至今仍流播舞台。《四声猿》在戏曲创作上意义深远,“自我作祖”,开启一代新风,汤显祖创作《牡丹亭》时深受其影响。除戏曲创作外,徐渭在戏曲理论方面也取得了较多成就。他的《南词叙录》是我国最早且唯一的专论南戏的著作,对南戏的起源、发展、风格、文辞、声律、方言、术语以及作家、作品等,均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或考释。其重视民间剧种的作用及地位、本色论、自我作祖、浪漫主义等戏曲理论,对当时及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明代浙江的戏曲创作与戏曲研究取得了双丰收,尤其是明中叶,浙江戏曲人才辈出,佳作如林。以绍兴为中心的越中一带,出现了以徐渭为领袖的“越中派”曲家群体。“越中派”大多剧作家、曲论家一身兼擅,在戏曲创作、评论以及戏曲美学等方面有着相同或相近的见解。其代表性人物有徐渭、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孟称舜、凌蒙初等。绍兴人王骥德的《曲律》是我国第一部门类齐全、论述全备、组织严密、自成体系的戏曲理论专著。余姚人吕天成的《曲品》不仅是一部评论明代戏曲作家、作品的著作,而且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传奇作家略传与目录,其中提出的词采、音律“双美”说影响巨大。此外,尚有绍兴人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凌蒙初的《谭曲杂札》、张琦的《衡曲麈谭》、孟称舜的《古今名剧合选序》等。“越中派”曲论直接针对当时戏曲创作、评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具有针贬时弊、扭转流俗的作用,直接影响了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
      李渔是浙江兰溪人,终生不仕,从事戏曲创作与戏曲活动。其《笠翁十种曲》以《风筝误》最为著名,至今常见于戏曲舞台。李渔影响后世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可谓集大成者。《闲情偶寄》里《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等分别论述戏剧创作、舞台艺术等方面,颇多精辟之言。他提出的“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审虚实”等主张,对传统的戏曲创作实践作了归纳与小结,从场上搬演角度出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践性,对当代剧坛仍有借鉴指导作用。
      清代康乾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日趋至治,昆剧演出急管繁弦,盛极一时,而曲坛流于风花雪月老套新翻,所谓“传奇十部九相思”,戏曲创作千篇一律,生气索然。这时,“南洪北孔”犹如两颗彗星划过长空,卓然而立,超迈群伦,成为传奇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朽典范。“南洪”是杭州籍剧作家洪昇,《长生殿》是其十余年苦心经营而成,演绎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生死相恋的故事,甫一问世,梨园子弟争相搬演,引起轰动。《长生殿》把帝妃恋情同当时“安史之乱”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起来,以“垂戒来世”,寓意深刻。其排场精美谨严,堪称传奇典范;曲辞音律,亦独步一时。《弹词》一出曲词优美,在当时即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之说。《长生殿》盛演不衰,其中《定情》、《惊变》、《骂贼》、《闻铃》等出为南北昆剧团保留剧目。
      清末,浙江戏曲剧坛风云变幻,诸腔竞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各地方小戏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有影响的有宁波滩簧(甬剧)、湖州滩簧(湖剧)、余姚滩簧、三脚戏(睦剧)、武林班(杭剧)、滑稽戏等,种类繁多。其中发展迅猛、影响最大的是越剧。越剧最早孕育诞生于清时嵊县农村一种叫“沿门唱书”的说唱艺术,其曲调为“四工合调”、“呤哦调”,经历了男班越剧、男女越剧、女子越剧等三个时期。自20世纪30年代进入大上海,剧本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度,借鉴话剧、电影等表现手段,在服装、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改革创新,形成了清新优美、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50年代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民国初期,浙江的戏曲创作呈滑坡趋势,舞台沉寂,但在戏曲理论界产生了一位时代的巨擘,他就是驰誉中外的海宁籍大学者王国维。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以宋元戏曲为研究对象,全面地考察、论证了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艺术特征及成就等系列问题,是古典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作,填补了中国文化史的空白,开辟了戏曲这一门新学科。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戏曲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在“推陈出新”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领全国戏曲之风骚,在浙江戏曲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浙江昆苏剧团改编上演的《长生殿》、《十五贯》开风气之先,影响深远,尤其是《十五贯》的成功改编,1956年晋京演出时广受各界好评,一时间形成“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空前盛况,周恩来称赞“浙江做了一件大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成功的典例,可在全国推广。20世纪50年代,浙江戏曲界积极创作、整理了一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优秀传统剧目,如有“天下第一桥”之称的婺剧《断桥》、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昆剧《西园记》等。
      “文革”时期,浙江戏曲界百花凋零,戏曲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初,越剧“小百花”崛起,向各地、各剧种幅射,一批优秀的戏曲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形成了引人瞩目的“小百花”现象,标志着浙江戏曲走向全面复苏与繁荣。全省的戏曲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至2013年底,我省已有38位演员摘取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越剧《荆钗记》、《梨花情》、《寒号鸟》,绍剧《大禹治水》、婺剧《昆仑女》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问世,广获好评,并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众多全国性大奖;越剧《西厢记》、昆曲《张协状元》、甬剧《典妻》、婺剧《梦断婺江》、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剧《公孙子都》、越剧《九斤姑娘》、越剧《李慧娘》等荣获了中国戏曲学会“金盾奖”。
本多媒体数据库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联系电话:0571-87988700 电子邮箱:zjdh@zjlib.cn 所在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浙ICP备 10002501号-4 最佳浏览效果:1920*108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