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耕读文化 > 耕读文化文字

挖掘农耕文化、传承优秀遗产
   (2012-09-07)    来源:
 
  

 

挖掘农耕文化、传承优秀遗产

   

为了充分挖掘农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遗产,建德市借举办中国(中国·新叶)农耕文化节之际,充分挖掘新叶古村农耕文化,通过再现农耕场景、古代楹联展、村民书法献艺以及叶氏家族三月三祭祀典礼和“新叶草昆”表演等活动来表现新叶古村的文化内涵。

农耕文化节中的“三月三祭祀”是在新叶村流传600多年的传统文化,它把家族祭祀、请神唱戏、村落庙会、物资交流、走亲访友等活动内容融于一体,并把抬阁艺术体现在请神队伍中,让能歌善舞的孩子们在高台上表演以便菩萨观看,为求得神灵的庇护,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对自然的尊崇,对生命的礼赞,教导人们做人要善,做子孙要孝,他是建立在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组织基础上,以民间一种等级森严的礼制,形成年代久远,并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他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以一种伦理的稳定机制,将礼仪规范转为道德的乃至生活的准则,既而起到规范社会行为,伸张社会正义等作用,其精神内核是儒家的仁爱礼义和佛道两家共同倡导的向善理念。

而“新叶草昆”的表演让新叶村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新叶草昆”是在金华昆曲在新叶村的一支分支,它的艺术特征十分明显,并与当地语言艺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在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之一。为了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得到有效传承,建德市在新叶村成立了小昆班,把这一传统艺术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在三月三这一天,这些承载着新叶草昆传承任务的孩子们为台下的观众上演了《雪里梅》、《火焰山》、《通天河》等曲目,赢得了专家的赞赏和观众的掌声。

除了这些传统项目外,新叶古村的祠堂里还展出了新叶的特色楹联以及新叶的四季风光,为新叶增添了文化的色彩,使古村落散发着新生的气息。

下午,建德市又举办了中国(建德·新叶)古村农耕文化研讨会,会议邀请了谢辰生、陈志华、李秋香、刘序盾、丹青等一批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省、杭州市有关部门领导等人为建德市新叶村的整体保护工程建言献策。

与会专家领导观看了“梦回古村·感悟新叶”宣传片,听取了市委副书记董悦介绍新叶乡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结合当日上午对新叶古村的现场感观,纷纷为古村保护建言献策。专家学者对我市保存了那么多原汁原味的乡土建筑与文化表示充分肯定,认为随着新叶古村农耕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叶古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村落中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修整,村民对古村的感情更深了,保护意识更强了,保护的前景更美好了。专家学者希望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保护文物就要保护好历史的真实性,要把有见证的有根可寻的古建筑、古文化恢复起来,不协调的新房子和不适宜人居住的老建筑要作修改。专家学者们建议,农耕文化还可以再挖掘得深一些,民俗文化要抓紧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又容易忽视的生活器具等能体现古村落文化的东西要收集整理,使古村内涵更丰富。在保护中要稳扎稳打,争取不走弯路。专家学者还表示,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古村农耕文化保护工作尽力。

中共建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洪庆华在研讨会上代表建德致答谢词。洪庆华说,专家学者们的行动启迪着我们对文物保护的使命与责任,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为我们解疑释惑。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新叶古村保护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古村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的路很长很艰难,我市会一如既往地做好保护工作。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文化与生态将是建德今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此次农耕文化节,建德市认识到了新叶古村保护一定的成绩,也为其它古村落的保护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古村保护之路的艰难和漫长,建德市会以此次农耕文化节为契机,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不断探索,为古村保护开辟一条新道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