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色
脸谱
艺术特色
      绍剧表演艺术有文班、武班之分,至今武功仍为其特色之一。绍剧的武功中,有些来自于一些古老技艺,如“丢龙头”、“旋包”、“九窜滩”、“手顶”、“甩桌”、“穿耳线”、“叠罗汉”、“飞钢叉、“窜刀”等,均颇有特色。有些则吸收民间武术并加以美化,如“打大桩”,有五鳌头、七鳌头、九鳌头、长三人、双仙桥、踏荷花、调龙等,为“叠罗汉”的套式。《男吊》中的“七十二吊”为绳技。一般演出之武功则多与京剧武功相类。绍剧亦有“变脸”技法,即表演中变换不同脸谱。如《闹阴阳•洞房》一场,小花脸欧阳成揭开新娘盖头红,发现新娘是吊死鬼,大惊失色,艺人随即口吹手中事先准备好之煤黑,飞扑于油脸,即成“纸灰脸”。神怪戏中的悟空戏,融神、人、猴于一体,形象鲜明,自树一帜。孙悟空表演者六龄童有“江南美猴王”之誉。七龄童所扮之猪八戒,笨扮巧演,独辟表演艺术之蹊径。
      绍剧多在庙台、广场演出,故唱腔响亮宏大、高亢激越,扮相色彩鲜明、忠奸判然,做功大开大阖、粗犷有力,配乐丝竹错杂,锣鼓喧阗,具浑成粗豪雄壮之特色。绍剧剧唱,以〔二凡〕、〔三五七〕为主要唱调,兼用〔扬路〕、〔西路〕以及调腔、昆曲,并以小调、杂曲作插唱。绍剧的场面音乐,包括丝竹、吹打牌子及锣鼓。绍剧以板胡为主要伴奏乐器,锣鼓具有浙东吹打特色,风格粗犷、朴实、庄重,基本上保持古老乱弹锣鼓点及音色的特点,有“绍班锣鼓”之称。
本多媒体数据库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联系电话:0571-87988700 电子邮箱:zjdh@zjlib.cn 所在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浙ICP备 10002501号-4 最佳浏览效果:1920*108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