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
服饰
舞台艺术
      清代时,绍兴文武乱弹戏班化妆粗简,行头多为租赁,在草台或万年台上演出,以松明、菜油灯照明。清末民初,绍剧开始进入上海。受京剧戏班影响,舞美运用软、硬布景和聚光灯,化妆趋向细致。20世纪30年代,女旦登台,戏装、头饰日益鲜丽精巧,扮相逐渐规范。三、四十年代,从其他剧种引进置景技巧,盛行机关布景。新中国成立后,舞台美术着重围绕剧情主旨进行设计。80年代起,逐渐用化学材料代替棉布、木材制作布景和道具,并借鉴其他剧种进行舞台美术改革,但始终保持了鲜明的绍剧特色。
      明清两代,戏班男旦常用“懒梳妆”代替发型,系以纸浆和牛胶塑合而成的女性发髻头套。清末民初,男旦用铜制圆形“银泡”,饰于额前的“打头”(绸制扎巾)上。一般适用于正旦、悲旦;饰夫人或后妃,则用“点翠包头”或水钻包头。绍剧的骨子老戏中保存了不少具有特色的传统脸谱,或暗示性格,或表述经历。如《寿堂》中,包公以老生扮,戴“一字胡”(俗称“赖喳胡”),开“秃额老脸”(脑门至鼻尖涂粉白色,两颊涂小块暗红色,眼窝沿鼻梁外框及嘴唇四周均涂黑色,额头不画眉月),戴方翼黑纱帽,穿蓝官衣,为清官形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开“改良脸”,重勾金、红两色,突出其神怪色彩。绍剧亦有“变脸”,即表演时变换不同脸谱。
      绍剧服饰有“五蟒五靠”和“十蟒十靠”之说,多寡视戏班经济状况而定。戏衣首件为“富贵衣”(即五色碎布缀就的丐衣),其次为蟒、靠、袄、褶子。不同类型的角色穿不同颜色的戏衣,如帝王穿黄蟒,大僚穿红蟒等。其他尚有开台(绣有狮、虎、豹、象、麒麟等动物纹饰)、兜背、男女帔、色衣色裙、打衣打裤、一口钟(披风)等不下几十种。盔头分硬盔和软巾两类。杂件包括髯口、靴鞋、面具、乐器及砌末。绍剧的“彩头”为一种较有特色的道具,系以面具或头套组成之塑形化妆。还有竹扎纸糊的动物型具,如鹤、鸟、鹿、虎、豹、狮,《目连戏》中无常帽及鬼王、夜叉头套等。
      绍剧在草台、万年台上演出时,仅有一桌两椅,往往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不同场景。其布景分软景(布上画景)和硬景(多以杉木和三合板为框架蒙布画景)。一般两者结合使用。20世纪30年代,荪贵舞台曾用拉洋片式的画幕布景。之后出现百搭布景(即以固定景片,按程式套用,使舞台环境定型化),50年代起逐渐停用。目连戏和连台本戏则多用机关布景,即利用杂技、魔术技巧,迅速变换场景,表现离奇景象、渲染神鬼变幻的内容,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有飞人、走尸、铡头、锯人、中刀、喷血,及运用灯光在天幕上表演剑蛇互斗、海市蜃楼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绍剧逐步采用写实性布景和现代化的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浙江绍剧团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布景设计较有影响。
本多媒体数据库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成果
联系电话:0571-87988700 电子邮箱:zjdh@zjlib.cn 所在地址: 杭州市曙光路73号
版权所有:浙江图书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4088号 浙ICP备 10002501号-4 最佳浏览效果:1920*108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