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叶民俗 > 新叶民俗文字

姑侄联手为新叶“三月三”农耕文化添彩
   (2012-09-07)    来源:
 
  

 

 

 

 

 

 

   近日,记者来到新叶村采风,看到新叶一农户在赶制农耕文化的泥塑作品和剪纸工艺品,为新叶“三月三”农耕文化添彩。

这户农家的户主叶照荣,今年已是78岁的老人了。他从小就喜欢书画艺术。他说,14岁那年,迫于家庭生计,没能好好地上学,只读了四年的小学,就在家里帮助做豆腐和豆腐制品,并挑着去赶集了。卖完豆腐后,就去看农贸集市上的那些艺人书写、画画;特别喜欢看画人物像,一看就是半天。回家后,在烛光和油灯下模拟画人物像。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地对父亲说:“爸,我给你画幅人物像”。结果被他的父亲骂了一阵顿。父亲说,给我好好地做生意,多挣钱是真本事;像那样鬼画符是画不出名堂的。此后,他暗暗仔细观察父亲的面容,偷偷地画。人物像画好后,他拿给父亲看。父亲看了很高兴。从此父亲也不再阻止叶照荣画画了,而且还送他到杭州学了几天的画画。回来后,继续挑着做豆腐和豆腐制品赶集,偶尔也为村里的老人画像。文化大革命期间,离新叶两华里处的五圣庙(又称玉泉寺)被破坏了。后来在重修玉泉寺时,叶照荣看到修好的玉泉寺里空荡荡的,没有佛像。一座寺庙没有佛像就不像寺庙。就自告奋勇地模仿古装戏的人物形象泥塑。没学过泥塑的叶照荣还真的有模有样塑成了。几十年过去了,他泥塑的佛像作品依然如故,他父亲的那幅形象逼真画像也依然挂在他家的堂前。

叶照荣的妹妹和他的五个子女,也都受的影响喜爱艺术。妹妹叶永兰喜欢剪纸艺术,出嫁到兰溪。她的剪纸艺术在兰溪还有点小名气。他有俩儿子,大儿子叫叶顺忠。叶照荣为了让大儿子继承了自己未了的事业,在大儿子高中毕业后就送他到兰溪的著名画家蔡志瀛那里学画画。叶顺忠本身就喜爱根雕、泥塑、人像画画和布景画等;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回来后就走上了艺术生涯,以泥塑、画人像、画布景等为生。小儿子叫叶顺富,画画也喜欢,但他的书法更见长,在金华还专门创办顺富书法学校。大女儿、二女儿有点像姑姑,也会画画、剪纸;小女儿是宁波一家服装厂的设计师。可见,这一家可称得上是艺术一家。

今年,新叶“三月三”与往年不同,这“三月三”不光是一个村的“三月三”了。新叶是建德市农耕文化的代表。因此,搞得比任何一年都隆重。为了把今年“新叶三月三”的农耕文化节办好,村里不仅把昆剧艺术传承,让在读小学的学生在有序堂上演昆剧,同时,用泥塑的手法展示新叶村的农耕文化和以剪纸艺术表现农耕文化。因此,新叶村的领导们决定把在外做泥塑艺术的叶顺忠和嫁在兰溪的叶永兰请回来制作。姑侄俩接到通知后,二话没说,欣然应允。由于新叶三月三的脚步越来越近,姑侄俩是夜以继日地赶制作品。

据了解,新叶村需要剪纸作品100余幅,剪纸作品分窗花、墙花、灯花、状元花等等。目前,叶永兰还只剪了40余幅,她的侄女知道后,日前也赶回家帮助姑姑剪纸,不负村领导的重托。今年在新叶有序堂里展出农耕文化泥塑作品有22件,有农夫耕田、牧童牛背读书、樵夫桃柴、农妇纺纱、黄牛碾米等。届时,我们可以欣赏、领略他们姑侄联手制作的新叶“三月三”农耕文化的作品。(记者范胜利)

[关闭窗口]