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村保护 > 古村保护文字

第二届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抢救与保护 暨建德·新叶古村研讨会会议讲话稿
   (2012-09-07)    来源:
 
  

 

2009第二届中国乡土建筑文化抢救与保护

暨建德·新叶古村研讨会会议讲话稿

洪庆华(9月27日上午)

 

首先,我再次代表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热忱地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新安江畔。这么多全国文物保护界顶级专家的莅临,是我们的荣幸,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励和支持。

这么多学者专家完全超乎我们的意料,这既增强了我们保护的信心和责任感,也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的底气。同时,说实在的,我们也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刚才很多专家给了我们做这项工作高度的评价,但事实上我们担心大家下午到新叶去看了以后,恐怕会失望。因为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所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比如说,已经订下来要拆的房子,因为土地还没有审批下来,到现在为止房子还没有拆。所看到的景象肯定没有刚才我们在片子上,电视片所放的那些特写镜头这么美。改造过程当中问题也不少,而且今后永久保护、永续利用的任务还任重道远。所以我今天的发言想表达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深表感谢,我们能够启动新叶古村的抢救性保护这项工作,首先要感谢我们的陈老和李秋香教授,是他们给了我们做这项工作的信心、决心和力量。整个工作也是在他们的关心指导下进行的,因为我们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末,两位教授就深入新叶村,历时3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各方面对于新叶村的宣传。新叶村作为露天的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名声在外。并且2000年被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但由于农民建房管理的失控,到2002年上半年,全村就建了100多幢新房子,其中三分之一都插建在老建筑中间,虽然对古建筑的本身破坏不多,但是整个村的古朴的风貌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很多有识之士可以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外面看的人我们就不说了,就是我们本地的领导,比如说,当时我们市委的宣传部长后来的市委副书记现在已经调任杭州的梁建华同志,到省里挂职一年回来以后看到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无比愤慨。在我们市里的一些重要的会议上,就拍案而起,说这是政府犯罪。也就是我们政府没有管好。我自己本身也碰到过非常尴尬的事情,有一次我到政府就任代市长没几天,我接待了江苏省的一个领导,他也是慕名而来,指定要看新叶村,我陪他看了一圈以后,他啥话都没说,但是他的脸色、眼神我知道。最后说了一句话,走了。说东西很好,没保护好。我也就是代市长,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无地自容。遍地是鸡屎,垃圾。破烂的建筑,一副破败的样子。所以对我刺激很大,对我们市里很多领导刺激也很大。刚才有一个镜头是陈书记的,我相信我们陈书记当时都陪着这个领导,看了以后感觉也差不多。所以本届政府成立以后,就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干,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农历06年底,我们就专程到北京,拜访了陈老和李教授,当时我们的核心的问题是新叶还有没有保护的价值,在得到他们肯定的答复和热情的指导之后。我们满怀信心的回来着手这项工作,并且他们每年都不辞辛苦的到这里实地指导,并且保持热线联系。随时请教,有一件事情很令我们感动,今年上半年,陈老的80大寿,还是在建德过的。本来这么高龄了,完全可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却奔波在乡村建设保护的旅途之中,所以我们非常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指导,就不可能有保护工作的启动和今天的初步成果。在此呢,我要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我提议我们市里面的同志,以掌声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有关部门,比如说省文化厅、省文物局、杭州市规划局等等单位的帮助,他们给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另外也得到了杭州市市政府以及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这次研讨会,信息我们知道了以后,就像蔡奇市长做了汇报,他很明确的表示,这个研讨会就由杭州市政府来举办,由我们来承办,并且我们今天佟市长推掉了杭州市的一个重要会议到我们这里来参加一个跟西湖比起来是一个小项目的会议。今天这个会议,佟市长是我的老领导,其实作为乡村建筑抢救性的保护,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在我们杭州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富阳,她当时在富阳当市委书记,我在富阳工作了将近20年。80年代初的时候我到富阳,龙门镇是孙权的后裔,兰溪是诸葛亮的后裔,比我们新叶要大一辈,大概有6000多人口。80年代初的时候也跟我们新叶一样,非常完整的,跑遍整个龙门镇可以不湿鞋。回字型的建筑和井字型的建筑组合在一起,到了80年代末的时候,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陈教授到龙门也去过,去了龙门去了新叶,他最终选择了新叶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说明新叶当时比龙门保护的好。等到我到98年担任副市长分管规划的时候,龙门破坏的还要严重。最大的一个厅叫百狮厅,有一百只狮子在厅里面,气势非常恢弘,可能比徽州的胡锦涛的老家龙川还要恢宏,这么个厅被火烧掉了。所以我在分管司法的时候只是让他不受进一步的破坏,但是到了我们佟书记手上开始进行了正式的保护,尽管迟了,但是力度很大。当时富阳的财政就相当于我们建德的现在的财政20亿。但是富阳下决心花了1.2亿对龙门镇进行了保护。所以我们佟市长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们邀请她以后她也非常欣然。而且她是杭州最年轻的一个市长,她完全有资格非常坦诚的面对我们全国顶尖文物保护专家的。所以要说杭州的乡村建设保护她是先驱,我也是受她的启发,才要做这件事情的。我们政府能够顺利的实施这件事情,当然也要感谢我们市委市政府。因为我们县市一把手是书记,四套班子共同推进的。我们这项工作是两次写进人代会报告,说明上升为全市人民的意志了。所以我们能够顺利的做这些工作,省市部门、杭州市领导的关心以及我们市里面的高度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借这个机会,也向他们一并表示感谢。

我想表达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基本的做法和想法。在实施抢救性保护的两年多来,虽然我们投入并不是太大,但是我们市里所倾注的精力和心血,确实是很大的。正向我们市里同志说的,全市很少有一项具体的工作,或者具体的工程会需要那么多领导,花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会管的那么具体细致,这也说明了我们这项工作,难度之大,要求之高,操作之细致。我们今天给大家提供的保护资料里面有一份材料叫大事记。这里面显示我们市领导到新叶村两年来先后已经有60多次。为了加大工作的推进力度。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先后又两任市委副书记,就是我刚才介绍的梁建华和我们昨天晚上晚宴上致辞的董悦副书记,他是我们最年轻的市领导了,杭州市团市委下来的,30多岁,担任组长,由我们分管城建规划的副市长叶万生具体抓。我们还把建德德高望重的人大巡视员谢康春同志也聘为总顾问,进行日常监督。他已经跑了40多次,这也是受了陈老的启发,他说全国各地有很多保护经验。比如说向诸葛村,就是因为诸葛村有个非常强的一个班子,他自己干就可以了,但我们新叶村不具备这个情况。他说江苏也有一个村保护,靠的是一个退下来的县委副书记,那我们受这个启发,所以我们请谢主任担任总顾问。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我们请了长期研究乡土建筑保护的老同志叶同宽,也是陈老的老朋友,是我们建德乡土建筑的一个权威,正好他又是新叶人,叫他在技术上总把关,任何设计古建筑的要改动的,都得由他签过字。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走了弯路以后,我们成立了一个三人工作小组,由他们全权负责具体工作。搞乡村建筑不能像搞其他的建筑一样,招投标就完了。他的工作非常细致,要在现场决定研究,所以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工作效率。为了加强乡镇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市委也非常重视,专门决定把原来20多年前大慈岩的文化员后来调到其他乡镇任职的李有彬。也是陈教授的老朋友,调到大慈岩任镇长,主抓各项工作,他调离以后,又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可以说是以更强更大的力量推进这项工作,当然我们新叶村本身的干部就更不遗余力了。我们所以花这么大的精力来做这件事情,关键是基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第一,我们把新叶村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而不是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这是克服急功近利浮躁情绪和短期行为的关键。在启动保护工程的时候也有人提出是不是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因为全国很多地方是把它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的,并且是很成功的。像周庄、乌镇等等,我们在反复论证当中认识到如果作为旅游产品来开发,我们新叶村没有太多的价值。讲到底新叶村没有太多的亮点,它只是农耕文化完整的一个典型,但作为旅游产品来操作没有亮点,所以肯定是不赚钱的。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不要保护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要保护。作为文化遗产来保护,并且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不可估量的,而且是弥久逾增。但保护工作完成以后适当的利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这里有个理念于价值观的问题。以保护为目的去利用,还是以开发为目的去保护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价值观。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这项工作作为文化工程,安排分管城建规划的副市长,而不是分管旅游的副市长来抓。安排文化部门来抓,而不是安排旅游部门来牵头。这是我们对这件工作的一点认识。第二点认识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古村落古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新叶村的选址和发展与周边特殊的山川风貌是密不可分的。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风习俗。因此不仅要进行核心区的原貌保护。而且要实行外围控制区的风貌保护。不仅要对古村民居进行保护,还要进行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不仅要考虑当前的保护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可持续永久保护问题。不仅要保护古建筑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要加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要考虑古村的保护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古村的发展问题。所以正因为这样,我们前段时间专门出台了大慈岩风景名胜区新叶区块的保护办法。这个办法主要是管新叶以外的那个区块的。再一个办法就是新叶古村保护管理规定,我们今天是作为讨论稿提交给专家的,也是要请专家们指点的,所以我们整个保护刚才在资料片上也介绍了分三期,第一期就是把能降的给降下来。把基础设施做好。第二期就是今年下半年要完成的,把所有该拆的建筑拆完。把新村建到其他地方去,建筑风格跟新叶村是一样的。第三期就是结合农村住房改造,浙江省农村住房改造的力度非常大,结合农村住房的改造再推进,镇上到村里的盘山公路3公里两边的村庄整治。这个村庄的整治就是风貌整治了,我们明确在路两边第一三级线范围以内、视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不得办工厂,农居已经有一部分破坏掉了,都是现代居住,还得改,不可能像新叶一样改的那么到位,但是让人家进到新叶以后总体上看起来还是一个浙西农耕文化区,主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所以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我们对这项工作的第二点认识。第三点认识,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古村不应该是一个空心村,而且应该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农耕文化的一个村庄。应该在保护的过程当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绝大多数村名在保护中得到实惠,否则保护是难以为继的,也是难以得到村民支持的。比如说村里的水电路,在保护当中就要彻底的解决,所有的小弄小巷全部要用古砖原样铺装,并且结合农民饮水工程。我们现在实施农民饮水工程,改造村后面的一个高山,高山后面有一个水库,叫乳源山解放水库,把这个水库扩容,既解决了新叶村以及周边村的农民饮水问题,又要让这些水有一部分通过新叶村沟沟渠渠,让新叶村清水长流。再比如说,村民的建房问题,既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难题,这次也是要求教于我们专家的。用现有的住房,我们可以解决到一个地方去安置,那今后发展的农民还要建房,怎么办?这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所以既要让老建筑满足村民生活的新需要,也要解决因人口的扩张建新房的问题。堵和疏要结合,问题是怎么结合,既要保护古民居和古村的整体风貌,也要满足村民改善住房条件的要求等等。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既是一个出发点,也是一个立足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我想发言的第二层意思。

第三层意思是一点态度。我们的保护的过程当中,也走过弯路。有将近一年时间是停滞不前,做的事情重新返工也不少,比如我们污水处理设施,当时搞的过大,有浪费之嫌,我们就纠正了,比如说绿化的乡土化问题,当初也没搞好,现在还有不少痕迹,到今年下半年种树再重新搞过。我们农民羡慕城里,城里人喜欢看乡村,所以弄的不好就把城里的绿化弄到乡村来了,把环境给破坏掉了。现在看有些地方也太现代化了,在保护过程当中也碰到了不少难题。比如有点田块是填掉好还是复耕好,有的房子是改建好还是拆掉好等等,在下一步的保护过程肯定还有不少的难题出现,所以这些问题都很具体,而且反映出来的问题尽管是新叶村的但我想在全国其他地方的保护当中也会带有普遍性。所以古村的保护不仅仅认识到位就够了,而且工作要更加细致,完全可以说是细节决定成败。涉及到的具体问题我们在明天下午的发言中有些参与具体工作的同志,如果大家大胆的话,我们鼓励大家跟专家交流,比如我们叶老师、朱红霞同志还有我们建设局副局长杜立新,大慈岩的几个领导。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当中碰到不少问题,明天可以向专家们请教。我们有个态度,我们一定会虚心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把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充分应用好。把新叶村的保护进行到底,实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谢谢大家。非产感谢佟副市长刚才精彩的演讲,我觉得上午的会真的是信息丰富,发言踊跃,思想开放。第一场会议开得如此圆满,上午的研讨会开幕式到此结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